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將于2020年正式發布
近日,由長安汽車、中汽中心牽頭制定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通過了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評審,將于2020年正式發布。作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11項基礎類標準之一,《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將為我國后續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強制類標準的出臺提供支撐。
填補國家政策及行業發展規范性分級空白
以自動駕駛技術為核心的智能網聯汽車,是國際公認的未來發展方向和關注焦點之一,是構建綠色汽車社會的核心要素,不僅可以升級汽車產品與技術,更將重塑汽車及相關產業全業態和價值鏈體系。此前中國并未建立自動駕駛分級標準,國家政策、行業發展亟需形成統一的規范性分級,以助推汽車產業智能化的良性發展。
2017年1月18日,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召開“關于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標準任務分工牽頭單位座談會”,確定將駕駛自動化等級劃分為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中第一批標準。
經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嚴格考察,選定長安汽車、中汽中心成為《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項目組的牽頭單位。在經過前后七輪會議、四次意見征集后,項目組確定了中國自動駕駛分級技術要求,完成了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并通過了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專家組審查。
長安汽車憑實力牽頭制定標準
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研發起步早,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長安汽車在2009年就開始了自動駕駛整體布局和規劃;2011年即基于志翔平臺開發出自動駕駛樣車,實現自動駕駛、緊急制動、車道偏離報警等功能;2015年基于CS35平臺開發出具備自動泊車、高速自動駕駛、自動換道等功能的自動駕駛樣車;2016年,長安汽車成為首個實現2000km無人駕駛長距離測試的車企;2018年,長安汽車實現L2級自動駕駛核心技術IACC、APA4.0的量產首發。截至目前,長安汽車已掌握200余項智能化核心技術,70余項智能化功能在量產車型上搭載,其中21項為國內首發。
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發布局完善。長安汽車智能化已形成“全球研發、各有側重”的研發格局,分別在中國重慶和美國底特律設立了智能化研發中心。長安汽車于2017年、2018年分別獲得美國加州和重慶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2019年,重慶市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在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成功掛牌。當前,長安汽車已完成累計超過1200萬公里的自動駕駛里程測試,其中L3級及以上已完成超過100萬公里測試。
以“北斗天樞計劃”為指引
長安汽車智能化發展可期
2018年8月,長安汽車發布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計劃,將智能化提升至企業戰略高度。圍繞“北斗天樞計劃”的戰略目標,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大數據、3大核心算法、4大核心能力建設,打造智能汽車核心價值體系。同時長安汽車建立智能化產業生態圈——北斗天樞聯盟,攜手騰訊、華為、博世、百度等聯盟成員,在自動駕駛、車聯網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汽車智能化發展。
有智能化技術的加持,長安汽車全系產品獲得了消費者的空前認可。今年9月于成都車展上市的“明日座駕”CS75PLUS,行業首次搭載APA5.0全自動遙控泊車系統,可輕松應對95%以上的常見泊車場景,解決新手司機泊車恐懼、狹小車位泊車等問題,實現了“一鍵遙控,泊車無憂”。CS75PLUS上市僅僅兩個月,銷量就突破了4萬輛大關,成為了“上市即熱銷”的明星爆款車型。
隨著“北斗天樞計劃”的進一步落地,長安汽車將在2020年打造2000人規模的開發團隊,建成L3級自動駕駛智能開放平臺,并不再生產非聯網新車,實現新產品100%聯網;2025年,長安汽車將形成5000人規模的開發團隊,建成L4級自動駕駛的智能開放平臺,實現的車載功能實現100%語音控制。在“北斗天樞計劃”的指引下,長安汽車將持續為消費者提供愉悅貼心的智能科技產品與體驗,實現向智能科技出行公司轉型戰略目標。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653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