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前幾天打滴滴車遇見的真實故事。
一個是我出差廣州看車展打車出門時的故事,坐的車是北汽新能源汽車;
我打車的習慣愛跟司機嘮叨,了解他們的平臺、出行、休息、費用、收入、吃飯等等,觀察室內干凈、味道、服務態度等。
這次打車也不例外。而且這次聊得都是新能源汽車的關注。跟老司機聊新源汽車,尤其這類行業的服務人員聊,應該算是不錯的參考哦。
故事1 : 陳生,做新能源車主,有滿滿的幸福感。
11月22日早上,打車出發朋友家一起駕車去廣州。
從百度地圖下的快車單,是一臺新能源汽車,正好是我住的小區出來的快車,所以也自帶了一種親切友好。
這么巧,我正有此意想了解下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情況,然后就跟司機師傅一路侃聊了起來。當然我沒透露我曾干汽車行業的,聊天很輕松。
我大致概括下陳生用車的基本狀況:
車型:北汽EC180
車價:落地價10萬多點(政府補貼后+保險+上牌)
已使用:還不到兩年
用途:跑滴滴+家用上班(平時上班去公司不多,有幾天這樣子)
陳生:80后,自己小創業跟朋友合作,空余時間跑滴滴
車消費:
陳生家車位安裝電樁,電費超便宜。按政府補貼后是0.35元/度電左右,充一次電約30元左右,可續航工況500公里。
用電樁:自家車位安裝了充電樁。方便又便宜。供電局專門來安排,4S店贈送的電樁。充一次電大約30-40元。在外面不夠用時就在公共電樁充,但很少在外充。
月收入:6000-8000元,他說努力跑的話可能去到10000元。比打工劃算多。個人時間又自由。
每月這個收入已足夠還上車貸的費用。
他邊說邊開心著,慶幸他當初選擇了這電動車。當時選擇這個車就是也有算過這筆賬,碰上政府補貼那么大,就果斷出手了。
他說現在沒生活壓力,家庭幸福指數很高,周末經常帶家人出去玩樂,用車一點都不用操心花費,想去哪就跑。還時不時跑回鄉下,花十塊八塊就回到家,多爽。
他說,有時跑車出去,夏天他總是在車里休息,開著空調,很舒服,一點也不用操心用電用油問題,因為用電實在是太便宜了,空調的用電也很少。
這筆賬很清晰的,但很多人還是很多顧慮,不大接受電動車。他一朋友也想跟他一樣跑滴滴補貼點家用,聽取他的意見后也下單了一臺新能源車,但是朋友家的夫人就是不肯接受,鬧騰著要退車,非退不可,要不然就砸店,他朋友只好讓步了。
退車后買了一臺汽油車,結果沒走多久,由于用車費用太大,已經做不下去了。他說得有點傷感,沒辦法,朋友做不了主,結果虧大了,好可惜。
他說觀念陳舊,注定你生活更艱苦。他自己特有主見,也跟上新潮的東西,老婆也不管他這些,他搞好就行。他說得做主大方向大投入的東西,他干得很得心應手,家庭也美滿著。
思維一變,市場一片。在陳生一個普通市民眼里,是一樣的。他用自己駕上新能源汽車跑的士,贏得自己的時間,贏得自己的小財富,也贏得跟家人一起快樂的時光。
11月25日中午,高鐵出來后,我隨手也叫了快車,是日產陽光。
路中,我問司機什么他不開新能源汽車呢?這時他打開了話題。
他說,他知道新能源汽車,但不喜歡用,太不方便了,充電樁太少了,續航公里數才300左右,萬一送客的路途中沒電怎么。除非大家都在用。現在新能源汽車叫我真不敢用。
這是典型的杞人憂天,不敢邁出勇敢的一步。聽他這么一說,相對于前面的陳生來說,簡直完全不同的觀點。
也說明他對新源汽車的了解,只是聽人家說,只是看到很表面的。但是這個點又不好直接對話。
他說他做這個行業的,群內幾百人,沒一個開新能源汽車。開新能源汽車,明明很好的一件事,卻沒有人認可。
他說他的隊友就有倆個人曾用過新能源汽車,才開2個月,因為充電問題而換了汽車。所以群內人對新源汽車沒有一點好感。
這樣看來,是不適應新能源汽車,怕麻煩,擔心沒電所導致。
他們是把問題擴大化了,也沒想到找專業人指導。其中新能源汽車店的銷售或服務這塊的工作做得不夠。結果還是脫離了新能源汽車。
可惜的是,明明自己可以利用新能源汽車多賺錢,自己不懂或不知而放棄了。
可悲的是,對這行業的人的市場引導明顯的不到位。通常這部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對新東西本來就有一種拒絕感,沒有引導,肯定沒有效果。
不管如何,這兩個故事,正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個縮影,一正一反的影子。不同的人來看,可能會產生很多不同的思考。
這,也許,正是我要寫出來的原由。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喻說汽車網絡營銷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464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