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充電電池廠商英耐時(ENAX)在4月21~22日于上海舉行的電動汽車論壇”2011 Inter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Pilot Citie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上,公布了由中國合資公司生產的電動出租車用鋰離子充電電池的詳細情況。
據英耐時社長小澤和典介紹,中國的生產基地是英耐時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CATRC)的合資企業————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Shanghai CENAT New Energy,上海市上海嘉定工業區北區)。該合資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2011年10月開始生產。
此次將生產的是電動出租車使用的電流容量為25Ah的三元類鋰離子充電電池。電池為層壓型,電池單元的尺寸為長342mm×寬118mm×厚8.1mm,重量為585g。電壓為3.7V,單位重量的能量密度為158Wh/kg。這些性能指標與英耐時在網站上公開的以往產品”B型”電池相接近,但厚度增加了0.6mm,能源密度降低了5Wh/kg。
最初的生產能力為每年80萬個單元,但預定2014年擴大至400萬個單元。上海卡耐新能源公司的成立源于”大約兩年前經過阿爾特(中國)汽車技術有限公司(IAT(China) Automobile Technology)的牽線,產生了與CATRC開展合資業務的想法”(小澤)。阿爾特(中國)是一家從中國汽車廠商以及進駐中國的外資汽車廠商接受業務委托,從事車身及發動機等主要部件的設計與開發業務的企業,三井物產全球投資(Mitsui Global Investment)對該企業實施了出資。據稱英耐時在2010年北京車展上發布電動概念汽車時,就是阿爾特(中國)為其設計的車輛。
小澤表示”僅就(在上海卡耐新能源公司生產的)25Ah產品對CATRC進行了專利使用授權”。但他同時還認為,今后要想在中國生產電動公交車等使用的電池,還需要容量比25Ah更大的電池單元。小澤在此次演講中將鋰離子充電電池分為鈷類、錳類、LFP類(磷酸鐵類)及三元類,介紹了各類的優缺點。他強調指出,在以LFP為主流的中國,英耐時研發的產品克服了三元類在過充電安全性方面的缺點。
另外,德國大陸(Continental)公司也向英耐時實施了出資,大陸公司開發的電動汽車系統用小型電池組也”使用英耐時制造的電池”(參加上海車展的大陸公司新一代汽車技術負責人)。作為一家電池風險企業,英耐時將通過與政府部門、各國企業直接締結資本關系,在全球擴大業務。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uju/547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