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lean Technica數據,4月份,歐洲銷量新能源車197,950輛,同比增長25%,占整個歐洲汽車市場的21%(純電動車占13%)。其中純電動車同比增長5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同比下降4%。
4月特斯拉Model Y仍然引領整個歐洲市場,大眾ID.4再次奪得亞軍,沃爾沃XC40穩居季軍。在歐洲新能源車銷量榜中有5款中國品牌旗下車型入榜。
特斯拉Model Y連續第六個月成為歐洲最暢銷的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0,778輛,在第二季度的第一個月能有如此好的表現是非常驚人的,這無疑得益于最近的降價,也得益于Model Y是為數不多的供需比平衡的電動汽車之一,可以快速交付到任何有興趣購買的人手中。就4月的表現而言,Model Y歐洲最大的市場包括英國(1,550輛)、法國(1,333輛)和德國(1,636輛)。
繼去年8月后,大眾ID.4憑借6,682輛的銷量再次躍升至亞軍。隨著產量的增加,ID.4現在有足夠的火力在2023年爭奪第二名,其主要市場是其本土市場德國(2,203輛),其次是英國(620輛)、挪威(602輛)和瑞典(661輛)。
沃爾沃XC40(EV+PHEV)銷量6,004輛,其中EV版本是其增長的主要驅動力(4,037輛)。XC40的銷售分布甚至遍及瑞典(793輛)和荷蘭(699輛)等幾個中型市場。英國也是銷售的主要國家(876輛)。
大眾ID.3在經歷了艱難的2022年后,2023年重獲新生,甚至在4月份憑借5,927輛再次躋身前五。其主要市場是其本土市場德國(2,050輛)和英國(1,115輛),法國(439輛)、挪威(391輛)。
斯柯達Enyaq在沒有達到大眾ID.4的銷售水平的情況下,其銷量仍然是本月的驚喜。憑借5,101輛的銷量,MEB平臺旗下車型在今年開局不利后,目前正處于復蘇階段。德國是其最大的市場,銷量為1,405輛,其次是英國555輛、挪威454輛、瑞典346輛和瑞士342輛。
值得注意的是,名爵MG 4排名第7,這款掀背車證明了它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除了名爵外,中國制造商吉利集團旗下沃爾沃XC40和XC60 PHEV,以及極星 2和領克01 PHEV均進入榜單,分別排名第三、第12、第17和第19。
在前20名以下,有幾款車型的表現也很積極,比如最近推出的寶馬iX1跨界車,銷量為2,361輛。寶馬集團旗下的Mini Cooper銷量為2,281輛。起亞EV6銷量達到2,342輛,僅以12輛的優勢擊敗了現代Ioniq 5(2,330輛)。
Stellantis集團旗下有三款車型獲得了顯著的銷量,如標致2008電動跨界車(2,058輛)和歐寶純電動汽車、Corsa EV(2,207輛)以及Mokka EV(2,116輛)。
縱觀整個歐洲新能源車市場,緊湊型車和中型車是主導者,特斯拉Model Y繼續占據中型車的主導地位,即使在非高峰月份也是如此。
Model Y緊隨其后的是梅賽德斯C級車銷量為7017輛和沃爾沃XC60銷量為6,259輛。有趣的是,沃爾沃58%的SUV銷量來自其PHEV版本,這再次凸顯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崛起。而寶馬3系曾經是歐洲中型車的統治者,但現在卻沒有出現在排行榜上。
至于緊湊型車,大眾汽車集團,尤其是其同名品牌,正在走強。在緊湊型新能源車排行榜前五名中有四個(大眾ID.4、大眾ID.3、斯柯達Enyaq和奧迪Q4)大眾旗下車型。而小型車最暢銷的車型是菲亞特500和達契亞Spring。
2023年1-4月,特斯拉Model Y以領先亞軍沃爾沃XC40三倍的銷量,奪得歐洲市場新能源車銷冠。
排名第二的沃爾沃XC40成功保住了銀牌,大眾ID系列的強勁銷量超過了特斯拉Model 3,ID.4和ID.3分別升至第三和第四。其中一個原因是特斯拉Model 3今年在歐洲銷量同比下降33%,毫無疑問,其是受到兄弟車型Model Y的黑洞效應的影響。歐洲人更喜歡旅行車或越野車/SUV,而不是轎車,而且Model Y售價比Model 3貴5000歐元,取得這樣的銷量成績實屬不易。
其他排名有變化的是,另外兩款MEB平臺車型的崛起,11名斯柯達Enyaq和18名Cupra Born都上升了一個位置,寶馬i4從3月份的20名上升到了4月第19名,超越現代Ioniq 5,而現代Kona EV上升到了第16位。
在汽車制造商排行榜上,特斯拉以12.6%的份額遙遙領先,大眾以8.2%的份額位居亞軍,比上月增長0.3%。
第三名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寶馬(7.7%,上漲0.3%)超過了梅賽德斯(7.7%,提升0.1%)。沃爾沃(6.5%)穩定地排在第五位,奧迪(5.4%)排在第六位。
將這些結果與一年前的市場份額進行比較,特斯拉的飛躍是驚人的,其份額增加了5.7%。但大眾的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其份額增加了2.1%。另外,最大的輸家是寶馬,其市場份額損失了1.8%,這無疑是由于受到PHEV銷量下降的全面打擊。
如果從汽車集團來看,大眾汽車集團的漲幅高達19.6%,輕松領先于新亞軍Stellantis(13.9%),后者超過了非高峰時段的特斯拉(12.6%)。預計這家美國制造商將很快恢復排名第二的位置。
排名第四的寶馬集團上升到9.3%,排名第五的吉利-沃爾沃上升到9.2%。在梅賽德斯集團排名第六(8.6%,提升0.2%)的情況下,吉利(9.1%,提升0.2%)仍然可以保持輕松,有望在下個月超過寶馬集團排名第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uju/20401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