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新能源Aion LX,4月上海車展正式亮相,經過一個多月的預售,這一款中國版Model Y 的自主豪華SUV,正式宣布上市。
從硬件方面來看,Aion LX 已經具備了與純電智能SUV的代言人特斯拉一爭高低的實力。只是,僅僅是硬件的堆砌,未免落后于時代的發展了。
在歷經十余年發展的特斯拉智能系統面前,剛剛發布的ADiGO智能系統能否有所作為,廣汽新能源說了不算,只待交付之后用戶的真實體驗了。
作為一款國產自主旗艦純電豪華SUV,Aion LX 亮點還是滿滿的有:
1.定位豪華智能超跑SUV,鋼鋁混合車身,百公里加速最快3.9秒。
2.專屬純電平臺2.0,A4L相當的軸距2920mm,最長續航里程達到650公里。
3.全系標配ADiGO智能物聯系統,除最低配之外配備L3級自動駕駛系統。
4.新車推出四個配置,兩驅和四驅兩個版本,提供豐富的原廠定制。
新車五個車型的續航里程和正式售價如下:
Aion LX 60:續航503公里,補貼后售價:24.96萬元。
Aion LX 70:續航520公里,補貼后售價:25.96萬元。
Aion LX 80:續航650公里,補貼后售價:27.96萬元。
Aion LX 80D:續航600公里,補貼后售價:29.96萬元。
Aion LX 80D MAX:續航600公里,補貼后售價:34.96萬元。
在電動汽車領域,繞不開的一個名字就是特斯拉。不管是蔚來還是小鵬,我們都能夠找到濃濃的特斯拉風格,廣汽新能源也同樣如此。
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從北汽、奇瑞的低端“油改電”A0級汽車,跨入到造車新勢力百花齊放的時代,在這期間,傳統制造和智能電動的最佳結合,或許只有比亞迪一家。
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豐田和大眾等跨國車企,廣汽和吉利等自主頭部企業都陸續發布了全新的新能源汽車。
廣汽作為近幾年涌現的黑馬造車車企,年產能剛剛實現了百萬輛級別,在電動汽車的進展卻遠遠落后于同行。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在電動汽車補貼退出和全面競爭時刻,廣汽集團單獨設立了廣汽新能源公司,專注于電動汽車,成為廣汽集團的未來重要支撐。
打造了全新的智能電動汽車專屬工廠,第二代純電動汽車專屬平臺,與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寧德時代建設兩家工廠,打造如祺出行網約車車隊。
從首款中高級純電動轎車Aion S 開始,廣汽新能源計劃每年向市場推出兩款新車。如果說Aion S 致力于成為中國版Model 3,那么今天正式上市的Aion LX 就是要成為中國版Model Y。
根據廣汽集團公布信息,規劃中的A26車型是Aion S,A12車型是Aion LX。在2020年,至少有A18和A20兩款新車上市,總投資分別為5.80億元和6.5008億元。
從商標局官網可以查到,廣汽新能源注冊了S、X、T 的三個汽車品類,如果說S 是轎車車型,X 是SUV 車型,那么T 有望就是MPV 車型或者跨界車。
在三個品類前方分別以空白、E、L、Q 作為區分,這里就已經有S/ES/LS/QS,X/EX/LX/QX,T/ET/LT/QT 總共12款車型,具體有待廣汽新能源通過新車來說明。
廣汽新能源的首款純電動轎車Aion S 公布以來可謂是新聞不斷,各種行業領先和第一,各種秒殺競爭對手,各種創新,簡直就是汽車未來的代表。
廣汽新能源清楚地認識到私人零售市場的艱難,關注電動汽車應用最為現實可能的網約車等商業運營市場,最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年度銷量目標。
如果說燃油轎車市場從來就不是自主品牌的天下,那么純電動轎車在政策的扶持之下,成為了自主品牌的天下。
經歷了一年多的摸爬滾打,Aion S 讓廣汽新能源清晰地了解到電動汽車制造和銷售的真實面貌,這將為Aion LX 提供一個堅實和明確的方向。
在具有先發優勢的比亞迪秦Pro EV 以及同時間發布的吉利幾何A 面前,Aion S 可謂是頂住了重重壓力,實現了電動汽車產銷量和品牌上的突破。
Aion LX 和Aion S 共線生產,同平臺之下零部件共通化,隨著產量的爬升,將有利于制造成本的遞減,從而向市場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如果說中高級純電轎車市場的參與者和競爭對手并不多,那么純電SUV的競爭從一開始擁有了眾多參與者。
在豪華SUV方面,有蔚來ES8和ES6,再接下來有上汽榮威Marvel X 以及比亞迪的唐EV 和宋Pro EV;經濟型純電SUV 就更是多如牛毛了,比如小鵬G3、威馬EX5等等。
比亞迪的唐EV 和宋Pro EV 可謂是純電SUV的佼佼者,上汽榮威Marvel X 則似乎很少聽到,在路上更是難得一見。
小鵬G3 和威馬EX5 在驗證私人零售市場有限體量之后,開始進入網約車市場。全鋁車身和空氣懸架的蔚來豪華SUV市場畢竟體量非常有限,在年底還有理想ONE、愛馳U5等新車正式上市。
沒有了Aion S 的所依賴的商業運營市場,Aion LX 必須直面電動汽車最為現實的私人零售市場。
不管電動汽車與生俱來的尷尬,還是自主品牌高端化,這兩個問題都不簡單,也不是一兩天、兩三個車型就能夠解決。
可喜的是,對于特斯拉車主、蔚來車主和比亞迪車主來說,電動汽車的日常使用已經不再是問題,一切僅僅是習慣的問題,這些先鋒用戶的示范讓電動汽車普及逐漸成為可能。
自主品牌高端化的歷史難題,或許就并沒有這么容易了,豪華的設計遠遠不夠。放眼望過去,也只有吉利領克、廣汽GS8 等極少數成功者。
蔚來的超豪華服務和售后體系、全鋁車身、空氣懸掛、可換電是成功的保證;比亞迪王朝系列汽車名聲在外,一車三動力和自產三電系統將電動汽車成本拉到最低。
對于廣汽新能源來說,自主傳統車企的首個純電平臺,是傳統造車和智能電動的全面有機結合,而廣汽品牌的高定位也已經初步得到市場的初步。
且看看Aion LX 在硬實力實現領先超越之后,作為軟實力集大成者的ADiGO智能系統將見證廣汽新能源能否實現蛻變。
手握Aion S 和Aion LX 的廣汽新能源能否后來居上?就汽車本身而言,已經成功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一個是智能系統的表現,一個售后服務質量。
三者缺一不可,一切留待市場來判斷和選擇吧,這是真刀真槍,直面慘烈的時刻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126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