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拿到一輛P7試駕車,按照最初設想,本想做一次從上海到黃石(750公里)的續航測試。不過,因為拿車時間比較突然,與其它行程安排沖突,沒有兩三天的富余時間,所以也就作罷,希望日后有機會了再爭取跑一次。
既然跑不了黃石,于是我在想,如何讓這次試駕變的更有價值?
我想到了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這是特斯拉第三個超級工廠,也是特斯拉目前在美國以外唯一一個投產的超級工廠。而P7是小鵬的旗艦車型,小鵬又是中國新造車的領頭羊,中美兩國新造車的這一波“碰撞”應該會很有趣。
所以,我決定把P7開到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看看會發生點什么。
1、去程
最近長江一帶時常下暴雨,上海也是時晴時下,不過因為面朝大海,所以路面積水并不很深,但是在上海復雜的高架上開車還是感覺瘆得慌,視線極差,只能開雙閃示警,畢竟這是新車,磕碰不起。
雖說室外大雨傾盆,但是在窗戶開合之間,P7里面卻安靜的可怕,這句話有點夸張,但確實挺安靜,說明小鵬對P7的隔音性是下了功夫的。
但實際上,P7并沒有使用雙層隔音玻璃,而且還用了逼格十足的無框玻璃……這就有意思了,也許是被車內的丹拿音響逼的,所以小鵬強化了整車隔音性?
之前在測試其它品牌智能電動車時,有過在雨中開輔助駕駛功能,那一次讓我印象深刻,就是特別好用,穩定性也很好,能夠極大減輕壓力,這說明水霧并沒有對傳感器的識別與系統的工作造成什么影響。
所以,本想借此試下小鵬P7的輔助駕駛,但撥了右邊懷擋幾下沒反應,儀表盤也沒有任何提示(后面從小鵬市場部獲知,該試駕車的輔助駕駛得到10月開放)。因而,我們這次試駕依然沒有體驗到P7的輔助駕駛,比較可惜。
從我住的閔行到特斯拉超級工廠所在的浦東臨港,距離還是挺遠的,導航顯示有七十多公里,而且包括外環高速、申嘉湖高速和滬蘆高速三條高速。所以,此次試駕路況以高速居多,我能想象續航打折不會很高。
因為此次旅程深入到了浦東腹地,能目睹一些比較有意思的東西。
比如在滬蘆高速上碰到幾輛軍用越野車,聯想到最近東海的演習,感覺當時見證了一波“調兵遣將”。
再有,相較上海其它地區,浦東腹地終于有農村味兒了,而路邊的水果攤又讓我想到之前去過的越南,所以海邊城鎮的面貌都差不多嗎?
盡管臨港特斯拉這邊整體的路況看著不怎么好,但是車流并不少,也許是特斯拉的到來,讓這一塊土地不再沉寂……在靠近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地方,一條四向馬路正在加緊修建中,是的,以后源源不斷的特斯拉將從這里發往全國。
2、打卡特斯拉超級工廠
到了特斯拉超級工廠后,已是臨近中午,所以第一件事是找飯吃。由于工廠過于偏僻,附近幾無菜館,唯一的飯點在工地。
伴隨特斯拉超級工廠的開工,這里也崛起了一座大型工地,除了住宿區,還有美食街、停車場。就我記 者生涯探訪過的汽車廠工地來看,這里的規模堪稱最大。
一個數據也能說明這一點,在美食街詢問了幾個人,他們都說這里的施工人數高達幾千人,非常龐大。
為此,我拍了一段長達26秒的延時攝影,大家感受下如潮般的建廠大軍。所以,哪有什么建設神話,無非是更多中國人在干活。
說是美食街,其實吃的不算多,就幾家面、餃子等路邊店,都是露天的,沒有快餐店和炒菜館,而且街道的衛生條件很差,看起來這條臨時街是沒有行政管理的。
找了一家稍微干凈的店坐下,然后點了一碗湯面,量很足,而且只要10元,問老板是不是北方來的,她說不是,量多只是想讓大家伙吃飽肚子,這竟讓我產生了一絲感動。
飯后,我就開著P7圍著特斯拉超級工廠轉了一圈,發現一共4個門,其中1個門目前處于封閉狀態,其它3個門雖開放,但都有保安值守。
美國特斯拉超級工廠最醒目的標志無疑是上方5個碩大的字母TESLA,上海工廠目前頂部還未發現這幾個英文字母,在側面,而且,據保安透露,這里成了打卡勝地。
頂著特斯拉的光芒,特斯拉超級工廠也蘊含著一股明星氣質……
3、專訪
圍著工廠轉了一圈后,我把P7停到了某一個門旁邊,這時保安徑直走過來問情況,我說停一會就走后,他就再沒說什么,反倒說“這車看著不錯”,我跟他說這是小鵬P7——特斯拉Model 3其中一個競爭對手,然后他哈哈笑了起來。
在跟這位保安兄弟介紹P7時,一輛Model 3在門內停了下來,前排座椅上的兩位調試工程師在盯著P7看,同時手在比劃著,不知是什么吸引了他們,并讓他們停車駐足。
由于守衛嚴格,我沒有做過長停留,然后就去了另外一個門口,在這里,我把車停到了離工廠門不遠的馬路邊,這兒沒有保安過來詢問,倒是有3輛出租車,其中2輛是滴滴,而且都是比亞迪秦Pro DM。
溝通得知,兩位比亞迪新能源車主都是附近人,他們在這里等著拉客,特斯拉對這塊經濟的拉動確實明顯。于是,我邀請他們來靜態體驗小鵬P7,面對P7跑車般的造型設計,他們欣然答應了。
因為他們是新能源老司機了,所以我沒有多做過多介紹,他們看,有問題我再答。他們的眼光確實犀利,不過一會功夫,從外到內,他們就精準地說出了P7的優缺點。
比如說外觀部分,跑車造型、米其林輪胎、全景天窗與無邊框窗戶等,他們說作為一輛國產車,P7的外觀令人印象深刻。
而內飾部分,他們說P7的內飾有一定豪華感,不管是做工還是配置,比如真皮座椅、一體式顯示屏與逼格十足的丹拿音響等。
在贊嘆P7之余,一位體型偏胖的大哥也發現了一個問題:P7的內部橫向空間偏小,不管是前排還是后排皆如此,他說前排更適合偏瘦的人,尤其是女性。
后面他們問續航是多少,我說最大706公里,最低562公里。本以為他們會說這續航可以,但他們卻說這續航跑滴滴有點多了,只要400公里就夠了。
而說到跑滴滴,他們又在搖頭,說P7內飾太顯豪華,更適合私用,如果拿去跑滴滴那就太可惜了……這句話有點狠。
用P7拿去跑滴滴,我從未聽聞媒體圈提過類似話題,但這種可能是切實存在的,如果C端市場打不開,為了收回開發成本,B端市場將是P7走量的切實途徑。
但是,續航過長和偏豪華這兩大產品力卻直接將P7鎖在了C端市場,這對P7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B端市場被限制,C端市場又賣不動,那小鵬砸30億開發P7這個舉措就太冒險了。
當然,以目前來看,P7在C端市場賣得還不錯,第一個完整月交付破千,上險數達到1723輛。
最后,我問他們,同是二十多萬,在特斯拉Model 3和小鵬P7之間,他們會選誰。那位胖大哥說不看品牌,肯定選小鵬P7,續航太足了,而且內飾足夠豪華,但如果考慮品牌,就要再斟酌一番了。
這位胖哥的話應該不是個例,在傳統消費人群里面確實如此。
但如果細分到智能電動車用戶群,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就不是這樣了。而如果細分到智能電動車人群,其基盤又太小。
顯然,小鵬還需要進一步挖掘P7的潛在用戶。
4、續航測試
此次試駕的目的主要是開P7打卡特斯拉超級工廠,其次是做來回程的續航打折測試,直接看下面圖表數據:
是的,不難發現,去程比回程打折比更低。
我想了下原因,首先是車況,除了駕駛模式不一樣,其它都一樣,去程還是更省電的ECO模式。
再說路況,去程主要在高速上,而且下大雨,而回程在高架,雨也停了,前者平均速度更高,而且我做了極速測試(速度保密),勢必更費電,所以差別應該是由路況與開法造成的。
綜合來看,去程的續航打折比我想象的偏低了,而回程又偏高了,畢竟這是一臺四驅高性能版,在城市和高架等綜合路況下有這個表現應該說相當不錯了。
其實在談論續航焦慮時,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充電基礎設施有無保障,如果有保障,高續航是一個偽命題,也許四百多公里就足夠了。
比如有超充網絡的Model 3續航僅有四百多公里,但銷量依然破萬了,能說明一些東西。與特斯拉一樣,小鵬也有自己的超充網絡,雖然數量還沒有特斯拉那么多,但足以應付北上廣深等城市消費者的使用。
僅從續航角度看,其562-706公里的續航里程已經比肩燃油車,這為其走出智能電動車圈層,打開傳統汽車圈層打下了最堅實的保障。
所以,對小鵬P7來說,其實完全不存在續航焦慮一說。
那么,對于一款沒有續航焦慮的電動車,有多少人愿意買單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2342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