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未來一個月內,蔚來汽車、美團點評和騰訊音樂這三家中國科技公司將陸續登陸境外資本市場。這也意味著,其市場需求將接受考驗。
你會很容易地看出這三家公司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背后的大金主都是騰訊。
然而,在英國《金融時報》看來,無論是路演還是正式掛牌交易,現在都是一個“糟糕的時刻”。
(美國和香港)股市正受到來自全球貿易摩擦、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監管風險上升的沖擊,中國科技公司的燒錢傾向也讓投資者感到日益不安。
考慮到蔚來汽車將于9月12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美團點評將于9月20日登陸港交所,“下周將是對市場的考驗,真是有趣的星期。”報道援引一位銀行家稱。
資本寒冬?
中國科技企業此時掛牌上市,無疑是冒著很大風險。
今年恒生指數已從年初34000點跌到27000點附近,處于下降通道,美股雖然創出了史上最長牛市,但很多分析人士認為這與上市公司股票回購潮密切相關,且隨著點位進一步走高,關于“牛市或已步入尾聲”的判斷也越來越多。
從全球范圍來看,據媒體“市界”的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8日,今年共有21家內地獨角獸企業上市,其中美股6家,港股11家,A股4家。其中,已有10家股價破發,相較于發行價最高跌幅達98.6%。
在一衣帶水的香港股市,今年的絕大多數新股慘遭破發,破發率高達八成以上;在遠隔重洋的美國股市,在標普500指數頻創新高、美國科技股漲勢如虹之際,中概股卻出現了“退燒”跡象,知名個股紛紛重挫。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今年共計151家企業在港交所上市,其中,多達125家企業的股價跌破IPO發行價,破發率高達83%。在這其中,不乏小米集團等知名內地科技公司,當初小米也僅獲得9.5倍超額認購。
與持續上漲的美國科技股相比,中概股中的科技股表現令人扼腕嘆息。華爾街日報稱,以平均漲跌幅來看,中國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今年跌了5%左右,而美國FAANG(Facebook、亞馬遜、蘋果公司、奈飛、谷歌)漲了38%。
阿里巴巴股價過去兩個月跌去近20%,京東集團今年以來跌了三成多。百度股價自5月以來跌超20%。網易在8月30日當天因網絡游戲新規重挫逾7%。
基本面令人擔憂
騰訊系公司幾乎同時上市,這種景象頗為罕見。不過,不幸的個股各有各的不幸,投資者對三家公司都抱有基本面上的憂慮。
蔚來汽車和美團點評一直在燒錢,前者過去兩年凈虧損合計超過100億元,后者過去三年未調整凈虧損合計高達350億。
與競爭對手特斯拉一樣,外界對于蔚來汽車的量產交付能力和大規模燒錢的質疑未曾間斷。該公司只完成了4輪融資便著手IPO,被外界一致解讀為極度缺錢。盡管蔚來汽車8月的交付量是此前兩月的將近兩倍,但ES8車型續航里程大幅縮水,產能和交付計劃也令人失望。
除了燒錢之外,美團點評在業務領域也引人擔心。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美團的各項關鍵業務都面臨強敵的競爭。在外賣領域,美團與阿里巴巴集團支持的餓了么競爭,在打車領域與滴滴出行競爭,在支付領域與其投資方騰訊控股公司競爭。
相比之下,“嫡系”騰訊音樂表現出色,其在2016年重組的當年就已實現了接近6億的凈利潤,去年更超過18.8億元。然而,騰訊音樂正面臨轉換付費用戶的挑戰。華爾街日報稱,盡管騰訊音樂擁有約7億用戶,但付費用戶僅占2%-3%,僅有1400萬到2100萬人。因為多數內地用戶還是習慣于享受免費音樂。
或許,它們也意識到了上市之后可能面臨的風險。美團點評的估值從最早媒體報道的600億美元縮水為目前的450億美元至550億美元。蔚來汽車的最高IPO募集資金從之前遞交的招股書中的18億美元削減至15.18億美元。
“在這種市場中的人顯然正抱有相對保守的立場。”金融時報引述一位科技產業銀行家的話稱。
蔚來汽車估值或超80億美元,騰訊音樂的估值在300億美元左右。美團點評已啟動香港預路演,計劃至少融資40億美元,有可能成為繼小米之后第二家同股不同權的公司。IFR報道稱,騰訊音樂計劃10月登陸紐交所,IPO規模約30-40億美元。
騰訊持有15.2%的蔚來汽車股份,僅次于公司創始人李斌;騰訊是美團點評的最大股東,占股20.1%;騰訊為騰訊音樂最大股東,持股比例62.42%。
來源:華爾街見聞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ziben/76223
以上內容轉載自華爾街見聞,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