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 OS,是這次 CES Asi汽車展館的絕對主旋律之一,雖然還是有不少如方盒子般的無人駕駛概念車,但車載 OS 才是離我們最近的「汽車科技」:這次展出的不少有亮點的智能車機系統,都已經搭載到了量產車上。
Polestr 極星的展臺上,一臺水泥灰車身、黃色剎車卡鉗的 Polestr 2 特別顯眼,但我們的關注點卻在車里那塊中控屏上——這是全球首款搭載原生安卓汽車版系統的量產車。既然是 CES 的場子,那我們就圍繞這套系統好好聊聊。
Polestr 2 的產品經理給我演示了一下這套車機系統的基本功能,下面這個視頻建議看下,其中對地圖導航和語音交互功能介紹的很詳細,比看文字直接: Polestr 2 沒有采用國內目前最流行的多屏化內飾布局,也不像取消了儀表盤的 Model 3 那樣激進,而是采用了相對折中的方案:12.3 寸的全液晶儀表盤+11 英寸的豎向中控屏。這個方案其實也和目前的沃爾沃車型一脈相承。
PS:和現在屏占比越來越大的智能手機相比,Polestr 2 這塊屏的邊框確實粗了些。別問,問就是「車規」。
這套 IVI 系統背后所使用的處理器,是英特爾凌動 A3900。引用英特爾新聞稿里的一句話來介紹:英特爾的汽車處理器旨在為汽車制造商提供一個集消費電子產品和移動應用于一身的安全硬件平臺,這款處理器擁有同類產品中最佳的應用性能和流暢的圖形用戶交互,并且可根據 OEM 廠商的需求進行定制。
剛才說了,這個原生安卓汽車系統,也就是所謂的 Android Automotive OS,在 Polestr 2 上是全球首次搭載,接下來,它還會在沃爾沃品牌上落地,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兩個品牌也有必要在智能座艙的基本布局上保持一致,以避免重復性開發。
說明一下:展車里的系統其實還是不是最終交付給用戶的版本。
如你所見,大屏主界面分為四大模塊,默認為地圖導航、車況信息、連接手機、多媒體,當然,也可以自定義這四個卡片的內容。
四個卡片是「半動態」設計,卡片上的文字和快捷圖標是動態更新的,但背景圖不會。以導航為例,導航狀態下,在主界面的「導航」卡片上,你可以看到路徑引導和道路名,但是不會直接顯示地圖。同時,會出現「取消導航」、「靜音」這樣的快捷鍵。
之所以采用「半動態刷新」卡片,應該還是跟系統資源消耗有關。
在屏幕下方是空調控制區。除了屏幕下邊框位置的觸控 home 鍵,整個車機沒有實體按鍵。
整個主界面,字大、圖標大,很明顯,UI 設計是為駕駛場景服務的。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在這個主界面,很難有更深度的功能交互和更豐富的內容呈現,想要有進一步動作,就總得進入次級界面,尤其是地圖導航這一超高頻需求。另外,每個功能頁面又都是全屏顯示的,比如,在地圖界面,你沒辦法同時看到當前正在播放的音樂信息。
不過這套系統的 UI 設計水平明顯比很多國內車企做的要好,絕對大廠風范。一個細節:系統界面里會反復出現一些黃色系元素,這和剎車卡鉗、安全帶的顏色相呼應,據說是 Polestr CEO Thoms Ingenlth 最喜歡的顏色,這位前沃爾沃全球設計高級副總裁,在參加 Polestr 發布會時也經常穿黃顏色衣服。
開過大量搭載智能車機系統的新車之后,我的感受是,如果能把最高頻的導航功能做好,讓我放棄用手機導航,那么你的車機系統在我心目里就成功了 30%-40%,目前來看給我印象比較好的車機導航是高德地圖車機版,小鵬 G3 用了高德,蔚來主打百度地圖,特斯拉是騰訊地圖,前者的導航體驗要比后兩者更好,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我對它的好感度。
Polestr 2 的導航用的也是高德,針對其電動車的特性,做了一些針對性功能,例如,尋找沿途充電樁、基于當前電量預測可行駛范圍、實時計算到達目的地后所需電量等等,具體的導航演示還是看上面的視頻吧。
地圖界面可以同步顯示在全液晶儀表上,有 3D 和 2D 兩種模式,顯示效果還是非常有科技感的:
當然,這其實也是需要做本土化的地方,我們可以對比了一下海外版本的儀表盤地圖:
(圖片來源:Android Authority)
可以看出,國行版本的儀表盤地圖底色從黑色變成了藍色。
多媒體這部分,在現場的展車上還沒辦法做過多演示,所以可聊的東西不多,過了。
語音是另一個重點。事實上 Polestr 2 里面接入了兩套語音交互系統,分別是科大訊飛和天貓精靈。用「你好,極星」作為喚醒詞,喚醒的是科大訊飛語音,用「天貓精靈」做喚醒詞,就進入天貓精靈那一個分支。能做的事情包括聽天貓精靈的音頻內容,以及和智能家居互動等等。
語音系統支持雙音區控制,所以車內有兩個拾音麥克風。還是那句話,看視頻吧,里面演示的很清楚。
生態部分,安卓系統能比較快速的接入移動互聯網生態是大家都知道的了,不過 Polestr 2 里面還引入了「華為市場」,這個比較讓人意外。可惜的是,現場展車的車機系統還無法演示這個功能。不過據說,華為在「Polestr 車機生態」中的話語權不小。
大白老師對 Polestr 中國區總裁吳震皓進行了專訪,以下內容來源于他:
剛知道 Polestr 選擇 Android Automotive OS 作為車機系統的時候,我并不是特別看好。特別是在國內市場,Google 的業務無法展開,很多服務都沒法兒落地。
關于選擇 Google 合作的原因,吳震皓也解釋了原因。在他看來,汽車會是一件大號的智能終端,而 Google 通過 Android 系統已經在智能手機領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選擇 Google 作為合作伙伴,也能使得這樣的體驗在車內和手機端保持一致。
另外,作為第一家和 Google 合作的主機廠,Polestr 也獲得了 Google 非常大的支持。而國內很多選擇改造手機版 Android 作為車機系統的企業,吳震皓也認為這樣的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成本,并不符合 Polestr 的理念。
而關于 Google 服務不能在國內落地的問題,polestr 給出的方案是把這部分服務替換成國內的供應商,例如語音交互的科大訊飛、高德地圖、天貓精靈等等。
吳震皓告訴 GeekCr,Google 提供的是一套標準化的系統,用戶界面、交互體驗都是車廠主導,Google 并不會干預。在海外版展示的地圖、語音等核心功能,都支持「模塊化」的替換。換句話說,用訊飛、高德替換掉谷歌地圖、語音等功能,并不會對系統體驗造成影響。反而是這類本土化應用,吳震皓認為在國內的體驗一定是優于谷歌的,更懂中國用戶和市場。
另外,在第三方應用層面,Polestr 的方案是接入華為應用商店。任何第三方應用,只需要通過華為的審核,就能安裝在 Polestr 中。換句話說,Polestr 車機能擴展什么功能,很大程度就取決于華為在篩選第三方應用時的抉擇了。
說說我的看法,和吳震皓聊完之后,我依然不看好 Google 的 Android Automotive OS 在國內大規模落地。特別是國內車機市場目前主流開發環境已經相對固定,新的形式很難大規模切入落地。但是不排除一些全新的車型會嘗試使用這類方案。
當然,在經過簡單體驗以及和團隊深入溝通之后,無論是從整個交互體驗、還是從界面風格來看,Polestr 給我的感覺都是相當正面的。
再回到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Polestr 2,干得過 Model 3 嗎?至少在車機系統這個層面,現在看來是有希望的。
來源:geekcar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92835
以上內容轉載自geekcar,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