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電動汽車,更多是在運營市場看到,比如共享汽車、網約車,私人用電動汽車還是少之又少。
時至今日,不管是因為一個汽車牌照,還是看到電動汽車的優勢,購買電動汽車已經成為一個現實可能的選擇。
眼下的電動汽車,各大車企幾乎使出渾身解數,意圖在這個全新市場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就像燃油汽車時代,各家車企的不同品牌特色,車企推出的電動汽車有些與燃油車相似,也有一些是完全不同的路線。
今天我們來看看市場上有哪幾種類別的電動汽車,它們又有哪些區別和優缺點。
一、北汽新能源 “油改電”汽車
“油改電”路線是傳統車企電動汽車的開端,直到今天仍是傳統車企發展電動汽車的一大主流路線。
不管是北汽、奇瑞、比亞迪,還是大眾、豐田、通用,將旗下的燃油車變成電機驅動,搖身一變成為一輛純電動汽車型。
從北汽新能源剛剛舉行全新“BEIJING”品牌發布會上,我們就可以輕易地看到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
比如北京汽車的燃油轎車U系列和SUV X系列,對應北汽新能源的純電轎車EU系列和SUV EX系列。
幾乎所有傳統車企的電動汽車都是走上了這條道,這樣的汽車就是動力從燃油發動機變成的電池電機,不管是汽車品質和駕乘體驗,跟原版的燃油車相差無幾。
我們也能直觀地看到,純電動汽車的售價上是同等燃油車一倍的價格,這不禁讓人感到一種“被宰了”的莫名感覺。
設計、品質和服務并沒有太大的提升和改變,僅僅是動力的變化就是兩輛車變一輛車?
二、廣汽新能源 傳統車企的全新純電平臺
廣汽新能源是電動汽車后來者,甚至比蔚來等互聯網跨界車企還要晚,卻帶來了傳統車企前所未有的變化,比如純電專屬平臺架構和全新的設計理念。
全球車企來看,純電專屬平臺,大眾有MEB平臺,豐田有e-TNGA平臺,自主品牌則是互聯網車企,傳統自主車企純電平臺落地,如今僅有廣汽新能源一家。
純電平臺給汽車帶來的變化是前所未有的,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實現了同級別超大空間,更為重要的是,它是整車電氣化、智能化最重要的基礎。
不同于跨界的造車新勢力,更加豐富的汽車制造和銷售經驗,讓傳統汽車在汽車質量和服務上讓用戶更加放心。
廣汽新能源已經在第二代純電GEP 2.0平臺上,推出埃安S和埃安LX兩款全新車型,讓市場看到傳統車企在電氣化發展上的無盡可能。
廣汽新能源年內還將推出全球首款5G智能車埃安V和代號A20的跨界車,將在電氣化和智能化進一步提升。
未來我們還將看到大眾ID系列全新純電車型,豐田與比亞迪合作研發的豐田全新純電車型。
這些結合傳統制造和全新電動平臺的車型,究竟會給汽車市場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值得期待。
三、蔚來 互聯網車企豪華純電產品和服務
電動汽車還是一個新興的市場,用戶的認可度并不高,導致其目前最大的市場是網約車等運營市場。
在這個大背景下,定位于自主豪華電動汽車,蔚來誠然會走得異常艱辛,成為“最慘的人”也就不足為怪了。
全鋁車身、空氣懸掛、換電模式和豪華內飾,這就是蔚來的汽車產品,而這還遠遠不是蔚來的全部。
蔚來的競爭優勢來自于其打造的全服務流程,從功能多樣的蔚來中心、換電站等電能系統和移動服務體系,再加上無微不至的服務團隊,這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創舉。
這個服務體系獲得了廣大蔚來車主的認可,在外界對蔚來發出種種質疑時,蔚來車主用一場自己主辦主演的蔚來日進行強有力的回應。
不管是蔚來車主成為銷售主力,甚至自發免費做廣告,搞推廣活動,這都從一個側面見證車主對蔚來服務體系的認可。
汽車是基礎,未來圍繞汽車的全流程服務,或許才是電動汽車市場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
四、廣汽蔚來 融合傳統制造與互聯網服務
假如說傳統車企讓用戶對汽車制造放下心頭大石,而互聯網車企則用現代化的服務體系俘獲用戶的心,廣汽蔚來則希望能融合兩者的優勢,成為自己的獨特優勢。
廣汽蔚來首款純電SUV——HYCAN007已經正式上市,在廣汽新能源智能工廠生產,汽車本身融合了廣汽新能源的整車架構和蔚來的智能座艙理念,再結合蔚來式的互聯網用戶運營模式。
這樣的輕資產融合模式非常新鮮,也是行業的首創。
究竟是1+1>2的融合優勢,還是在融合的過程中迷失自己,還得看車企的運營者是否有足夠強有力的資源掌控權,以及股東雙方對未來發展的協同發展。
不管廣汽蔚來發展如何,融合傳統制造和互聯網用戶運營的優勢,這樣的模式相信會成為電動汽車的主流發展方向。
畢竟市面上的車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同質化,要獲得競爭優勢,贏得市場和用戶,高品質汽車是基礎,用戶服務和運營體系才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五、特斯拉 全面電氣化架構
電動智能汽車,繞不開的主角就是特斯拉。
雖然特斯拉的汽車質量令人堪憂,甚至可以用“差勁”來形容,但這并不否認其在汽車全面電氣化的領先優勢。
全鋁車身、空氣懸架、超長續航等等先進汽車技術在特斯拉車型全面應用,而整車智能化最頂端的自動駕駛,特斯拉也是用自主研發和規模最大的商用化車隊,遙遙領先其它所有競爭對手。
特斯拉之后,汽車再也不是由一堆一成不見的硬件所組成,而是每時每刻都在成長和進化,成為一輛更加智能化、更加個性化的移動出行工具,最終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際上,特斯拉并不是作為一家汽車企業存在,甚至不僅僅是一家電動智能車企,而是一家綠色能源公司。
當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特斯拉在電動車、充電網絡和儲能事業的舉措,就會知道特斯拉的遠大理想,遠不是一家僅僅為了汽車而汽車的企業。
以往的電動車,無非是純粹的電動化汽車和電動智能化之間的區別,是傳統制造與造車新勢力的區別。
近些年來的汽車,已經開始跨領域的融合,汽車不再非此即彼,卻很容易讓用戶的選擇困難癥發作。
汽車產品琳瑯滿目,各種宣傳術語讓人云里霧里,不管汽車銷售怎么鼓吹,最終還是要看看自身的需求。
如果僅僅需要一輛簡簡單單、穩穩妥妥的汽車,那就往傳統品牌靠近。
如果需要更多的可玩性、智能性、未來發展性以及個性化的服務,造車新勢力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當然,如果想要走中間路線,選擇傳統車企的全新汽車,或者融合雙方優勢的汽車,就是絕佳選擇。
綜上所述,擺在你面前,北汽新能源EX7、廣汽新能源Aion LX、蔚來ES6、廣汽蔚來HYCAN 007和特斯拉Model Y ,忽略價格和車型差異,你會選擇哪一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1693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