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汽(000951.SZ)的業績表現終于在2023年實現“逆襲”。3月25日晚,中國重汽發布的2023年年報顯示,2023年中國重汽實現營業收入420.7億元,同比增長45.96%,歸母凈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405.52%。2023年中國重汽累計實現重卡銷售12.8萬輛,同比上升32.8%。 對于銷量增長的原因,中國重汽在年報中稱,2023年,受宏觀政策顯效發力,物流重卡需求回升,特別是燃氣重卡需求旺盛,同時疊加出口的強勁勢頭,重卡行業銷量同比增速明顯。 據中汽協數據,2023年國內重卡銷售約91.1萬輛,同比增長35.6%。其中,重卡出口銷售27.6萬輛,同比增長58.1%。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有我國重型汽車工業搖籃之稱,中國重汽是其旗下的重型車整車生產銷售龍頭企業,目前擁有“黃河”、“豪沃(HOWO)”等品牌及系列車型,是我國卡車行業驅動形式及噸位覆蓋較全的重型汽車生產企業,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重型卡車制造基地之一。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時代周報記者,2023年中國重汽加大了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力度,推出了多款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車型,提升了品牌競爭力。 中國重汽方面表示,公司通過不斷優化產品組合,打造爆款產品。在480馬力-550馬力的中長途市場,打造了低自重、平地板、高舒適的爆款產品。在480馬力以下的中短途市場,通過策劃TX7牽引車產品統型,實現降本全面替代NX,優化了中寬體產品品種,聚焦主打TX7,打造了TX7牽引車爆款產品。 此外,中國重汽還將加強內部管理,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或將進一步增厚利潤。 年報顯示,2024年,中國重汽將全面提高生產組織效率,將萊蕪綠色智造工廠作為生產系統產能提升的焦點,憑借其智能制造生產線、產品工藝水平以及數字化“燈塔工廠”,通過各項投入優化和措施管控,合理排產、精準排產,實現生產效率、管理效率、人員效率的提升。 不過,在銷量、歸母凈利潤大幅增長背后,中國重汽的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進度開始放緩。 2020年9月,中國重汽發布公告稱,擬募資不超過70億元(含本數)用于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等項目,其中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擬投入47億元。 據年報,從2020年9月項目披露至今,中國重汽的新能源重卡項目累計投入約43.1億元,項目進度為70.49%。 中國重汽方面指出,公司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為公司遷建現有重型卡車產能項目。由于該項目整體工程量較大,項目所需設備采購周期長,同時受國內綜合因素影響,導致項目整體進度有所放緩。公司將結合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并根據項目建設進度,持續開展相關工作。 對于上述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的具體進展,中國重汽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該項目資金于2021年募集到位,相關進展以年報公布的信息為準。 江瀚分析稱,中國重汽新能源重卡項目進度放緩的原因可能有多種,一方面,新能源重卡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和不確定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攻關和試驗驗證。另一方面,中國重汽可能在項目規劃和執行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具體問題,如供應鏈管理、市場推廣等方面的挑戰,導致項目進度受到影響。 更重要的是,中國重汽在加快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仍然面臨挑戰。首先,新能源重卡技術仍處于不斷發展和完善階段,公司需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掌握核心技術,提升產品性能和可靠性;其次,新能源重卡市場尚處于培育期,市場接受度和滲透率有待提高,公司需要加大市場推廣力度,拓展銷售渠道。 此外,在江瀚看來,新能源重卡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也是關鍵,公司需要加強與供應商、經銷商等合作伙伴的溝通與協作,共同推動新能源重卡產業的健康發展。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系本網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時代周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224170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時代周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