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以“補短鑄長、融合創新——構建中國汽車供應鏈新生態”為主題的2021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這是繼6月在上海舉行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之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聚焦于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又一行業頂級盛會。
“十四五”期間是我國汽車制造強國的重要戰略窗口期,也是汽車產業深度融合并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時期,顯然也是汽車供應鏈企業補“短板”和強化優勢的戰略機遇期。汽車產業發展已經站在了新起點,產業新格局正在被重塑,因此,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需要構建新生態,以適應汽車產業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的新需要。肩負引領汽車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使命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依托行業資源優勢,并根據全球汽車供應鏈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匯聚全球主流汽車供應鏈企業,召開行業盛會來共商實現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之道。
大會現場
2021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局和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并得到了合作伙伴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地平線的大力支持。
大會現場
據悉,作為2021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官方合作伙伴,長安汽車為2021中國汽車T10峰會、九屆二次理事會承辦單位,并被授予2021中國汽車T10峰會、九屆二次理事會和2021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官方指定用車。
本屆大會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主持,著重研討在“新四化”趨勢下,以融合創新為手段,汽車產業鏈供應鏈“補短鑄長”策略,聚焦產業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構建中國汽車供應鏈新生態,以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 葉盛基
會上,世界汽車組織(OICA)主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大會致辭時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承上啟下之年,也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起步之年。對于我國汽車產業來說,在以新能源為標志的“上半場”中已處于世界領先優勢,當前以智能網聯汽車為標志的“下半場”已全面開啟,在“新四化”浪潮中加速產業重塑。“十四五”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將是我國汽車供應鏈建設新的戰略機遇期。
世界汽車組織(OICA)主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付炳鋒
付炳鋒認為,汽車供應鏈將呈現如下發展趨勢:一是融合創新,推動供應鏈補短鑄長。通過融合創新,在供應鏈新興領域將形成核心技術競爭力,逐步擺脫對外依賴,目前先發優勢已經顯現。中國汽車零部件體系已經建立了全球化制造優勢,在國內國外“雙循環”中發揮支撐作用。二是產業重構,新型供應鏈生態體系將形成。汽車供應鏈企業將重新審視和重塑業務形態,優化產品和業務結構,尋求共創合作和市場增量的機會,轉變單一的供需關系。三是自主可控,供應鏈水平快速提升。軟件定義汽車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和未來發展趨勢。當前,汽車軟件架構已形成行業共識,未來的發展重點將是軟件架構下各組件間的接口定義,以及加快建設共性技術平臺,推動供應鏈實現自主可控。
重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青
重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青表示,重慶的汽車產業正在執行“專精特新”計劃,整個汽車行業向高端化、電動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轉變。從去年開始汽車工業就受到挑戰,特別是今年缺芯,重慶的汽車產量可能受影響的有40萬輛,零部件企業也受到了影響,所以今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舉行以“補短鑄長、融合創新”為主題的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非常有必要。當前重慶正在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生態優勢、產業優勢和體制優勢,打造國家重要中心城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管理處處長 吳鋒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管理處處長吳鋒表示,產業鏈供應鏈是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所在,也是保障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基礎。工信部將發揮各方協同能力,進一步發揮統籌協同,為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一是加強統籌協調,提高關鍵資源的保障能力,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二是加快補短板、鍛長板,從供需兩側持續發力,組織上下游企業聯合攻關,促進產業共性技術通用平臺的開發,不斷提升我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三是要充分發揮標準的作用,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要求,發揮關鍵技術標準在產業協同、技術協作中的紐帶和驅動作用,促進全產業鏈上下游的標準有效銜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四是深化國際合作,堅持全球化發展共識,加強產業合作,融入全球產業鏈,共同維護汽車產業鏈穩定和暢通,以高水平的開放促進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二級調研員 宋英杰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二級調研員宋英杰表示,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開展以下工作:一是適應消費升級發展趨勢,促進新車消費供需匹配,推動汽車流通模式創新。發布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打破品牌授權銷售單一的模式,提高效率,促進城鄉供需匹配。發展汽車進出口,引導進口多元化發展,推動解決汽車平行進口的問題,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二是協同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活躍二級市場。三是改革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體制,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將會同相關部門發布有關實施細則,完善管理制度,促進市場專業化、集約化和規范化發展。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 陳斌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表示,一個健康繁榮的供應鏈生態對中國制造業非常重要。當前我國制造業發展過程中反映出的供應鏈上所有的“斷點”、“堵點”、難點及短板現象,歸根結底都是由于行業間融合發展缺失,協同創新不夠造成的。我們在以往的發展過程中不重視生態協作,缺乏構建供應鏈生態的協作能力。汽車供應鏈生態的脆弱,折射出我國制造業在構建供應鏈生態上最大的障礙是體制障礙,缺乏融合、缺少協同、缺失信任。部門有界限,行業有壁壘,企業有圍墻,反映在國有企業身上尤為突出。這些問題成為我國制造業當前在構建供應鏈新生態、推動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最大障礙。打造汽車供應鏈新生態,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各相關行業、各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破除傳統的思維觀念,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通力合作,協同創新,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攻克難點。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 王俊
會上,部分企業代表也發表了主題演講。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王俊認為,對于中國汽車品牌而言,在跨步挺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攜手構建安全可靠的新型供應生態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他認為,未來的供應生態與傳統供應鏈存在本質區別。中國汽車供應鏈將實現從“傳統供應鏈”到“聚合產業鏈”再到“共贏生態圈”的發展歷程。傳統供應鏈是一種鏈式結構,按上下游之間不同責任分工進行資源匹配;聚合產業鏈以整車企業為核心,輻射周圍供應商伙伴;而新型供應生態圈則打破了以上兩種結構,以用戶為中心,以價值提供為導向,呈現一個開放共贏的立體互聯網狀結構,按需求進行精準、靈活的資源配置。他還提出了以下建議:一是促合作,共筑數字化供應新生態;二是穩供應,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三是建能力,轉變“多硬缺軟”產業現狀。
地平線總裁 陳黎明
地平線總裁陳黎明表示,整車智能中央計算平臺將助力智能汽車產業鏈融合共贏。智能汽車是以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為載體,智能又是通過軟件來體現。AI智能芯片是智能汽車發展的一個基石。同時,他認為,計算器中央化也是解決目前缺芯的解決方案,除了增加產能之外,通過集成也可以減少對芯片的應用,這樣某種程度上也是解決缺芯問題的終極方案。”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羅軍民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羅軍民發表了以“補短鑄長、融合創新--構建中國汽車供應鏈新生態”為主題的主旨演講。他認為,全球汽車供應鏈加速重組,但強者恒強的格局依舊,目前全球汽車供應鏈TOP10沒有一家中國企業。中國汽車產業應“提質換道”。而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為中國智能汽車產業發展創造了換道超車的新機會,為中國汽車零部件發展創造了后來居上的絕佳機遇。
羅軍民認為,中國汽車供應鏈發展呈現出新動態、新特點:一是傳統力量、升級力量、新生力量三力并舉,同臺競技,汽車供應鏈加速重塑。傳統零部件仍是“生蛋母雞”,在全球汽車轉型升級中有可能獲得潛在的機會;升級零部件隨著電動化、智能化升級,正穩步推進;新生力量群雄競起,引領全球。二是創新不斷,成果初顯,支撐中國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全球領先。目前,汽車供應鏈大批創新成果涌現。三是在局部領先的同時,中國汽車供應鏈“缺芯少魂”的“短板”、“斷點”更加凸顯。目前,我國汽車芯片國產化率不足5%,MCU等核心芯片依然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整車操作系統基礎軟件解決方案仍未達成共識,尚未形成合力,亟需舉國之力。四是行業發展強烈呼吁新的生態。無論是整車還是供應鏈的轉型升級都急需新的生態提供動力。因此,耐得板凳冷,方能贏得補鏈強,苦干實干,強大的中國汽車供應鏈就一定可以煉成。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監 抄佩佩
會上,發布了《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報告(2021)》。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監抄佩佩對該報告做了詳細介紹。該報告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萬鑫銘聯合發布。這份報告匯集了行業最新研究成果,對指導行業發展極具現實意義。
零部件報告發布
同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還首次重磅發布了“2021中國汽車供應鏈優秀創新成果”。此次創新成果評審專家代表為獲推介項目者頒發了牌匾和證書。據了解,這些優秀成果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組織行業TOP10整車企業的研發院長們在全供應鏈創新成果中篩選出來的優秀代表,以地平線、華為、東軟睿馳等為代表的20項優秀創新成果脫穎而出,具有充分的典型性、先進性和權威性。
創新成果發布
這次評選不僅選出了優秀的供應鏈創新成果,而且直接實現了整零對接,為加速這些創新成果盡快轉化為整車競爭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還針對六大整車產業集群組織開展了創新成果整零面對面交流活動。第一場對接活動已于今年9月28日在廣汽研發院圓滿落幕。廣汽研究院、廣汽乘用車、廣汽埃安、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等廣汽系整車板塊全數參加,19家優秀零部件企業參加對接交流。活動受到參會各方的高度評價。據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還將陸續組織開展汽車供應鏈創新成果推介、創新成果展示、創新成果交流和投資銜接等系列交流活動,推進汽車供應鏈創新成果轉化落地。
重慶市兩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李潔
會上,重慶市兩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潔對重慶兩江新區產業投資環境進行了推介。重慶作為我國重要的汽車產業集群地,其汽車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達70%。對很多汽車供應鏈企業而言,這是一次尋求合作的難得機會。
圓桌對話
最后,圍繞當前汽車供應鏈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雙碳”背景下汽車供應鏈發展戰略與對策,以及汽車供應鏈如何實現融合創新發展等主題,舉行了“圓桌對話”。該對話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主持,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大勇、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萬鑫銘、德勤大中華區汽車行業主管合伙人周令坤、惠州市德賽西威股份有限公司車聯解決方案總監余學濤參與了現場對話。
2021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是全球汽車供應鏈領域的頂級盛會,包括1場大會論壇、7場主題論壇、3場重磅發布、1場成果展示和1場參觀考察活動,政、產、學、研、用等領域近百位業界大咖分享智慧與方案,數百家汽車供應鏈領域的主流企業與會,近百家國內外主流媒體進行現場和線上全程報道。
本屆汽車供應鏈大會其他主題論壇緊扣時代脈搏,實用性很強。10月15日和16日,將陸續舉行7場主題論壇,分別以“‘雙碳’目標下綠色汽車供應鏈新生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下的汽車供應鏈新機遇”、“數字化轉型,汽車產業鏈發展新動能”、“跨界創新,打造智慧車聯新體驗”、“汽車‘芯片自由’新進展”、“汽車材料新動態”和“線控底盤與傳統零部件新發展”等為主題。
據了解,“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每年舉辦一次,今年是第19屆,2020年在西安成功舉辦。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前身是具有17年歷史的“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暨高峰論壇”,2020年煥新升級為“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它與“中國汽車論壇”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傾力打造的兩大年度頂級行業盛會,具有極大的行業影響力和權威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鳴幽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zhanhui/15860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