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23號,北京下雨,杭州、湖州也下雨,我飛了1100公里,也躲不過。5月間,VELITE 5首評是我,本次長途試駕還是我,VELITE 5也躲不過我。
欲知VELITE 5車型詳細試駕可點擊:用燃油指標也值得買 試駕VELITE 5增程混動車型
兩廂誰也躲不了誰,相處的時間則長,令我對VELITE 5有更深的體驗感受,以至于以下內容,權可作為,我置身為VELITE 5新車主的200公里初駕角色,寫出的一篇“車主”新車帖。
4
VELITE 5在上市之初宣傳得很智能,可以和一間屋子及其屋內的所有電器設備進行互聯,遠程控制他們的開啟,運作。在“安吉星”APP中能找到智能家居界面,然而,當要添加設備的時候,我不知道家中的什么設備能夠和它互聯——原因很簡單,這世界上尚僅有一個品牌的一款空調具有與其互聯功能。
互聯家庭設備什么的也不重要,畢竟我如果要買,也買的是一輛插電式增程汽車,所以,一位新車主新提的車,應該更有興趣去充飽電,山間市里的道路上遛一遛。
當然,這些車輛狀況、充電模式在車機上同樣可以看到和操作,由于VELITE 5只支持慢充,所以我需要提前規劃好充電時間,不過話說回來,即便現在顯示是0%電量(系統會主動留存10%以上的電量,所以僅僅是顯示上的0%),只要油箱有油,我依然可以從容出行,一箱油可以滿足600km續航應是沒問題。
不管怎樣,我還是充滿了電池,因為這款車最佳的駕駛模式是EV模式,也是別克在打造這輛車時的側重設計理念。
VELITE 5主打增程概念弱化插電,道理正在于此。在EV模式下,無論起步、低速還是高速狀態,就算地板油該車也不會啟動發動機,這與市面上的插混車型不同,VELITE 5鼓勵和引導用戶使用純電出行,發動機的設計僅是方便長途駕駛,不為用戶帶來里程焦慮而設計。
以至于即便在電池顯示電量掉到0%或在鎖定模式時,啟動的發動機也不會為電池充滿電。發動機為電池充電的效率太低,不符合其整車環保節能理念。
116km的純電續航足以支撐我兩天上下班的里程需求,但是,在本次長途試駕活動中,我從機場開到酒店的路程大部分是高速路段,且足有105km,更符合實際使用的駕駛場景是開啟鎖定模式,讓1.5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介入工作。
在來時的路上,由于與其他車配合拍照,并沒有淋漓暢快地隨性駕駛,時速時而60km/h,時而80km/h,偶爾100km/h往上,急加速倒是實驗了一把,在鎖定模式(也就是發動機介入模式,電機少部分參與),差不多是從40km/h加速到140km/h,加速過程前段有明顯推背感,中后段并沒有出現疲軟無力感,加速柔順線性,在到達140km/h時速情況下,仍有信心更快(該車極速160km/h)。
該車并不賁張你的熱血,甚至發動機響應有些緩慢,不混蛋很斯文,這又扣上別克工程師的技術理念:能耗利用最大化,急加速急減速的能耗配合顯然違背更加節能初衷。
截止此時,行駛80km(后一小段由同車媒體老師駕駛),重復首次試駕就感覺出的問題:剎車偏軟,不能給你減速感受上的堅決感,仍是柔順、斯文,這在體驗上建議廠家改進,但是,也沒有您想象中的不中用,在后面有故事交代。
行程一半,可說是對該車小試牛刀,后半段特別體現VELITE 5的操控、加速、剎車等性能水平,在分享之前,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該車的核心部件運行特點。
1、在插混車型中算得上大容量的18kWh電池組,夾96個溫度控制器,可均勻調控192個電芯溫度,始終維持電池在20-30℃良好工作溫度下,達到純電續航116km之余,保證電池壽命及使用效率得到較大化提高;
2、EVT電控無級變速箱集成TPIM電控模塊,使得發動機、電機、離合器之間傳輸信號時間更快,配合更好,表現在駕駛上也就更平順無頓挫。其動力分流技術使得發動機擁有直接輸出動力的路徑及更有效的制動能量回收(可能就是剎車軟的原因)等;
3、1.5L自然吸氣直噴發動機,擁有外部冷卻+內部循環EGR系統,其角色定位為輔助增程,最大功率78kW,最大扭矩138N·m;
4、三者的良好整合,統稱EREV增程型電驅技術,它以多達10種以上的油電配合工作模式,使行駛品質順暢(平順有余暴力不足),使EV模式優先為核心驅動理念的節能目標實現。
好了,枯燥的理論解釋完畢,繼續回到咱們的駕駛感受環節——雨中市區+高速120km。
雖然一早上湖州的安吉就下起中雨,但我還是抱著拍片、試車兩不耽誤的決定,先往拍攝地點奔馳,再去機場返京。
雨天路上濕滑,但無論轉彎還是加速,都足夠令人安心,剎車嘛,我已足夠小心和適應,還好沒追尾。
然而在導航過程中,無論是車載的還是連接蘋果的CarPlay,都不好用。以前嫌手機版高德地圖語音提示太貧,煩人,現在才知道導航太沉默也是災難,你得時不時的低頭去看屏幕,該轉彎還是直行,更勞神且危險。
一片竹林景色的拍攝完畢,開始啟程上高速奔向110公里外的蕭山機場,前文留扣兒的故事也就在這段路上發生了。
雨天,尤其是降雨量比較大的時候,在高速上開過車的朋友一定知道,車輛帶起的水霧很大,你如果跟在一輛車后面,基本上有種一路吃水屁的感覺,遇到大貨車——那就是籠罩全車的水屁。
吃水屁也就罷了,問題是前車很可能由于水霧太濃,根本看不見后面來車,等于是前后視野均不佳。
我就不巧趕上了時速不低于100km/h的大貨車大概沒看到VELITE 5的存在,強行并線,當時的我駕駛VELITE 5速度挺快,120km/h時速左右,見狀一驚,剎車軟,路面滑,速度快,弄不好吾命休矣!副駕的別克工作人員大概都來不及胸前畫十字祈禱上帝。
一腳跺死剎車等于玩命,大力點剎握住方向盤不動是王道,但當時的我還沒那么絕望,讓全車人來個鐘擺震蕩,于是長按車笛以示前車警醒,并深踩剎車2/3,輕撥方向盤稍微躲閃貨車車尾,VELITE 5不負所望,平穩降速,無打滑現象,待貨車并道完畢,撥道2/3油門加速超過。
你說VELITE 5的剎車偏軟,但還是圓滿完成緊急情況下的安全任務,不得不說還算靠譜,不然您現在看的一定不是這篇文章,而是一則事故新聞。
此后進入杭州市區高架,又上機場高速,一路順利無話。長途駕駛臀、腰、頸、臂并無明顯酸痛不適,唯有后排乘坐的媒體老師吐槽座椅夾角過小,略有不適,此處我再補一刀,后排空間由于溜背造型設計和T型電池布局設計,頭部局促,乘三人更加局促。
邦點評:200km長途試駕下來,滿打滿算連續開了5個小時,導航充電等相應實用功能有所體驗,下面結合售價和沒有提及的內容總結一番。
1、VELITE 5廠家補貼后售價為22.98-25.98萬,秦100補貼后售價18.59萬,有人說價貴,部分同意,但這里邊有品牌溢價有個人認為更優秀的核心技術,不是說貴得沒道理;
2、VELITE 5駕駛最大特點是平順、舒服,提速一如電動車的猛卻不愣猛,高速動力輸出給力,遠超純電動車體驗,且油電動力輸出配合明顯優于目前在售插混車型。轉向沉穩不似絕大部分純電動及插混的輕飄。懸掛偏硬。座椅包裹性尚可,后排空間及座椅舒適度有待提高;
3、安吉星APP亟待精簡功能,從業互聯網多年,深知堆積功能對一款APP產品基本無益,一個實現程度不極致的功能反而影響用戶使用體驗,造成對產品的認知模糊;
4、剎車偏軟,需要時間適應,會改造一個人的駕駛習慣,也許熟悉的你會逐漸淡忘這項不足;
5、沒天窗,這個價位應該給配上;
6、很多主被動安全配置較全,如標配10安全氣囊,LKA車道保持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FDI前車距離提示+ACC自適應巡航系統等;
7、導航系統仍需完善,特別不適應,結合第三點問題,可見別克在軟件的產品設計及交互體驗方面有很大改進空間;
8、主要面向上海市場,其合作聯網充電樁就主要在上海地區,結合上海本地新能源汽車購買政策,如能買到,插電增程理念將給車主帶來較方便且經濟實惠的用車體驗。
來源:電動邦
作者:海森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pingce/54479
以上內容轉載自電動邦,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