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日媒報道特斯拉在計算機方面領先豐田汽車、大眾汽車約6年,盡管這兩大車企的年銷量已經突破1000萬輛,是汽車行業的巨頭,但是在這一領域遠遠不如年銷量只有36萬輛的特斯拉。
這一結論是在拆解完特斯拉Model 3之后得出的,在Model 3這款車上,豐田汽車可以在動力表現、駕駛感受、制造工藝等多方面超越特斯拉,但是在計算機技術方面,豐田汽車當前卻難以趕超,尤其是在面對特斯拉“full self-driving computer”(以下稱 FSD計算機)時。
某日本汽車制造商旗下的工程師在檢測完特斯拉FSD計算機之后,顯得極為震驚,并表示當前日本企業還無法做到。
據了解,FSD計算機采用14納米FinFET CMOS工藝制造,尺寸為260毫米,具有60億個晶體管和2.5億個邏輯門,能夠處理高達每秒2.5千兆像素和36.8 TOPS。特斯拉整套全自動駕駛硬件被稱為Hardware 3,每套Hardware 3包含兩套FSD計算機。在整體性能方面,Hardware 3已經達到了144TOPS,秒殺英偉達Drive Xavier的理論性能值21TOPS,是后者的7倍。
搭載Hardware 3的特斯拉Model 3已經能有效識別交通隔離墩。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曾在去年底表示:“這個(特斯拉車型識別交通隔離墩)EQ4和博世都做不到,算力不夠,Autopilot 2.0最新的更新軟件目前也沒有識別。明年看小鵬P7上面的XAVIER了,如果還不行就只有XAVIER+NG出場了,算力可以達到160TOPS。”
目前,Hardware 3已經被應用在特斯拉2019年3月20號以后生產的所有Model S以及Model X以及2019年4月12號以后出廠的所有Model 3上。另外,FSD只運行特斯拉加密過的軟件,非特斯拉軟件概不支持;同時,還有專門獨立的安全模塊進行護航。
根據日媒報道,在未來更智能、自動化程度更高的車輛中,擁有強大算力的硬件是處理大量數據的關鍵,預計該技術最早將在2025年左右普及。這意味著,特斯拉領先其競爭對手6年時間。
在計算機領域,Guide 2 Research這家權威學術網站曾列出全球1000名計算機領域頂級人才,其中美國擁有632人,排名第一,這也是為什么美國能出現微軟、高通、蘋果等如此多的高科技公司。整個中國僅擁有29位,排名第六;而日本連前十名都沒能進去,缺乏計算機領域的頂級人才也是日本企業在這領域落后的原因。
但是,真正讓日本企業擔心并不是這種技術領域的差距,而是當前業務模式可能會發生巨變。上述工程師表示,類似特斯拉所使用的計算機,可能會讓車企在過去幾十年中建立起的零部件供應鏈被淘汰。
特斯拉Model 3上所使用的計算機系統將將會大幅減少車輛中所使用的電子控制單元(ECU)的數量,對于依賴這些部件的日系供應商以及供應商的員工來說,這可謂是一個關乎命運的事件。
在日本汽車產業中,一直存在“共存共榮”的思維,汽車制造商與其零部件供應商分擔生產變動風險的情況,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累計產量低于計劃產量時,汽車制造商存在著對零部件企業與產量不足部分相應的模具成本等損失進行補償的規則,而并沒有汽車制造商將零部件供應企業用作緩沖墊,用減少訂貨數量、提高資產率等的手段,以保證本企業的開工率和雇傭水平的這種情況出現。
因此,日系大型汽車制造商將陷入一種兩難的困境,如果認為自己有義務繼續使用由大量ECU所構成的復雜電子網絡,帶著大大小小的供應商繼續前行,那么將在汽車產業下一個“拐點”上被諸多造車新勢力超越;如果放棄這些供應商,轉而采用新技術,不僅自身的業務模式將發生巨大變化,這些供應商很大程度上也難以繼續生存下去。
曾經為日系汽車制造商立下汗馬功勞的供應鏈廠商,如今卻正在阻礙日系車企的創新能力。
沒有供應商“包袱”的特斯拉反而在新技術領域如魚得水。特斯拉董事長埃隆·馬斯克表示,Hardware 3是世界上最先進專用計算機,這一硬件的能力比上一版本Hardware 2強10倍。這種技術進步速度極為可怕,通過Hardware 3這個硬件,特斯拉車輛可以通過OTA軟件升級不斷進化,繼續領先競爭對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973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