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2日,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峰會在廣州正式開幕,今年的主題是提速汽車智能化打造產業新引擎,主要是討論智能汽車近兩年取得的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討論智能汽車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討論智能汽車商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實施路徑。
在下午舉辦的“智能汽車應用場景與商業模式”主體峰會上,一清創新首席科學家王魯佳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好,我是來自一清創新的王魯佳,感謝主辦方給我們這個跟大家一起交流的機會,今天想要探討面向智慧物流低速無人駕駛系統研發與產業化的問題。
我們的公司全稱叫做深圳一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我們在成立初期就給自己定了一個這樣的愿景,我們希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自主系統公司。定了這樣一個愿景以后我們就想我們如何才能成為這樣的一間公司呢?首先確定的是我們擁有全球領先的自主系統的技術,擁有了這樣一個技術之后怎么才能做好這樣一間公司,我們思考了挺長時間,應該是提供一個什么樣的產品能夠讓我們成為這樣的公司?
在這個時候,在公司成立之前我們就有機會聯系到了當時順豐速運低速物流的金主,當時就了解到快遞小哥成為招聘方面非常難的痛點,而整個物流成本最高的就是最后一公里的勞動密集型區域。因此我們就想到在我們擁有無人系統技術的同時,我們覺得也作為一種智能設備,無人車最擅長就是干高頻次、點對點到的運輸服務,因此我們就定義了公司整個面向的行業,就是低速無人駕駛,場景就是在大型的封閉園區。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我們積累了順豐、富士康等等工業物流和快遞物流為代表的客戶,我們提供的服務就是運力即服務,后面我們會介紹。目前我們實現了客戶運營場景的長期驗證,并且實現了量產交付的能力。
接下來我介紹一下我們的產品和技術。
基于園區的低速物流,我們有這樣基于低速的載物以及載人整車,以及解決清掃、安防等等一些智能設備,還包括基于多傳感器融合的解決方案。
什么叫運力即服務呢?就是在擁有無人車整車的同時,還有基于云端調度的服務,以及當發生危險情況我們遠程接管的服務。
我們這樣一個全棧式的解決方案,通常無人車都有的從感知到控制,到決策控制以及底層車體控制這一塊,我們是積累了整個核心的底層技術,包括從傳感器到算力、芯片以及車體的技術。這一塊具體體現在這幾個方面,我們實現厘米級高精度地圖的建設和定位,以及實現冗余的感知,并且我們的車底盤是一個基于二類車商用底盤前向開發的產品,同時我們的云端調度系統可以實現百萬級在線跨園區的運營,尤其值得一提是車底盤,我們的車目前已經實現量產,并且完成了30多項的功能測試以及20多項場景測試。
這是我們最主打的一款產品叫做一清夸父系列。安全性是無人駕駛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我們一塊首先從基礎特性這邊考慮從車體的硬件以及無人駕駛的軟件算法,包括360度多傳感器融合的無盲區的防碰撞,同時還考慮了包括傳感器、電池、網絡以及運動控制方面的安全等多方面的事情。再基于這樣一個情況下我們擁有全棧式的技術以及車輛底盤的生產能力,我們能保證商業的交付。
我們的行業解決方案也是基于這樣一個工業物流、快遞物流以及園區接駁、清掃、安防等等這樣一些場景以及典型客戶方面給大家提供技術方案。
首先以工業物流為例,我們這一塊典型客戶包括了富士康、華為等等,從補充運力到最終替代運力,來解決重復、高頻次以及環境非常差,沒有人愿意去做,年輕人都不愿意從事這樣一個行業的角度為客戶提供服務,創造價值。這個是一個富士康日常園區的運營,大家可以看到,也非常感謝富士康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最復雜,應該是全世界最復雜的一個園區的場地。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夸父車,它日常的情況就是有行人,還有大的貨運卡車以及各種各樣的乘用車、三輪車、電動車等等這樣一些不同的、復雜的、豐富的場景里面做運輸,給客戶去做貨物的運輸。這個過程中,因為富士康本身就是三班倒24小時不休息的工廠,所以我們的無人車也會在這樣一個場景下去給客戶提供這樣的服務。在這種園區內跟大家看到的場景不同的是,它其實還有無保護的左轉,因為隨時可能有對面來的一個逆行車輛,所以這個場景是非常復雜的,大家有興趣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時間原因就不繼續放了。
這一塊也是經歷了近兩年的實際運營,700多項測試,在園區內安全運營累計超過10萬公里。還有快遞物流這邊,跟順豐我們有園區的物流車以及跟豐巢合作的移動的豐巢柜,這個在大學城里面給校園里面各種朋友們提供無人送貨的服務。同時還有無人駕駛的接駁,這邊是給華為提高企業的形象,接待來自各國的重要嘉賓。同時我們今年也是有了這樣量產能力,我們為客戶提供了無人車隊的接駁,是在園區內,還有無人清掃、安防。同時我們也提供了一個基于多傳感器融合的相關的解決方案,時間關系,我在這里不細講了。包括今年的疫情期間,我們也是響應政府的號召,在山東、蘇州以及深圳為政府以及各類服務提供了超過了數千次兩三個月的配送的任務,來避免人和人的接觸。在這些服務的基礎上,我們的公司是包括了深圳的研發總部、山東的生產基地以及蘇州的華東運營基地,這一塊其實是從08年開始就參與了歐洲的首部無人車的研發,2017年香港首部無人車的研發,到開始給順豐、富士康、華為以及后面接觸的美團,包括疫情期間實際路況上做的無人配送的服務。
團隊,剛才我最早說了我們從成立的時候就想到我們有全球領先的無人車的技術。這一塊也是給大家解釋一下,我們的董事長劉明教授,也是香港科技大學自動駕駛中心主任。從03年時候就師從萬剛(前科技部部長)來研發中國第一代的新能源電動車,在歐洲讀博士的時候其實也是跟Waymo、蘋果等技術負責人師從同門,也是獲得了2018年IEEE Young Professional Award(全球杰出青年領導家獎),目前也是全球華人唯一獲得者。我本人也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博士畢業,也是研發了首部云機器人,包括公司這邊還有聯想的全球副總裁以及清華大學汽車系在無人車做了十幾年的一些負責人,包括知名的顧問以及團隊小伙伴。我們目前已經獲得的獎項,國際獎項共30多項,包括今年2020年的人工智能大會SAIL獎,也是跟華為、騰訊等公司共同獲得了TOP30的獎項,還有包括無人駕駛的人工智能獎等等,也有很多個第一,無人車研發上面的第一名。
我們公司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跟政府以及合作伙伴以及資本方等等一起,還有客戶,打造低速無人駕駛行業的領導者。這一塊是山東政府支持我們建立了首個無人車量產的基地,是以一清為核心,以及全產業鏈的生產基地,包括測試,自動化的標定等等全方位的。
我們整個的優勢是一個全棧式的,從技術到市場到生產。合作伙伴從工業物流、快遞物流等等各方面都是行業領先的客戶和合作伙伴。榮譽證書也獲得了很多,這一塊主要是給大家一個展示。這邊是客戶、合作伙伴的展示,這是我們的生產基地,包括300畝的生產園區,值得一提我們有一個5G環境的測試基地,大家可以看一下,歡迎做相關產業的同仁們來我們的測試場地做測試,也是全球首個針對園區自動駕駛的車建立的一個測試廠,包括各類場景以及對車底盤,基于我們富士康測試的各類場景都包含在內的,非常好的測試場景。
這是一些媒體報道,包括我們跟華為高交會一個5G遠程駕駛,也是在央電新聞聯播被報道。在疫情期間,我們為各地區做的服務的報道。
謝謝大家!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鄧婭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zhanhui/124024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