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迷奸一区,国产小仙女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app,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97精品 ,天天干天天骚天天色,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www.szjiaye.cn,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1. 首頁
  2. 資訊
  3. 政策
  4. 關于印發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關于印發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廣州市發改委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關部門、事業單位,各有關企業:

《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反映。

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

領導小組辦公室(代章)

2014年5月19日

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財政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展改革委關于支持北京 天津等城市或區域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確保完成《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3-2015年)》承諾的新能源汽車推廣任務,推動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進一步改善我市城市空氣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務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和《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有關要求,抓住國家和廣東省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以完成推廣應用任務為核心,以應用環境建設為突破口,立足我市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堅持市場運作和政策引導相結合,充分調動社會各方積極性,如期保質完成試點任務。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為契機,以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為核心,以新能源汽車整車為龍頭帶動產業鏈發展,不斷推進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體系、產業體系和應用配套服務體系建設,逐步把我市建設成技術水平居國內領先、產業鏈相對完整、產業規模較大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生產制造基地。

二、主要目標

完成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任務,建立配套的基礎設施網絡等服務體系,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政策體系,營造便捷的使用環境,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推動產業加快發展。

(一)完成1萬輛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

2013-2015年,我市推廣新能源汽車10000輛,其中:公交車2000輛,出租車1000輛,公務用車2000輛,環衛、郵政、物流等專用車1000輛,私人領域4000輛。

(二)構建網絡化、智能化綜合服務體系

2013-2015年,建設各類充電站105個、各類充電樁(機)9970個,初步構建網絡化的充電服務體系和智能化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形成保障基礎設施長期運營的體制機制,滿足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需要。

(三)營造良好的推廣應用政策環境

在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公共領域車輛運營、配套設施建設、交通使用環境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體系,形成良好的跨部門合作聯動機制,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為我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提供政策支撐。

(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到2015年,我市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配套產業的研發能力大幅提升,產品性價比明顯提高,生產能力初具規模,初步形成產品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體系,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普及奠定產業基礎。

三、工作原則

(一)統籌推進與集中解決

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專責工作組。綜合性工作和重大問題由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方案,報領導小組研究集體決策;各領域相關工作由專責工作組集中解決。

(二)政府與市場定位明確

進一步理清政府、市場在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中的定位,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杠桿作用,帶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繼續強化政府在財稅政策支持、基礎設施規劃及建設、應用環境優化等方面的推動和導向作用。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市場銷售和服務、配套充電設施運營、商業模式創新、商業投資及運作等領域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三)責權利明晰

建立清晰的責、權、利對等工作機制。明確任務分工,各牽頭單位根據任務要求組織編制年度工作計劃、工作經費及專項預算,經領導小組審議后組織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按季度進行督查。明確新能源汽車運營和維修保障等責任主體,形成合理的利益分享、風險共擔機制。

(四)市場開放

遵循國家統一要求,不單獨設立地方門檻和目錄。在公共服務領域嚴格實施公開招標,在私人用車領域全面放開市場。鼓勵技術成熟、性能可靠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及配套基礎設施在我市推廣應用。鼓勵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采取合資、合作及新型投融資模式,支持發展混合經濟體,加快產業整合,培育核心競爭力。

(五)分步實施

有計劃、分步驟、按規律地穩步推進各領域推廣應用工作。2014年的重點工作是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使用環境,上半年,制定出臺各領域具體的推廣應用工作方案和綜合性支持政策,啟動公交、出租等領域示范工作;超前部署社會公用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適時啟動公務車、專用車和私人用車等領域試點推廣工作。下半年,在總結經驗基礎上,逐步擴大各領域推廣規模,完成年度推廣目標。2015年進一步完善推廣應用環境,拓寬應用范圍和領域,完成推廣任務。

四、重點工作

(一)推進落實各領域推廣應用工作

明確公交、出租、公務、環衛、物流、郵政及私人用車等領域分節點推廣工作目標、產品支撐計劃、配套設施選址和建設計劃、推廣商業模式、運營管理及服務保障、經濟性分析和保障措施等,確保按計劃完成各領域的推廣應用工作。

(二)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服務工作

與城市總體發展規劃相銜接,研究制訂廣州市新能源汽車配套充電設施發展規劃。明確配套充電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管理主體及工作機制。按照適度超前、兼容互通的原則,確定分節點建設目標、規劃選址、技術及運營方案、經濟性分析、保障措施等,統籌推進網絡化配套基礎設施及智能化綜合性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體系。

(三)完善推廣應用政策保障體系

研究出臺鼓勵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若干政策措施。在資金保障、地方費減免、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管理、電價優惠、服務保障和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方面制定相應的政策,形成完善的配套政策體系,進一步優化應用環境。

(四)建立健全產業發展支撐體系

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化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車研發與產業化步伐。建立新能源汽車公共技術創新、檢測試驗平臺和標準體系,形成功能完備的產業公共服務體系。鼓勵企業加快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和企業標準體系建立,積極開展與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企業的戰略與技術合作。通過推廣應用逐漸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整車、關鍵零部件和配套設施生產企業,打造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五、具體工作及分工

(一)組織推進各領域推廣應用工作

各應用領域要充分結合車輛運行需求、產品支撐能力、基礎設施配套等因素,科學論證,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研究提出配套基礎設施選址計劃,加強組織實施,先行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擴大推廣規模。

1.組織開展公交領域推廣應用工作(市交委牽頭,市經貿委等配合)

結合公交車領域用車需求和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特點,分步實施,逐步開展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

2014年,以推廣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公交車為主,開展純電動公交車小規模試點,并明確車輛技術方案、推廣模式、基礎設施選址、運營管理及服務保障等。 2014年推廣應用新能源公交車900輛。2015年,通過穩步推廣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加大純電動公交車推廣力度,推廣應用新能源公交車1100輛。

實現運營線路安排與配套充電設施規劃建設有效銜接。對于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公交車,因地制宜,靈活配置運行線路與充電設施;對于純電動公交車,充分考慮公交路線終始站或公交夜間停車場實際情況,研究通過就地建設、新配套建設用地或企業自籌地塊等多種形式,推動純電動公交車充電站建設,并積極探索多種能源補給模式。

以原則上不增加公交運營單位綜合成本為前提,積極探索融資租賃等方式降低公交運營單位初始購置成本,通過制定合理充電價格、捆綁質保要求、給予營運補貼等方式降低運營成本。

2.組織開展出租領域推廣應用工作(市交委牽頭,市經貿委、有關區政府等配合)

按照出租車行駛路線不固定、運行時間分散、運行區域較廣泛等特點,選取性能可靠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逐步擴大新能源出租車推廣應用規模。

在花都、蘿崗、番禺、增城等有條件的區域先行開展推廣應用,逐步將運營范圍擴大到中心城區。通過運力指標安排等方式鼓勵新增或更新出租車使用新能源汽車。鼓勵組建新能源出租車專業運營公司,支持積極探索創新商業模式,努力實現運營的各方共贏。在2013年推廣應用新能源出租車100輛基礎上,2014年推廣應用300輛,2015年推廣應用600輛。

采取“分散慢充為主、快充為輔、網絡布局”的方式,配套建設基礎設施。按照1:1車樁比分散建設出租車專用交流充電樁,并配套建設一定數量社會公用充電樁和若干小型社會公用充電站作為補充(根據面積布置2-5個直流充電機),盡快形成新能源出租車配套基礎設施網絡化布局。

3. 組織開展公務用車領域推廣應用工作(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牽頭,市財政局、市政府辦公廳(小汽車定編辦)、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各區政府等配合)

根據國家公務用車改革相關指導精神,在公務用車領域逐步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研究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情況與部門、單位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相銜接,探索新能源汽車使用和管理的長效機制,逐步擴大市區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新能源汽車用車比例。

2014年,率先在國有企業試點開展新能源公務用車推廣應用,鼓勵組建新能源汽車租賃公司為公務活動提供租車服務。總結新能源公務車推廣工作經驗,研究通過租賃等模式擇機在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領域推廣。 2014年推廣應用新能源公務車580輛(其中,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用車380輛,國有企業用車200輛),2015年推廣應用1420輛(其中,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用車1120輛,國有企業用車300輛)。

做好公務用車配套充電設施規劃建設,保障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在市區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停車場,按照“一車一樁”的模式建設交流充電樁,并建設一定數量社會交流充電樁和小型社會充電站,滿足新能源公務車臨時補電需求。

4.組織開展環衛領域推廣應用工作(市城管委牽頭,市經貿委等配合)

結合廣州環衛工作實際需要,研究具體可行的車型選擇(如小型垃圾收運車等)及運營模式,先行在有條件的區域開展試點,再逐步擴大純電動環衛車應用規模及使用區域。2014年推廣應用純電動環衛車25輛,2015年推廣應用50輛。

根據環衛車輛運營需要,合理選擇充電設施類型,原則上按照“一車一樁”的比例,科學規劃充電設施布局。

積極探索垃圾發電為環衛車提供能源補給等環保理念和模式,推動環衛車輛的清潔化,并研究制定相關推廣措施。

5.組織開展郵政領域推廣應用工作(市郵政管理局牽頭,市經貿委等配合)

研究提出車輛選型及采購計劃,穩步推進郵政用車電動化。以EMS和郵件投送等業務車輛需求為突破口,2014年推廣應用純電動郵政車20輛,2015年推廣應用80輛。

以保障車輛使用方便性和安全性為前提,選擇經濟合理的充電方式。原則上按照“一車一樁”的比例,協調推進配套充電設施建設。

鼓勵引導在快遞用車領域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積極探索“融資租賃”、“整車租賃”、“裸車購買+電池租賃”等商業模式。

6.組織開展物流領域推廣應用工作(市交委牽頭,市經貿委、市公安局、市郵政管理局等配合)

大力推進城市物流車電動化。2014年,通過積極探索特許經營等方式和研究制定相關保障措施(如運營資質、市區通行權等),推動純電動物流車在市區內運營。2014年推廣應用純電動物流車225輛,2015年推廣應用600輛。

做好配套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注重與社會公共充電設施網絡的兼容互通,提高純電動物流車的充電便捷性,保障車輛正常運行。

7.組織開展私人領域推廣應用工作(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經貿委、市交委、有關區政府等配合)

全面開放新能源汽車私人購買市場,鼓勵技術成熟、性能可靠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進入廣州市場。鼓勵以企業為主體積極探索開展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以租代購、定向購買、網絡租售等新型商業模式。2014年,制定購車補貼、路權優先、使用費用減免等支持政策,開展一定數量的社會公用充電樁和小型社會公用充電站建設;先期依托重點車輛生產企業,在特定區域(如大學城、科學城等),以及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定向購買、分時租賃等模式開展試點,總結經驗后再逐步擴大推廣范圍,力爭在2014年底前完成1000輛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

不斷優化政策及使用環境,通過總結試點推廣經驗,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市民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逐步擴大推廣應用范圍和規模。爭取到2015年底,在私人領域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總數達到4000輛。

按照“樁隨車走、按需配置”原則,做好私人用車充電設施規劃建設。配套建設一定數量社會公用交流充電樁和小型社會公用充電站,保障新能源汽車使用需求。

(二)做好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工作

1.與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相銜接,統籌各領域車輛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按照“適度超前、兼容互通和保障需求”的原則,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制定充(換)電基礎設施總體規劃,明確基礎設施建設總體目標、思路和推進辦法,統籌協調各領域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市經貿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交委、市規劃局、市國土房管局、市城鄉建設委、市城管委、市郵政管理局、市國資委、廣州供電局、各區政府等配合)

2.建立有利于基礎設施長期有效運營的政策保障體系和工作機制。明確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申報流程和用電報裝流程。建立有利于基礎設施長期運營的充電收費價格和運營收費機制,引導市場建立投資收益可行的商業模式。研究在住宅區、商業區等配套建設一定比例充電設施的政策措施。(市經貿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物價局、廣州供電局等配合)

(三)制定出臺系列政策

1.完善推廣應用配套資金管理辦法。2014年制定出臺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配套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資金申報、下達及監督管理等相關事項和工作流程。對改善使用環境、研發和產業化、政策研究等工作給予財政資金支持。(市財政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配合)

2.安排地方配套資金,落實與國家、省財政資金的對接及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市財政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

3.引導金融與投資機構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融資需求。支持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和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市發展改革委、市金融辦牽頭)

4.不斷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2014年,在新能源汽車標識、停車通行、充電價格、注冊登記、路權優先及資金支持等方面制定一攬子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政策體系,保障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順利開展。(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經貿委、市交委、市公安局、市環保局等配合)

(四)加強運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

1.建立公共交通智能化綜合性管理平臺。在公共交通(包括公交、出租)領域率先建立運營安全監控管理平臺,做好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監控和數據采集。建立全社會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監測管理平臺。到2015年底,上路運行的公共交通電動汽車及充(換)電配套設施全部納入監控范圍。強化綜合性服務平臺能力建設,增加車輛故障求助、路況信息反饋和充電設施使用信息收集等功能。(市交委、廣州供電局牽頭,市公安局、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經貿委配合)

在此基礎上,研究探索通過整合各示范領域、各區、各運營單位的監控及管理資源,建立面向全社會的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綜合性服務平臺。(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各有關單位配合)

2.完善新能源汽車應急處理機制。2014年底前,在應急處理、故障處理、安全保障等方面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措施及相關規范,建立層級責任制。做好對故障車輛應急處理,做到及時反應、快速行動、妥善處理,確保各領域推廣車輛的運行安全。(市發展改革委、市交委、市國資委、市城管委、市郵政管理局牽頭,市公安局等配合)

3.構建可靠的服務保障體系。2014年,建立保障新能源汽車正常運行的管理制度。針對集中管理的運行車輛,由運營單位、整車生產企業和關鍵零部件配套企業共同建設完善新能源汽車維護保養體系。針對私人購買的車輛,依托各品牌汽車4S店和維修中心對車輛進行維修和保養。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要提供運營車輛動力總成系統全運營周期的維保方案,建立新能源汽車故障與維修信息數據庫。(市發展改革委、市交委、市國資委、市城管委、市郵政管理局牽頭,市公安局、廣汽集團、東風日產配合)

4.加強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跟蹤動力電池使用、衰減及回收利用等情況,研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相關流程、標準、補貼等事項。(市經貿委牽頭,市財政局、市環保局配合)

(五)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支持

1.加大技術研發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技術創新支持辦法,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資金支持力度,現有創新類資金向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傾斜,對相關企業申請的國家項目,按要求優先安排地方配套。(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牽頭,市財政局配合)

組織我市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高校、科研及檢測機構等組建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聯盟。(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經貿委、市質監局配合)

積極推動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與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高校、企業的戰略與技術合作。充分發揮產業投資、創業投資等基金的杠桿效應,鼓勵通過合資、合作等形式建立面向創新商業模式、面向完整產業鏈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經貿委、市外經貿局配合)

2.推進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建設。建設一批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項目,重點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產業化。(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經貿委、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

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實現產業化,支持我市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產品市場化,支持新能源汽車項目(包括整車、關鍵零配件)落戶我市。(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經貿委、市外經貿局配合)

加大研發和產業化力度,加快提升技術成熟、可市場化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供應能力;積極研究可規模推廣的配套商業模式。(廣汽集團、東風日產牽頭)

以廣汽集團、東風日產為龍頭,以建設省、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為契機,加強國際、國內合作,積極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產品,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集聚化發展。積極爭取建設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經貿委、市外經貿局配合)

3.健全標準及公共檢測服務體系。跟蹤國家和行業標準最新動態,結合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實際,進一步加強對新能源汽車整車、關鍵零部件和基礎設施技術標準的研究。不斷加強新能源汽車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健全檢測技術支撐體系。(市質監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經貿委、市交委、市城管委、廣州供電局、市郵政管理局等配合)

引導我市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單位充分運用國家公共服務平臺支持資金,促進我市新能源汽車檢驗檢測能力提升。(市外經貿局牽頭)

六、組織實施及保障

進一步優化組織保障體系,充分發揮領導小組在我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方面的組織協調作用。領導小組負責研究確定重大事項,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加強統籌管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共同開展相關工作。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定期督促、檢查各項重大工作;牽頭制定并推進實施綜合性政策。市財政局牽頭制定配套資金管理辦法。

在領導小組框架下,結合部門職能和推廣任務分工,設立若干專責工作組。其中,公共交通和物流領域專責工作組由市交委負責,公務和私人領域專責工作組由市發展改革委負責,環衛領域專責工作組由市城管委負責,郵政領域專責工作組由市郵政管理局負責,配套基礎設施專責工作組由市經貿委負責。

各專責工作組負責落實相關領域推廣應用工作,建立責權清晰的工作機制。相關領域的一般性事項由專責工作組統籌研究解決,重大綜合性事項由辦公室報領導小組集體研究決策。

充分發揮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的智囊作用,對政策制定、招標評審、管理實施、監督評估等相關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來源:廣州市發改委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zhengce/32186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58
  • 分享到:
發表評論
新聞推薦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天等县| 南川市| 福清市| 滨海县| 阜城县| 临沭县| 全南县| 双桥区| 嫩江县| 阳朔县| 龙南县| 琼中| 江山市| 宜州市| 连江县| 遵义市| 浦江县| 肥东县| 铁力市| 临夏市| 岫岩| 青田县| 大安市| 东城区| 健康| 宝坻区| 荥经县| 黄平县| 都江堰市| 铁岭县| 土默特左旗| 绥德县| 武安市| 邮箱| 杂多县| 都江堰市| 长乐市| 沭阳县| 阳山县|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