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莽撞的時代,這是一個清晰化思考的時代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體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滑4%。而且,從7月到12月,月度銷量創下破天荒的六連跌。
銷量下滑只是表象,其實質是市場消費結構的不合理。
“B端成為了消費的主力,吃掉了我們很多C端”,“C端消費群體真正的消費動能還沒有完全建立”,2020年1月初一個行業論壇上,新特汽車CEO先越直言不諱揭開了當前這一行業現狀。
他認為:“新能源要持續地規?;鲩L,就要突破B端依賴,真正回到C端,只有老百姓有這個動能,把基數和分母做大,增長才是可持續的,才會有規模?!?/p>
那么,要怎么打破這種不平衡的消費結構?對此,新特汽車顯然做過深入思考。
過去的2019年,新特汽車沒有盲目追求銷量目標,而是洞察新能源汽車市場步入深水區之后的發展困境,提前進行戰略布局,以期通過高質量的發展迎接后補貼時代的到來。
創新多面手
2019年,新特汽車密集發布多個品牌及戰略,包括會員品牌“特飯”、出行品牌“新電出行”、產品品牌“新特同創”、渠道品牌“新特電家”,以及新零售模式3.0“星火計劃”。
這些動作從用戶運營、市場布局、產品規劃、渠道建設等多個維度展開,充分展示了新特汽車多層面的創新能力?;谶@些戰略布局,新特汽車深挖精耕新能源汽車市場。
6月,新特發布出行品牌“新電出行”,深度融合“電動”“出行”“充電”“智能”四大板塊,集成網約車出行、新能源共享汽車、出租車、旅游租車等多領域服務,為用戶打造便捷、智能的出行服務生態。
截至目前,新電出行已逐步完成了在西南地區(重慶、成都、貴安新區、遵義、六盤水)、山東(濰坊、臨沂、濱州、聊城、棗莊、泰安)、浙江等地的穩步布局。未來,新特出行版圖將持續擴大。
需要指出的是,同樣做出行,新特并不是要做另一個滴滴,而是要為用戶和渠道賦能。
先越接受曾表示,“三四線用戶買這個小車他最直接的動力可能就是賺點錢,你有合規的牌照,買你的車我可以合法賺錢。”從這個角度看,新特給用戶提供了一個新的用車場景,也就相當于提供了一個買車的理由。
在先越看來,“出行牌照是窗口性的資源”。取得各地的網約車運營牌照,是2019年新特的一個核心任務。截至目前,它已經在全國20個城市拿到網約車運營牌照。比如在成都,新特已經幫400多個DEV 1車主拿到了合規的網約車車證。
布局出行市場的同時,新特還在產品策略上進行創新。
8月,新特汽車發布產品品牌“同創”及旗下首款產品、聯合中國一汽共同研發的A級電動汽車MEV100,同時公布線下品牌D.BOX全面升級更名為“新特電家”。
“同創”品牌是新特汽車在新市場環境下提出的產品策略之一,與其自研產品互補,共同支撐多元化的產品戰略,以實現產品的快速研發,發揮定制化研發優勢。
未來,“同創”品牌旗下全線產品將由新特汽車聯合優勢傳統主機廠共同研發、制造,這一模式是新勢力與傳統車企在產品、品牌多層面的融合創新和優勢互補。
MEV100就是“同創”品牌旗下的首款車型,它由新特汽車與中國一汽深度合作,利用中國一汽成熟產品平臺聯合研發,主攻全國出行市場。
隨著產品戰略布局和出行業務的開展,“新特電家”將從三四線向四五線渠道拓展,進一步實現渠道下沉。
發布產品品牌與渠道品牌之后,新特汽車在新零售模式上繼續進行創新。
11月,新特召開“星火計劃”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云銷悟散”四大舉措:發布“新特云商”新能源購車云平臺與“新特E銷”AI智能管理體系,成立“新特商學院”行業培訓平臺,聯合重慶長壽區產業基金投資成立“億車庫”汽車交易平臺。
至此,新特“線上電商平臺+線下選購用車”的新零售模式落地,一個集加盟、管理、培訓、車源和營銷的創新汽車新零售閉環已經形成。
截至2019年年底,新特汽車的渠道已經拓展至400多家,其中100多家開業,遍布全國20多個城市;新特汽車APP有35萬的注冊用戶,每天有1萬多的用戶活躍。
直面2020年
2017年9月成立的新特汽車,是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個后進入者??梢哉f,它進來時,造車新勢力入局的最佳窗口期已經過去了。但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它就實現了首款產品的批量交付。
誕生在后補貼時代,新特汽車從成立之初就一直在思考不靠補貼怎么活。它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定位:將核心用戶群體聚焦于三四線城市,用互聯網的方式為小鎮青年打造智能化、網聯化的電動出行產品。
經過2019年的系列變革,新特汽車形成了頗具競爭優勢的發展格局。先越將新特汽車的優勢總結為“兩新一優”:理念思路新、商業模式新、成本格局優??梢哉f,新特汽車實現了年初制定的創新轉型的目標。
而真正的挑戰會在2020年到來。先越把這種挑戰解釋為“真正考驗沒有補貼的時代怎么去獲得用戶,怎么去真正找到向上的商業價值模式,能夠活下去”。
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會繼續退坡。雖然幾天前工信部已經表態不會大幅度退坡,但至此補貼已是強弩之末。
對于補貼退坡,先越認為并不是壞事。他表示,補貼給的答案“是過渡性的答案,不是真實反映市場的答案”,而如果沒有補貼,直接殺到市場上來競爭,那就是讓行業、讓消費者、讓市場真正給出答案。
此外,隨著特斯拉Model 3國產落地,2020年,國內造車新勢力將迎來真正的市場競爭。
先越認為,特斯拉會對國內新能源車企形成兩方面沖擊,對價格的沖擊還不是很核心的因素,主要的沖擊還是“特斯拉在智能領域確實遙遙領先”。
對于即將到來的競爭,先越認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也要迎頭趕上,“品牌的自信和服務的自信是一個基點,更重要是技術的自信”。
值得一說的是,同樣做智能化的電動汽車,新特并沒有把產品功能定位在自動駕駛上,而是定位在汽車駕駛周邊的一些輔助生活體驗上和場景體驗上,比如智能語音、汽車支付等。在三四線城市,這是一個有市場又不會花太大成本的做法。
在新年內部公開信中,先越這樣說道:“展望2020年,新特汽車將形成以資源整合為核心的產品研發格局,以聚焦和務實的城市點落為支撐,以新零售網絡渠道為體系的產品+市場的創新模式,搏擊新能源汽車市場?!?/p>
正如先越自己的判斷,“這不是一個莽撞的時代,這是一個清晰化思考的時代。”在未來的競爭中,只有全盤思考并周密部署的企業才能夠成功突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824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