国产迷奸一区,国产小仙女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app,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97精品 ,天天干天天骚天天色,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www.szjiaye.cn,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1. 首頁
  2. 資訊
  3. 市場
  4. 5G速度與激情

5G速度與激情

鈦媒體

5G戰火紛飛之際,中國擂響了戰鼓。

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頒發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批準這四家企業經營第五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

這意味著,三大運營商和中國廣電正式獲批5G商用牌照,中國由此進入5G商用元年。

圖1

從1G的空白、2G的跟隨,到3G的追趕、4G的同步,再到如今5G的領先,中國用40年時間實現了通信技術的崛起。如今5G商用牌照的頒發,成為了又一關鍵里程碑,代表著在全球競賽的擂臺上,中國和美、日、韓等強手狹路相逢,正上演一場速度與激情的碰撞。

然而,跳過預商用階段,直接進入正式商用,這一時間節點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年。這并不符合中國一直以來穩扎穩打作風的舉動,其背后有何深意?

搶跑

按照工信部原本規劃,我國5G試驗本是要分兩步走:

第一步,從2016年到2018年底,為5G技術研發試驗階段,主要目標是參與5G國際標準制定;

第二步,從2018年到2020年底,為5G產品研發試驗階段,主要目標是開展5G預商用測試。

按照這一時間表,業界一致認為,2019年是5G通信預商用的關鍵時間,而2020年中國才會實現5G通信網絡的大規模正式商用。

然而,中國揚起戰旗的時間卻比計劃中早了一年。

搶跑的動作背后,是諸多因素的綜合考量,但不能忽視的一點是,5G的全球競爭已經到了非常激烈的階段。

4月初,美國國防部發布了一份名為《5G生態:國防部的風險和機遇》的報告,其中將全球5G實力領先的國家分為了三大梯隊,第一梯隊包括中國、韓國、美國和日本,第二梯隊包括英國、德國和法國,第三梯隊則是新加坡、俄羅斯和加拿大等國家。

在復雜的競爭格局中,處于第一梯隊的國家都在爭取搶發5G的先手優勢。

2018年12月1日,韓國就宣布開始部署5G網絡服務,率先打響5G爭奪戰。按照韓國信息通信技術部長的說法,“韓國政府的所有努力都集中在這項服務上,這將使韓國成為一個5G強國?!?/p>

中國的5G布局更是消息不斷,數十個城市接連打通5G電話,醫療、高鐵等公共設施的5G試點也在同步進行,華為、中興、OPPO、vivo、小米的5G終端也已被運營商集采,5G商用已經箭在弦上。

而在“美國只能贏不能輸”的口號聲中,特朗普更是親自上場,宣布投入2750億美元建設5G網絡,并對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施壓,要求其放開頻譜資源,提升批準效率。

日本的四大運營商也已經獲得5G頻譜,四家還表示將在五年內投入不到1.7萬億日元來建設5G網絡。

一時間,火藥味十足。

最先采取動作的是美國電信巨頭AT&T。今年1月,AT&T就打著“5G Evolution”的旗幟,聲稱已經實現了5G網絡的商用,讓消費者的手機成功顯示出“5G E”標識。

然而,這只是一個掛牛頭賣狗肉的可笑故事。AT&T的5GE網絡是在現有4G網絡基礎上進行的改造,只是一個容量稍大的4G網絡,不僅比真正的5G差遠了,甚至低于其競爭對手的4G網絡速率。

AT&T的吃相雖難看,但搶發5G卻是中美日韓各大運營商們的戰略共識。

在AT&T之后,美國另一大運營商巨頭Verizon也宣布即將進行5G商用。聽說這一消息后,韓國三大運營商將5G商用的時間提前了兩天,趕在美國之前開通了5G網絡,成為全球最早開通5G網絡商用的國家。

一個小時之后,美國運營商Verizon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正式部署了5G超寬帶網絡,讓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5G商用的國家。

象征著國家與國家之間通信技術實力的網絡迭代之爭,其正式商用的時間差竟然相近到以小時為單位——競爭之激烈,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美韓爭搶頭名的硝煙之下,真實的戰場其實并沒有遠處看到的那么壯觀。

在韓國,第一批使用5G網絡的只有6個明星用戶。三星S10上市之后,卻因為基站數量太少,使得消費者即使購買了昂貴的終端設備、開通了高價的5G資費套餐,也很難享受到穩定的5G網絡。

同樣,美國市場上目前也只有Verizon定制的一款摩托羅拉手機能夠支持5G。而且美國推出毫米波高頻段5G網絡,其傳輸距離有限,而且會受到障礙物的影響,網絡效果并不理想。

在美韓之外,就連瑞士和英國也都先后開通了5G網絡的商用。

甚至不在美國防部所列三大梯隊之中的瑞士,其運營商Sunrise在華為的端到端設備支持下,成為了歐洲第一家實現5G商用的電信運營商。并且,其首批5G終端合作伙伴也是中國手機廠商,包括Mate 20 X 5G版、小米MIX 3 5G版和OPPO Reno 5G版。

在英國,電信運營商EE也在5月30日攜手華為開啟了英國首個商用5G信號,BBC還進行了全球首個基于5G網絡的電視直播。61歲的BBC記者羅里·賽倫-瓊斯在直播開始前,還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段視頻,他特意將鏡頭對準了華為的5G設備稱,“就是它,能夠支持我們進行英國首次5G電視直播!”

韓國、美國、瑞士、英國,雖然5G產業鏈均不成熟,但都盡力搶發5G的舉動,并不是打腫臉充胖子——通信技術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迭代時的先發優勢是非常重要的。

2G時代,以德國為首的歐洲成功搶跑,諾基亞和愛立信通信技術公司得以在千禧年伊始率先向3G轉型,而當時的美國還在推行2G。

但是在3G轉型期間,因為監管部門要求對3G頻譜資源進行拍賣,所以歐洲市場失去了先機,讓日本彎道超越。而當時中國提交的創新TD-SCDMA雖然成為三大國際標準之一,3G牌照卻遲到了整整5年。

4G時代,中國已經追平了世界。但這次,美國的運營商和科技公司站在了浪尖,蘋果、谷歌、Facebook、亞馬遜、Netflix等互聯網企業都在移聯網技術之下實現了大躍進,美國建立了一個由網絡供應商、設備制造商和應用程序開發商組成的全球生態系統。

5G來了,中國也終于成長為技術領先者。

比起前代網絡技術,5G的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說,1G到4G是面向個人通信的基礎網絡,那么5G將對移動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作為底層網絡技術,5G將會成為新一代信息時代的神經網絡,對經濟社會變革產生巨大影響。同時,它將改變工業互聯網,成為自工業革命以來最關鍵的底層技術革命。

在這樣的局勢之下,中國絕不可能缺席搶發5G的競爭。

戰鼓

就像美國將中國視為5G競賽中的最大對手一樣,已經實現5G商用的韓國、瑞士、英國也并不在中國的視線里。在5G的全球競賽中,中美已經來到了戰場的最中央。

雖然美國在4G時代成為全球的領導者,但從網絡基礎條件上來看,中國發展5G的條件要優于美國。

其一,是因為5G網絡的基礎核心:光纖網絡。5G的整體組網分為無線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其中,承載網便是以光纖傳輸為主、微波傳輸為輔。

在中國,在政府主導、三大運營商為主力的光纖網絡建設中,中國的光纖寬帶已經進入大部分的深山和農村,發達省份的光纖入戶率甚至已經達到90%。而美國的運營商在企業思維的主導下,高速光纖網絡的覆蓋面非常有限,很多農村至今沒有被光纖網絡覆蓋。

其二,中國的厘米波頻段比美國的毫米波頻段更適合5G網絡。

目前全球采用兩種不同頻段部署5G網絡,分別是30-300GHz的毫米波頻段;另一種則是3GHz-4GHz的Sub-6厘米波頻段,兩種頻段無法互通。美國運營商采用的是毫米波頻段,而歐盟和中國則采用了Sub-6標準。

短波長、窄光束的毫米波,雖然有更強的信號分辨率、傳輸安全性以及傳輸速度,但傳輸距離卻大大縮減。而Sub-6頻段的5G網絡覆蓋率則是毫米波5倍以上。也因此,Sub-6厘米波的5G網絡建設成本也遠低于毫米波頻段。也就是說,美國的毫米波頻段在4G時代所向披靡,但是在5G時代卻費錢費力。

而美國運營商之所以選擇毫米波頻段,則是因為美國的厘米波頻段被軍方占用,使得運營商很難拍賣得Sub-6牌照。如今,美國國防部雖然已經著手為5G網絡騰退中低頻段,但這一過程需要高昂的經濟成本和更昂貴的時間成本。

除了基礎條件具備優勢之外,中國在產業布局方面也已經深耕多年,如今已經取得了全球范圍內的領先地位。

根據專利分析公司IPlytics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全球5G專利申請數量排行中,中國以34%位居榜首。緊接著是韓國占25%,美國和芬蘭各占14%。瑞典接近8%,日本接近5%,而加拿大、英國和意大利各占不到1%。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龔達寧近日也表示,截止2019年5月,在全球20多家企業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中,我國企業占比超過30%,位居首位。

中國的5G終端也已到位。4月中旬時,江蘇移動發布2019年5G測試手機集采詢價公告就顯示,當時共采購了5款手機,分別為華為MATE20 X(5G手機)、中興AXON10 Pro(5G手機)、vivo 5G手機、OPPO 5G手機、小米5G手機。也就是說,等到5G網絡一就位,中國消費者不僅不會面對無機可用的局面,甚至還可以在多個品牌中進行挑選。

更不用說華為自己就包圓了從芯片到基站的全套設備,截至目前,華為已在全球30個國家獲得了46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發貨量超過10萬個,居全球首位。同時,中國市場也在與諾基亞、愛立信、高通、英特爾等國外企業深度合作,建立競爭優勢。

由此,處于第一梯隊的中國,在專利、芯片、終端等產業鏈主要環節均已基本達到商用水平的情況下,妥妥地具備了5G商用部署的條件。

于是,在全球競爭越發激烈的背景下,中國如今頒發5G牌照,是擂響了戰鼓,同時也是一道發令槍。

在國內,發令槍一響,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將加速展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產業經濟貢獻》報告指出,預計2020-2025年期間,中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間接拉動的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而在全球視角下,中國也必須搶跑,因為在此消彼長的競爭中,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據GSMA預計,到2019年年底,全球將有29個市場開通5G服務,連接數達到1000萬個。相關預測也顯示,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萬億美元經濟產出,超過2016年中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的消費支出總和。

更重要的是,中國發放5G商用牌照,將大大帶動全球5G建設提速,影響世界5G網絡部署格局,也決定了中國市場在產業鏈中的地位——按照技術發展的歷史規律,政府發放新一代通信網絡牌照等于是打開了一個新的市場,技術、產品、資本等供給端的生產力都將涌入進來,滿足市場需求。因此,產業優勢將迅速形成,并在飛輪效應的作用下快速擴大領先優勢。

5G商用的發令槍,是中國向世界敲響的戰鼓。

就在戰鼓擂響的當天,華為、中興、小米、vivo、OPPO、一加、高通、英特爾、愛立信、TCL、中國信科、聯發科等5G產業鏈上的關鍵企業均發聲稱,將積極參與中國的5G建設。

全球產業鏈合作是中國的機會,中國的龐大市場更是企業的機會。在開放、共贏的合作中,中國將成為全球5G競賽中最重磅的玩家。

謀局

5G商用牌照的發放,是一道分水嶺。

它意味著大規模的5G網絡建設將正式動土,意味著面向社會的5G業務服務將正式推出,意味著運營商可以正式為5G商用服務收費,更意味著整個5G相關產業將迎來加速度發展階段。

在這一階段,既有機會,也有挑戰。

首先,對于網絡本身來說,眼前的路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可預見的坎兒便有不少。

根據5G網絡的建設和部署架構,3GPP定義了兩種5G標準選項,分別是非獨立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

簡單來說,NSA是在目前4G網絡基礎上搭建5G網絡,而SA則是完全獨立地發展5G網絡。

正兒八經地說就是,NSA利用了現有4G網絡實現5G寬帶應用,因此5G NSA建網需要錨定原有4G無線網絡,在原先的4G基站上加裝5G基站設備。所以,NSA有利于運營商保護4G資產,對在三大運營商4G網絡上占據了近8成市場份額的華為和中興來說,也是絕對的利好。而SA方案則是讓5G基站直接接入5G核心網,控制信令完全不依賴4G網絡。

相比于NSA,SA所有的核心網,從接入網數據層面、控制層面、語音層面都是純粹的基于5G-NR新標準。而NSA則可以基于4G-LTE的核心網和接入網,只需在數據層做5G基站部署,因此成本占有很大優勢。

NSA和SA的不同還體現在應用場景上。

5G之所以關鍵,是因為它不止是比4G速度快,更重要的是,5G還能實現很多4G無法實現的功能。

按照3GPP的定義,5G的三大應用場景包括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業務)、mMTC(大規模機器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時延通信)。

其中eMBB負責的就是速度快,可以體現在3D、超高清視頻等領域;mMTC則是針對大規模的物聯網業務;而URLLC則是面向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

NSA架構能做到eMBB,卻很難做到后兩者,因此只是過渡形式,并不能算是完整的5G網絡。而能夠支持mMTC和uRLLC的SA架構才能算作是真正的5G網絡。

都叫作5G網絡,但同“名”不同“命”的NSA與SA不僅標準不同,出生時間也不同。

NSA標準于2017年12月凍結,SA標準于2018年6月凍結,還有一個補充的 Late Drop 凍結于2019年3月。

不要小看這半年,就因為短短半年的時間差,相應的端到端產業發展程度就已經有了明顯的差別。

到2019年初,NSA的端到端產業鏈,包括芯片、終端、網絡都已經較為成熟,高通、三星、海思、聯發科、紫光展銳都已推出5G基帶芯片。截至5月初,全球已發布的5G商用終端已有52款。其中,近20家終端廠商使用的高通第一代5G芯片只支持NSA商用,三星的第一批5G終端也只支持NSA。

原本,按照工信部2020年進行5G商用的時間表,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將SA架構作為自己的目標,以NSA和SA并行作為目前預商用的方案。

然而,搶發5G牌照,意味著三大運營商將只能在2019年選擇NSA的組網架構來啟動5G商用網絡的建設。

事實上,除了中國三大運營商之外,韓國三大運營商、美國Verizon、英國EE、日本NTT DoCoMo、日本KDDI——全球大部分正在布局5G商用的頂級運營商都采用了先NSA再逐漸過渡到SA的方案,因為成本更低。只有幾乎沒有4G資產的日本新晉運營商樂天移動選擇了SA組網方式。

相比SA,NSA 成本低、起步快、部署簡單,成為各大運營商在5G發展初期的選擇并不奇怪。但從NSA,到NSA與SA融合,再到SA這樣的演進路線也引起了焦慮。

“只有SA獨立組網,才能真正帶動中國5G產業的發展”,通信行業專家鄔賀銓近日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如果先走向非獨立組網,很可能產業都滿足于只要簡單提供寬帶終端即可的現狀,其他5G業務的后續推廣難度就會增加,工業互聯網的進程也會拖慢。因此,中國5G需要獨立組網,盡管也許暫時會慢一點,但未來整個產業都會受益?!?/p>

如此論調沒有錯,“慢就是快”的邏輯好理解。

然而,短期的“快”卻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帶來長期的“慢”。

現實情況是,5G不會跳躍式發展,更不會一夜之間替代4G,在目前5G應用尚未爆發的情況下,NSA建網對于同時保護4G資產和5G投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維持運營商良性、長期投入5G建設的好方案。

在NSA架構的快速鋪開之后,5G網絡能夠快速進入應用階段,與工業生產、社會消費的各個環節進行“化學反應”,是推進5G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為SA架構奠定基礎的緩沖。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對運營商更“友好”的5G建設方案。

建設5G網絡,對于三大運營商來說,是一次重大的考驗,初期高投入、低回報的現實難以回避。

中國移動規劃在2019年完成5G基站建設3-5萬個,5G投資約為172億元,計劃9月底前在超40個城市提供5G服務;中國電信2019年5G基站建設計劃為2萬個,5G投資額為90億元;中國聯通2019年預計將建設約2萬個5G基站,計劃投資60~80億元,并已開啟5G友好體驗用戶招募。

除了三大運營商之外,這次獲得5G商用牌照的還有中國廣電。

用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慶軍的話來說,工信部給中國廣電頒發5G牌照,實際上這個牌照是頒發給全國有線電視行業和全國廣電行業的。

對于受到新媒體沖擊而持續下滑的廣電系來說,面對全國300多家市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和3000多個縣級公司互相獨立發展的現狀,“全國一張網”的目標勢在必行卻困難重重,更別說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的“奢望”了。

而這張5G牌照,成了廣電新的抓手,有助于加快三網融合的步伐。

所以,拿到5G牌照的廣電,并不是要成為第四大運營商,而是要在5G時代,利用黃金700MHz頻譜,充分發揮超高清視頻和直播的優勢,做好廣電應該做的事。

從這一點上來看,視頻行業也將因為5G網絡技術的迭代而獲得狂飆突進的機會,直播、超高清等概念將迎來技術紅利。三星、索尼、TCL等頭部電視廠商也已經推出8K超高清電視,但內容的缺乏讓8K正面臨和4K當初同樣的窘境,不過這些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因5G而走到洗牌當口的不只是視頻,還有手機制造行業。在5G網絡正式穩定之前,4G手機的換機需求將被大量壓縮,直到5G網絡穩定后的5G手機換機潮爆發。在這一大起大落的特殊時間段里,每家廠商都面臨著巨大考驗。

在三星、華米OV、一加等廠商搶發5G手機的時候,蘋果卻因為與高通的專利糾紛而失去了卡位的機會。顯而易見,這對于蘋果來說是一次危機,而對于中國廠商來說,則是一次彎道超越的絕佳機會。但彎道同樣也是危機四伏的地方,成則反超,敗則出局。

視頻、手機只是被5G技術裹挾著發生變化的產業一角。隨著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對于產業鏈的每個環節來說,都將面臨新局面。

戰鼓已響。

不可否認,從發牌到真正商用仍有時間差,短期內必定會面對基站少、信號不穩定、終端單一等問題,但這些都會隨著5G網絡的成熟而改變。

而中國的優勢在于,有如華為、中興這樣的全球頂尖通信設備提供商;有移動、電信、聯通和廣電這樣能夠負重前行、披荊斬棘的運營商;有如華米OV這樣在全球市場都位于頭部的智能終端企業;更有龐大的、仍有無限潛力可挖的中國市場。

在這場搶發5G的競賽中,全球正上演速度與激情的碰撞。而中國必將在5G時代迎來數字化社會轉型,在市場需求的刺激下,在產業鏈供應端的集體爆發中,邁向技術之巔。

來源:鈦媒體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92528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4
  • 分享到:
發表評論
新聞推薦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剑阁县| 永胜县| 河西区| 布尔津县| 河北区| 绥芬河市| 淳化县| 若羌县| 万州区| 东乡县| 四会市| 平塘县| 梓潼县| 桓台县| 南投市| 清丰县| 彰化市| 贡嘎县| 榆中县| 白朗县| 顺平县| 新龙县| 柯坪县| 伊宁市| 无锡市| 阆中市| 姜堰市| 定陶县| 天气| 宣武区| 乌兰浩特市| 黔南| 泰和县| 前郭尔| 仪陇县| 海城市| 兴义市| 嵊泗县| 若羌县| 通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