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第七屆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再生暨二次電池回收與再生技術研討會在京隆重召開。作為一場成功舉辦了七年的行業盛會,本屆大會以“領跑”為主題,并頒出五項年度“領跑”大獎,旨在發揮主辦方中國電池聯盟、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專委會和優質企業的橋頭堡作用,引領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健康成長!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處處長王文遠,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原副巡視員、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秘書長黃建忠,生態環境部政研中心政策室副主任賈蕾,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家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紅梅,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冶金研究設計所所長王海北,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李麗,蘭州理工大學教授王大輝等政府領導、專家學者,以及東風集團、吉利汽車、比亞迪、山東知豆、贛州豪鵬、贛鋒循環、華友循環、格林美、邦普循環等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代表200多人匯聚一堂,共話回收大計。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原副巡視員、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秘書長黃建忠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原副巡視員、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秘書長黃建忠出席大會并致辭。
他表示:“當前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正步入一個重要的攻關階段。表現為三個關鍵點,第一,無論動力電池的設計生產,還是廢舊動力蓄電池的回收處置、綜合利用,都還處在一個扶持及規范發展的政策法規不斷完善的階段;第二,電池生產制造企業如何采用標準化、通用性及易拆解的產品結構設計,加強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第三,如何建立起以汽車整車生產企業為主體的生產者責任延伸的各種制度,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建立動力電池回收渠道。”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家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紅梅
在生產者責任延伸方面,主持生態環境部“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相關政策制定工作的中國環境科學院王紅梅有話要說。她指出,廢舊鉛酸電池的管理,目前主要還是集中于工業的危險廢物,對民用品的危險廢物管理還是比較薄弱。
她建議:“總體上要從國家層面建立一個統一的編碼規范,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系統,監管整個流向,最終打造生產回收再生之間的閉路循環,真正延伸污染責任至消費者,建立民用危險廢物管理新模式。”
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兩會代表提交了一批關于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建議和提案,工信部也出臺了相關的規范行業管理的部門規章,業內輿論把2018年看作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的“爆發年”。
對此,中國電池聯盟秘書長王超認為,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快速發展,符合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各方期待,但是還應從兩個角度重新審視行業趨勢。一是動力電池達到退役年限,逐漸擴大的市場剛需;二是“動力電池容量衰減至80%將面臨退役”等政策,倒逼動力電池企業布局和完善回收利用體系,帶動行業快速前進。
中國電池聯盟秘書長王超
以上兩個因素讓產業鏈上下游的相關企業從被動轉為主動,行業呈現出新氣象。值得欣慰的是,盡管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仍處于起步階段,行業已經有一批企業成為了先行者和領跑者,在技術路線、標準制定、回收模式等方面開始了積極探索。
為了樹立榜樣力量,引領行業健康發展,鼓勵企業持續創新實踐,大會組委會結合中國電池聯盟多次實地走訪調研,通過企業自薦、網絡投票、線下評分等方式評選出了一批兼具創新實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企業。
五項年度“領跑”大獎獲獎名單出爐。憑借包容和開放的心態、積累多年回收利用創新實踐的能力和甘當行業開路先鋒,山東知豆電池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贛州市豪鵬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業榮獲2017-2018年度“領跑之星”大獎。
此外,包括賽德美、世航國際、天齊鋰業、贛鋒循環、駱駝集團等企業均在獲獎名單之列,大會組委會希望這些企業能夠繼續開拓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事業,攜手共赴“綠色環保”的未來之約。
年度“領跑之星”頒獎現場
“最具投資價值企業”頒獎現場
“技術創新獎”頒獎現場
“模式創新獎”頒獎現場
“最具成長力企業”頒獎現場
附表:2017-2018年度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領跑獎”獲獎名單
“領跑之星”
山東知豆電池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贛州市豪鵬科技有限公司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最具投資價值企業
世航國際貨運代理股份有限公司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創新獎
哈爾濱巴特瑞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匠芯電池科技有限公司
模式創新獎
山東知豆電池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貴州中偉資源循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最具成長力企業
江西贛鋒循環科技有限公司
駱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賽德美資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電池聯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zhanhui/6714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