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補貼額度大幅縮水,真的讓新能源汽車企業再一次陷入困境,一籌莫展嗎?對于補貼退坡的問題,第一電動網作者采訪的多家新能源乘用車、客車、專用車企業,多數企業都表達了補貼額度下調超出預期,企業壓力很大,但是和政策未出臺前的憂慮和焦躁相比,新版補貼落地,他們表現出來的態度反而更加冷靜沉著。相比補貼額度下降更讓他們糾結的其實是地方補貼政策的出臺時間,因為只有中央和地方政策都明確了,他們才能真正開始制定相應的銷售政策。
1月6日,在萬幫新能源研究院組織的閉門研討會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為明表示,對于比亞迪來講“新版補貼政策中提到的技術要求,我們有一定的儲備,在第五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里,比亞迪有一款產品能拿到1.1倍補貼。但是,國家和地方按1:0.5的比例進行補貼,一輛續航里程為250公里的車相當于要減少4.4萬補貼,如果這4.4萬讓企業全部承擔,對企業的壓力非常大。” 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市場管理部副總監趙新智也表示,“2017年補貼比2016年減四萬塊錢任何一家企業都受不了,連比亞迪造電池起家的都覺得很大壓力,其他企業更覺得力不從心了?!?
但是,就在兩位企業領導表示補貼額度降低壓力大的同時,北汽新能源在官網發布了春節前不漲價的消息,同樣選擇自己承擔成本的企業還有吉利,也表示在1月份購買新能源車保持原價銷售。雖然,這兩家企業都設置了一個時間期限,可以推測的是,已在售的車輛不可能再漲價,新產品可能通過整個產業鏈的協商分攤成本。絕大多數企業不會把通過漲價的形式把成分攤到消費者身上,因為大家都明白,新能源汽車還沒有成熟到只靠產品就能打動消費者的水平。對于銷售定價的問題,北汽和吉利已經做出了表率,相信其他企業也會很快跟上。
“從新版的補貼來看,補貼政策越來越專業,越來越務實。我覺得不用關心補貼退多少,主機廠、相關企業一定有辦法,但是我關心它一定要早點出,不能等的時間很長,另外關心補貼的延續性。現在各城市地補沒有出來,地補出來各企業肯定馬上定價。”北汽特來電董事長楊曉偉這樣評價。對于地方補貼政策,從2016年來看,有很多城市的補貼政策下半年才發布補貼政策,有的城市甚至在12月份才發布,而新版補貼政策一出臺,這些千辛萬苦才出來的地方政策等于再一次被推倒。讓企業擔心的是,被推倒的地方政策還能不能重起、什么時候能重起、補貼額度是多少?這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像河北石家莊就明確表示不給地方補貼,而這對企業如何定價影響很大。
既然補貼退坡幅度企業面臨的壓力大,那么為什么車企不選擇退出新能源汽車產品?“即將發布實施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是關鍵,不發展新能源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實施的時候,就要面臨巨額的罰款。”一家專注于SUV的本土汽車企業這樣表示。
一面是新能源汽車積分壓力,一面是逐年退坡直至消失的補貼,在進退維谷的壓力下,企業的思路已經漸漸由如何獲取更高補貼向如何吸引更多消費者轉變了。“補貼退坡就是在逼企業自身造血,企業的產品力、渠道力、服務力這可能才是最終極的一個答案?!薄拔覀儜撜曈脩粜枨?,為什么低速車賣的這么好,它切中市場要害符合老百姓切身需求,關注用戶行為、用戶痛點是什么,我們只有掌握了這個痛點,才能引導客戶使用新能源汽車?!薄跋M升級、出行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從車輛的擁有者到使用者的變化,是汽車產業發展不可逆的趨勢,要充分關注這三方面。”應對補貼退坡,車企紛紛表達了以上的思考,而這些思考其實正是市場化競爭的思維。
經過一輪政策的調整,想必2017年新能源汽車企業還要經歷一段時間苦日子,但是任何產業都是經歷過艱苦的日子之后才有可能針對產業本身脫胎換骨,新版的補貼政策旨在扶大扶強,一些進入行業之初就抱著觀望態度的企業可以提前退場了,沒有資金實力和技術實力的小企業恐怕這一年會更艱難,能活下來的就鳳凰浴火,不能活下來的只能成為海浪拍打激蕩起的浪花,風停了也隨之消失在神秘的大海中。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的競爭開始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肖瑩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zhengce/48296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