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帶動和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年1月30日鄭州市人民政府 鄭政〔2013〕8號公布)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現將《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帶動和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3—201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2013年1月30日
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帶動和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3—2015年)
為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車研發創新和產業化步伐,促進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大規模、做強品牌,將我市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鄭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全市現有新能源汽車相關生產企業14家,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少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混合動力客車、純電動客車,目前在新能源客車整車控制、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其中,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技術居國內外領先水平;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純電動多功能乘用車、純電動工程車,目前已掌握電動汽車控制系統關鍵技術和整車集成技術;海馬轎車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純電動轎車,目前已掌握整車動力系統匹配、整車控制系統(VCU)開發、整車安全設計等關鍵技術;河南千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改裝生產換電式純電動轎車為主,在電動汽車充換電成套設備、電池成組及維護技術等方面成效顯著;中航電動汽車(鄭州)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專用電機和驅動控制器的研發,其永磁同步電機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河南龍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河南森源鴻馬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等企業主要從事低速電動轎車或場地用車的研發和生產。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我市新能源汽車發展水平與國內外相當,都處于研發階段,沒有大規模市場化和產業化,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關鍵技術仍未取得突破,制造成本、使用成本高,而市場認可程度較低;二是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主要以公交車為主,且多數是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而在純電動出租車等領域仍是空白,私人購買也尚未實現突破;三是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不能滿足示范運營車輛運行的需要;四是新能源汽車掛牌難、上路難,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及產業化發展。
二、總體思路和發展方向
(一)總體思路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新能源汽車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圍繞建設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的總體要求,以完善充換電配套設施建設為基礎,以解決示范運營車輛牌照為前提,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領域;以發展純電動客車、純電動轎車、純電動專用車為重點,以整車制造和電池等關鍵技術研發為突破,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促進項目建設,全面提升鄭州市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力爭到2015年,將我市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生產基地。
(二)發展方向
鞏固擴大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在全國的市場占有份額,推進純電驅動(含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整車研發和產業化發展進程;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研發工作。
加大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研發和創新力度,力爭在動力電池研發、生產等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實現突破。
三、發展目標
(一)示范推廣目標
———到2015年,市內公交當年新增、更新車輛全部采用新能源客車,其中,純電動客車占20%以上;新能源客車占城際公交當年新增、更新車輛的50%以上;力爭全市新能源客車運營車輛新增3400輛,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2400輛,換電式純電動市內公交車600輛,換電式純電動城際公交車400輛。
———到2015年,市區新增純電動出租車300輛,其它每個縣(市)純電動出租車至少新增50輛以上;力爭全市純電動出租車運營車輛達到750輛。
———到2015年,公務用車、環衛車、警務巡邏車、公用工程車當年新增車輛力爭50%以上購買使用純電動汽車;重點景區觀光車輛力爭全部使用純電動汽車。到2015年,力爭全市新能源汽車使用量新增4500輛以上。
(二)產業發展目標
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到5萬輛,其中:新能源客車4萬輛,純電動專用車5000輛,純電動轎車5000輛;力爭2—3個新能源車型在全國市場占有份額中名列前茅;力爭在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制造和維護技術、電機驅動控制器技術、動力總成系統技術以及純電動客車、純電動轎車、純電動專用車的整車研發生產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四、重點工作
(一)加大示范運營推廣力度,擴大示范運營領域和范圍
1.新能源客車
———市內公交
2013年底前,在原增加500輛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的基礎上,增加600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同時投入100輛換電式純電動公交車進行運營。
2014年,新增、更新的公交車輛全部使用新能源客車,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800輛,換電式純電動公交車200輛。
2015年,新增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1000輛,換電式純電動公交車300輛。
到2015年,力爭全市新能源市內公交運營車輛新增3000輛,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2400輛,換電式純電動公交車600輛。
牽頭單位:市財政局
相關單位:市科技局、市公交公司
———城際公交
2013年底前開通鄭州至開封、鄭州至許昌純電動城際公交運營線路,投入換電式純電動客車50輛。
2014年,開通鄭州至新鄉純電動城際公交運營線路,開通鄭州至新鄭、新密、上街、滎陽等縣(市)的純電動城市公交運營線路,投入換電式純電動客車150輛。
2015年,開通鄭州至焦作、鄭州至洛陽純電動城際公交運營線路,開通鄭州至所有縣(市)的純電動城市公交運營線路,投入換電式純電動客車200輛。
到2015年,力爭全市換電式純電動城際(城市)公交運營車輛達到400輛,基本形成以鄭州為中心,覆蓋中原城市群的純電動城際公交運營網絡。
牽頭單位:市交通委
相關單位:市交運集團、市公交公司
2.新能源轎車
———出租車
2013年,選定中牟縣作為純電動出租車示范運營試點區域,以河南千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主組建純電動出租車公司,上半年投入30輛換電式三廂純電動轎車開展純電動出租車示范運營試點工作,力爭全年純電動出租車運營車輛達到50輛。
牽頭單位:中牟縣
相關單位:市公安局市
交通委制定專項優惠政策,鼓勵支持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海馬轎車有限公司等企業及社會力量組建純電動出租車公司,在固定區域開展純電動出租車示范運營試點工作;鼓勵市區新增或更新出租車輛采用純電動汽車,逐步在市區范圍推廣純電動出租車。
牽頭單位:市交通委
相關單位:市公安局,有關縣(市、區)
2014年,在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鄭州航空港區)、新鄭市、新密市、滎陽市、上街區等區域開展純電動出租車示范運營,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示范運營車輛不低于100輛,其他區域示范運營車輛不低于50輛。
2015年,在包括登封市、鞏義市的全市區域開展純電動出租車示范運營,每個區域示范運營車輛不低于50輛。
到2015年,市區新增純電動出租車300輛,全市純電動出租車示范運營車輛力爭達到750輛以上,純電動出租車覆蓋整個市域范圍。
牽頭單位:市交通委
相關單位:市公安局,有關縣(市、區)
———公務車
加大新能源汽車政府采購力度,由市及縣(市)區財政出資購買及更新的公務用車,按適當比例采購市產純電動汽車。
到2015年,公務用車當年新增的車輛,力爭50%以上購買使用市產純電動汽車。
牽頭單位:市財政局
相關單位:市公安局
———私家車
積極爭取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和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城市,力爭在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方面實現突破。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相關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公安局
3.新能源專用車
2013年起,市區內新增、更新的環衛車、警務巡邏車、公用工程車等,要逐步采用市產純電動汽車,力爭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占市區內當年新增、更新環衛車、警務巡邏車、公用工程車的比重達到50%以上;在少林寺等風景名勝區大力推廣新能源觀光旅游車,到2015年,力爭各主要風景區觀光旅游車全部采用市產純電動汽車。
牽頭單位:市城管局(環衛車)、市公安局(警務巡邏車)、市交通委(觀光旅游車)
相關單位:市城建委、市旅游局、有關縣(市、區)
4.解決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牌照問題公安部門研究制定我市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相關管理辦法,借鑒三門峽、新鄉等地市的經驗和做法,為參與示范運營的純電動出租車等車輛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確保相關車輛正常上路行駛;參照對鄭飛公司純電動汽車示范運營的管理模式,完善私人純電動汽車示范運營管理辦法,適當擴大市區私人純電動汽車示范運營數量,并延長其牌照有效期;借鑒山東省對低速電動汽車的管理經驗,探索管理辦法,采取相應管理措施,允許其在固定區域示范運營。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二)加強聯合攻關和技術合作,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支持我市整車企業和國內外知名電池、電機生產企業開展技術研發,提高整車控制技術和系統集成能力。
———探索推進我市新能源汽車骨干企業核心技術交流與整合的方法,實現資源共享,提升系統集成整體水平。
———從市科技研發費用中列出專項,每年確定2-3個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重點攻關項目,組織市內汽車生產企業與其他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研發機構進行聯合攻關,盡快突破技術瓶頸。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相關單位:市財政局、市工信委
———積極組織、引導我市新能源汽車骨干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制定相關技術標準,逐步建立完善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等方面的標準體系;鼓勵、引導我市新能源汽車骨干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申報籌建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爭取標準話語權。
牽頭單位:市質監局
相關單位:有關企業
(三)加快產業化項目建設,做大產業規模
———支持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建設項目,力爭到201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到3萬輛;
———支持海馬轎車有限公司A00級小型純電動汽車產業化項目和微客平臺純電動汽車開發和產業化建設項目,力爭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生產能力達到5000輛;
———支持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批量生產工程中心建設項目,力爭到2015年,純電動多功能乘用車、純電動工程車、E30/E30L小型純電動汽車生產能力達到5000輛;
———支持河南少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建設項目,力爭到201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到1萬輛;
———支持河南千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電動汽車產業化基地建設和純電動出租車示范運營項目,力爭到2015年,改裝生產換電式純電動汽車進行純電動出租車、公務用車、專用車等示范運營車輛突破500輛;
———支持中航電動汽車(鄭州)有限公司鄭飛高技術產業園中航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系統建設項目,力爭到2015年,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系統生產能力達到1萬臺套;
———支持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7研究所汽車電子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力爭到2015年,汽車電子套件生產能力達到25萬套;
———支持本地其它企業或外來企業投資建設技術先進、經濟合理、能夠進行產業化生產、商業化運作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并盡快形成規模;
———引進3—5家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制造項目,完善產業鏈條。
牽頭單位:市工信委
相關單位:市財政局、市科技局
(四)加快配套設施規劃建設,促進產業體系完善
借鑒國內其他城市新能源公交、純電動出租車的發展經驗,根據我市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的需要,結合鄭州市公交都市建設規劃實施方案、暢通鄭州白皮書實施情況和電力供應等情況,充分發揮省、市電力部門建設與服務的主體作用,盡快做好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樁)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按照適度超前、統一標準的原則,建設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樁),逐步健全完善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確保滿足新能源汽車運營需要。
牽頭單位:市供電公司
相關單位:市規劃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公交公司、有關縣(市、區)
2013年,將商都路充電站重新規劃成為以換電為主、充電為輔的一體化大型充換電站,在中牟縣規劃建設2座小型充換電站,結合公交場站位置新建一定數量充電樁,以同時滿足換電式純電動市內(城際)公交、插電式混合動力市內公交、純電動出租車試點區域充換電和配套服務的需要。
牽頭單位:鄭東新區管委會、中牟縣
相關單位:供電公司
2014年,在市區西部(高新區科學大道西四環附近)、南部(中原區航海西路附近)、北部(惠濟區天河路附近)和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分別規劃建設1座大型充換電站,同時,在新鄭市、新密市、滎陽市、上街區等區域規劃建設4座小型充換電站,結合公交場站新建一定數量充電樁。
牽頭單位:市供電公司
相關單位:市規劃局、市國土資源局、有關縣(市、區)
2015年,在鞏義市、登封市等縣(市)區及市區適當位置規劃建設6座小型充換電站,結合公交場站新建一定數量充電樁,基本形成覆蓋全市的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網絡和配套服務體系。
牽頭單位:市供電公司
相關單位:市規劃局、市國土資源局、有關縣(市、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協調推進市工業經濟科技和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各項工作,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協調整合各類資源,定期研究解決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和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推進辦公室具體負責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日常推進工作。
(二)強化目標管理,明確責任分工新能源汽車示范帶動和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各項目標和工作任務分解到相關單位和縣(市、區),相關縣(市、區)和單位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對目標完成負總責。相關縣(市、區)和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單位)詳細的工作方案,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確保任務落實到位。
(三)定期督查考核,確保任務完成市工業經濟科技和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督查考核辦法,建立健全督查考核獎懲機制,根據督查考核辦法,領導小組對相關縣(市、區)和單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涉及的示范運營、項目建設等各項考核指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考核,確保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四)落實扶持政策,加大財政支持認真落實鄭州市《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市財政每年設立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聯合攻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品牌宣傳等。對于引進新能源整車項目和關鍵零部件項目,市政府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利用產業引導資金給予大力支持。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zhengce/3616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