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應該在今年 3 月份于加州圣何塞舉辦的英偉達 GTC 2020 大會,因為全球性新冠病毒肺炎的爆發而不得不推遲舉行。
比原計劃晚了將近 2 個月,英偉達 GTC 2020 終于在 5 月 14 日回歸。
不過這一次開發者們沒辦法在線下集會,只能通過線上直播觀看「皮衣教主」黃仁勛的主題演講。老黃此次是在他硅谷的家中完成了這場別開生面的「Kitchen Keynote」。
雖然是廚房舉行,英偉達依然爆出「核彈」,發布了全新一代的 GPU 架構 Ampere(安培)。
在自動駕駛方向上,英偉達通過兩塊 Orin SoC 和兩塊基于安培架構的 GPU 組合,實現了前所未有的 2000 TOPS 算力的 Robotaxi 計算平臺,整體功耗為 800W。
有業界觀點認為,實現 L2 自動駕駛需要的計算力小于 10 TOPS,L3 需要的計算力為 30 - 60 TOPS,L4 需要的計算力大于 100 TOPS,L5 需要的計算力至少為 1000 TOPS。
現在的英偉達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已經建立起了從 10TOPS/5W,200TOPS/45W 到 2000 TOPS/800W 的完整產品線,分別對應前視模塊、L2+ADAS 以及 Robotaxi 的各級應用。
從產品線看,英偉達 Drive AGX 將全面對標 Mobileye EyeQ 系列,希望成為量產供應鏈中的關鍵廠商。
1、全新 GPU 架構:Ampere(安培)
2 個月的等待是值得的,本次 GTC 上,黃仁勛重磅發布了英偉達全新一代 GPU 架構 Ampere(安培)以及基于這一架構的首款 GPU NVIDIA A100。
A100 在整體性能上相比于前代基于 Volta 架構的產品有 20 倍的提升,這顆 GPU 將主要用于數據分析、專業計算以及圖形處理。
在安培架構之前,英偉達已經研發了多代 GPU 架構,它們都是以科學發展史上的偉人來命名的。
比如 Tesla(特斯拉)、Fermi(費米)、Kepler(開普勒)、Maxwell(麥克斯維爾)、Pascal(帕斯卡)、Volta(伏特)以及 Turing(圖靈)。
這些核心架構的升級正是推動英偉達各類 GPU 產品整體性能提升的關鍵。
針對基于安培架構的首款 GPU A100,黃仁勛細數了它的五大核心特點:
集成了超過 540 億個晶體管,是全球規模最大的 7nm 處理器;
引入第三代張量運算指令 Tensor Core 核心,這一代 Tensor Core 更加靈活、速度更快,同時更易于使用;
采用了結構化稀疏加速技術,性能得以大幅提升;
支持單一 A100 GPU 被分割為多達 7 塊獨立的 GPU,而且每一塊 GPU 都有自己的資源,為不同規模的工作提供不同的計算力;
集成了第三代 NVLink 技術,使 GPU 之間高速連接速度翻倍,多顆 A100 可組成一個巨型 GPU,性能可擴展。
這些優勢累加起來,最終讓 A100 相較于前代基于 Volta 架構的 GPU 在訓練性能上提升了 6 倍,在推理性能上提升了 7 倍。
最重要的是,A100 現在就可以向用戶供貨,采用的是臺積電的 7nm 工藝制程生產。
阿里云、百度云、騰訊云這些國內企業正在計劃提供基于 A100 GPU 的服務。
2、Orin+安培架構 GPU:實現 2000TOPS 算力
隨著英偉達全新 GPU 架構安培的推出,英偉達的自動駕駛平臺(NVIDIA Drive)也迎來了一次性能的飛躍。
大家知道,英偉達此前已經推出了多代 Drive AGX 自動駕駛平臺以及 SoC,包括 Drive AGX Xavier、Drive AGX Pegasus 以及 Drive AGX Orin。
其中,Drive AGX Xavier 平臺包含了兩顆 Xavier SoC,算力可以達到 30TOPS,功耗為 30W。
最近上市的小鵬 P7 上就量產搭載了這一計算平臺,用于實現一系列 L2 級自動輔助駕駛功能。
Drive AGX Pegasus 平臺則包括了兩顆 Xavier SoC 和兩顆基于圖靈架構的 GPU,算力能做到 320TOPS,功耗為 500W。
目前有文遠知行這樣的自動駕駛公司在使用這一計算平臺。
在 2019 年 12 月的 GTC 中國大會上,英偉達又發布了最新一代的自動駕駛計算 SoC Orin。
這顆芯片由 170 億個晶體管組成,集成了英偉達新一代 GPU 架構和 Arm Hercules CPU 內核以及全新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加速器,最高每秒可運行 200 萬億次計算。
相較于上一代 Xavier 的性能,提升了 7 倍。
如今,英偉達進一步將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的算力往前推進,通過將兩顆 Orin SoC 和兩塊基于安培架構的 GPU 集成起來,達到驚人的 2000TOPS 算力。
相較于 Drive AGX Pegasus 的性能又提升了 6 倍多,相應地,其功耗為 800W。
按一顆 Orin SoC 200TOPS 算力來計算,一塊基于安培架構的 GPU 的算力達到了 800TOPS。
正因為高算力,這個平臺能夠處理全自動駕駛出租車運行所需的更高分辨率傳感器輸入和更先進的自動駕駛深度神經網絡。
對于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而言,英偉達正在依靠 Orin SoC 和安培 GPU 架構在計算平臺方面引領整個行業。
當然,作為一個軟件定義的平臺,英偉達 Drive AGX 具備很好的可擴展性。
特別是隨著安培 GPU 架構的推出,該平臺已經可以實現從入門級 ADAS 解決方案到 L5 級自動駕駛出租車系統的全方位覆蓋。
比如英偉達的 Orin 處理器系列中,有一款低成本的產品可以提供 10TOPS 的算力,功耗僅為 5W,可用作車輛前視 ADAS 的計算平臺。
換句話說,采用英偉達 Drive AGX 平臺的開發者在單一平臺上僅基于一種架構便能開發出適應不同細分市場的自動駕駛系統,省去了單獨開發多個子系統(ADAS、L2+ 等系統)的高昂成本。
不過,想采用 Orin 處理器的廠商還得等一段時間,因為這款芯片會從 2021 年開始提供樣品,到 2022 年下半年才會投入生產并開始供貨。
3、英偉達自動駕駛「朋友圈」再擴大
本屆 GTC 上,英偉達的自動駕駛「朋友圈」繼續擴大。
中國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Pony.ai)、美國電動車創業公司 Canoo 和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加入到英偉達的自動駕駛生態圈,將采用英偉達的 Drive AGX 計算平臺以及相應的配套軟件。
小馬智行將會基于 Drive AGX Pegasus 計算平臺打造全新一代 Robotaxi 車型。
此前,小馬智行已經拿到了豐田的 4 億美金投資,不知道其全新一代 Robotaxi 會不會基于豐田旗下車型打造。
美國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 Canoo 推出了一款專門用于共享出行服務的電動迷你巴士,計劃在 2021 年下半年投入生產。
為了實現輔助駕駛的系列功能,這款車型會搭載英偉達 Drive AGX Xavier 計算平臺。前不久,Canoo 還和現代汽車達成合作,要攜手開發電動汽車平臺。
作為全球新造車圈內比較特殊存在的法拉第未來,這一次也加入到了英偉達的自動駕駛生態圈。
FF 首款量產車 FF91 上的自動駕駛系統將基于 Drive AGX Xavier 計算平臺打造,全車搭載了多達 36 顆各類傳感器。
法拉第未來官方稱 FF91 有望在今年年底開始交付,不知道屆時會不會再一次跳票。
作為 GPU 領域絕對霸主的英偉達,在高算力的數據中心 GPU 以及高性能、可擴展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的加持下,已經建起了一個完整的集數據收集、模型訓練、仿真測試、遠程控制和實車應用的軟件定義的自動駕駛平臺,實現了端到端的完整閉環。
同時,其自動駕駛生態圈也在不斷擴大,包括汽車制造商、一級供應商、傳感器供應商、Robotaxi 研發公司和軟件初創公司在內的數百家自動駕駛產業鏈上的企業已經在基于英偉達的計算硬件和配套軟件開發、測試和應用自動駕駛車輛。
未來,在整個自動駕駛產業里,以計算芯片為核心優勢,英偉達的觸角將更加深入,有機會成為產業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供應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1645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