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2019全球未來出行大會”在浙江省德清縣拉開帷幕。本次大會匯聚了來自全球主要國家政府部門、出行行業專家、企業界高管齊聚一堂。大會以迎接出行革命為主題,在全球視野下共同探討未來出行產業發展變革,研判未來出行產業發展的趨勢,對于促進跨界合作,共建未來出行服務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從全球來看,綠色共享出行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在這個領域,我國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客觀來講,出行變革是個巨大的、復雜的社會工程,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其商業模式,還是運行方式、服務和產品技術,包括政府的監管等,還存在很多問題要研究和解決,特別需要政、產、學、研進行協同,創造良好的共享出行環境。
技術+產業變革
催生“馬路革命”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趨勢,不僅深刻影響著汽車產業的發展,也逐步加速了出行領域的變革。
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飛表示,在這一輪產業革命和技術革命的驅動下,全球出行領域正在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綠色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跨界融合發展正在重塑出行產業和出行方式,一場“馬路革命”呼之欲出。
今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下稱《綱要》),描述了新時代交通運輸發展的宏偉藍圖。《綱要》聚焦出行服務,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
其中,123出行交通圈主要指的是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和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司長徐亞華表示,目前信息技術正在與交通運輸加速融合,出行行業已經出現了幾大明顯變化:
出行服務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北京、上海、杭州等14個城市的出行綜合服務能力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同時,出行服務的結構也得到了優化,軌道交通、共享單車等,豐富了用戶的出行方式;
此外,出行服務的結構也更加多元,互聯網平臺催生了網約車、共享單車、定制客運、分時租賃等,而新能源汽車的加快推廣應用,也讓城市的出行方式變得更加低碳綠色。
徐亞華透露道,建設交通強國已經為出行服務明確了戰略方向,未來無論是通勤出行,還是城鄉出行、跨區域出行的服務系統都將得到重塑。
出行革命帶來
新任務和新挑戰
“迎接這場出行革命,我們將面臨很多新任務和要求。”馮飛認為,這些任務具體會體現在三個層面:
一是技術層面,智能網聯、車路協同等技術將實現多元化發展,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將開始商業化試點示范;
其次是產業層面,無縫式出行的需求將重塑未來出行產業各參與主體的關系,企業之間乃至國與國之間的合作相融共贏變得越來越重要;
最后是監管方面,如何引導出行產業實現健康良性發展,如何應對自動駕駛的治理和監管等,將成為擺在政府面前的一大考驗。
在他看來,當前出行產業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誰能在這輪發展熱潮中搶得先機,就有可能占據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實際上,目前針對出行領域的探索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世界經濟論壇未來交通及出行平臺負責人Christoph Wolff認為,中國處于推進未來出行變革的前沿,在很多方面都是在引領未來的。
盡管如此,就目前的中國的出行生態,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協調司處長吳衛表示,目前,我們在出行上的供給還是不充分的、不平衡的、不協調的、不高效的,可能要想達到一個理想的、革命性的、現代化的出行方式,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他也補充道,中國擁有最大規模的汽車產業基礎和目前處于領先世界其他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再加上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積累,尤其是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下,是非常有優勢進行出行變革的,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必然能夠承擔起一個引領者的角色。
共享經濟將成趨勢
產業分工將發生變化
當前,交通擁堵問題是城市發展的一大頑疾,也是出行革命需要重點破解的難題。數據顯示,北京每年交通擁堵等造成的損失約占GDP的5%,高達數千億。另外,由于交通問題引發的環境、傷亡、糾紛等也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幸福感。
陳清泰認為,近年來,由于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移動互聯網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共享經濟的活力得到了釋放,而共享出行是社會需求最為迫切、行業成熟度較高、規模最大、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個領域,它不僅正在改變著未來的出行,還將對汽車產業的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據了解,目前包括豐田、寶馬等汽車產業的巨頭已經紛紛布局出行行業,并宣稱自己要向出行服務公司轉型。
事實上,所謂的共享經濟,就是指在不增加或者少增加總體資源消耗的前提下,借助技術的手段,利用閑置和低效資源的一種經濟活動。
陳清泰認為,發展共享出行,不僅可以逐漸改善交通擁堵,還可以促進出行領域向更加低碳化、高效化的趨勢發展。
據了解,2018年,僅滴滴打車就在全國400多個城市為用戶提供了100多億次出行服務,平均每天高達3000多萬次,且目前仍保持著每年兩位數的增長。與此同時,共享汽車也在以不同的方式滿足著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陳清泰認為,共享出行已經成為我國很多城市交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顯現出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全球出行的變革不僅促進了共享經濟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行業內固有的分工和角色。
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表示,隨著自動駕駛的逐漸成熟,行業內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數據服務商,產業內的分工會逐漸發生變化,而且這種趨勢將越來越明顯。
騰訊公司副總裁鐘翔平則認為,盡管產業內會出現新的角色,分工較之于以往會有不同。但由于汽車產業的鏈條非常長,也很細分,要想實現出行領域的全方位、生態化變革,還是需要各方的共建,共同發揮能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189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