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9下線,長沙下單1000輛,長沙也成為全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和使用純電動大巴作為公交車的城市。同時,這也標志著長沙在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方面已經走在了前列。長沙新能源汽車產業后發先至的底氣在于,憑借在先進儲能材料領域長期領先的技術優勢,長沙已經提前進入了汽車用動力電池能量包的產業化階段。
公交將率先駛入”零排放”時代
2009年初,長沙獲批成為全國首批13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之一,將公交系統新能源汽車納入了財政補貼范疇。當年4月份,長沙市率先推出1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在公交7路線上服役。2010年初,由株洲南車時代提供的252輛混合動力公交車在長沙投入運行。4月,長沙市政府又向福田歐V新能源客車公司下了50臺歐V混合動力客車的采購訂單。
在各種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中,以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電動汽車,被普遍認為是未來汽車能源動力系統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不過,混合動力及多燃料電池汽車只是部分地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標,卻并沒有實現零排放。在最新出臺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把純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終極目標。
昨天,長沙市政府與比亞迪簽署了1000輛純電動大巴的采購協議,這些大巴將作為公交車投入到長沙市的公交運營中。長沙也將因此成為全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和使用純電動大巴作為公交車的城市。
”只有純電動汽車,從城市的角度來說是零排放的。”長沙市工信委主任趙躍駟說,如果能夠一步到位,長沙市將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整個城市的公共交通率先駛入”零排放”時代。
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走在前列
在國家新能源汽車研究首席專家、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孫逢看來,”誰能夠最先搶占新能源汽車市場,誰就將主導汽車產業的未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的建成和純電動汽車K9的下線,標志著長沙在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方面已經走在了前列。
湖南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起步早,在汽車電池、車用永磁電機、動力模塊等方面居國內先進水平。而新能源汽車項目集中在長沙,比亞迪、眾泰等自主品牌成為長沙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領頭羊。毫無疑問,比亞迪投資30億元的長沙基地已經成為比亞迪最重要的研發生產基地之一;而眾泰汽車在2008年11月成功獲得國家純電動乘用車第一張牌照,長沙產業園項目是其產業布局的重中之重;2010年4月,福田汽車長沙汽車廠20萬輛新基地項目簽約,發展的重點同樣落在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被納入湖南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當中:”十二五”期間,湖南省將重點發展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汽車新品種和燃料電池汽車等四大板塊,力爭到2015年,形成電動轎車5萬輛、電動客車萬輛的產銷能力。
長沙目前正在加快研制開發純電動大巴、混合動力轎車,加大混合動力大巴推廣應用力度,爭取成為全國新能源家庭轎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和中國電動汽車的五大生產基地之一。
新材料締造新能源
新能源汽車最關鍵的技術節點就是新能源電池包,而其中核心則是儲能材料。湖南省經信委的調研報告顯示,湖南省的新材料產業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新材料總量位居全國的第一方陣,尤其是先進儲能材料品種最齊全,技術最先進,產業規模和市場占有率都是全國第一。
目前混合動力汽車電池較多使用鎳氫電池,而鋰電池被認為是未來動力汽車電池發展的趨勢。2010年9月4日,湘企科力遠的定向增發方案獲批,公司擬募集資金4億元投資于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能量包項目的產能擴張。其鎳氫動力電池產能已經達到3千臺套,計劃在2012年前達到6萬臺套。同時,一個由科力遠牽頭組建的國家先進儲能材料研究中心已經于今年掛牌,旨在研發鋰電池及新型動力汽車電池,以完成從混合動力汽車向純電動汽車的技術籌備。
”眾多的新能源汽車項目紛紛落戶長沙,他們看中的就是湖南在先進儲能材料領域領先的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趙躍駟表示,長沙市正在計劃把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寫入”十二五”規劃,力爭到2015年,形成年產汽車動力電池能量包20萬臺套、先進電池材料15萬噸的能力,以有效支撐傳統汽車產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從而使長沙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大潮中占據潮頭。
(編輯:李艷嬌)
來源:瀟湘晨報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99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