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
今年的北京車展讓人印象深刻,不僅因為遇上中秋國慶,更因為疫情影響,很多企業或海外從業人員無法參加,擁擠的人群中鮮少見到外國人,似乎是純而又純的一屆中國國際車展。盡管參展的企業減少,但53萬人次的流量仍然說明了中國車市的巨大潛力。組委會稱這次車展成功舉辦說明中國汽車行業的巨大潛力與活力,這話不假。而且估計所有的跨國汽車公司都是這么想的。
車展第三天我們采 訪了佛吉亞中國歌樂電子中國區總裁楊衛華。這家世界零部件巨頭企業去年成立了汽車電子事業部,并致力在智慧座艙領域發力。如何看待汽車座艙的未來發展?楊衛華分享了三個金句。
這次車展參加的零部件企業少了很多,佛吉亞就沒有參展。眾所周知,這次車展,華為、地平線等幾個零部件企業調門都很高,甚至有些搶占了車企風頭的感覺。不過佛吉亞似乎志不在此。
就在我們采 訪當天,佛吉亞官方宣布將投資2500萬在上海臨港新片區打造座椅生產基地,為特斯拉配套整椅解決方案,該項目同時也是上海臨港新片區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的一部分。佛吉亞方面表示,這個項目主要是為國產Model Y提供座椅。
佛吉亞參與臨港區集中簽約
這說明,像精明的特斯拉將暢銷車型生產放在中國一樣,佛吉亞也將未來汽車電子業務的重心系于中國市場。
在楊衛華看來,汽車電子分為控制電子和信息娛樂電子,控制電子的發展主要依靠的是法律法規驅動,信息娛樂電子的驅動力則主要來自消費者偏好。相比歐美國家市場,中國的消費者擁有最領先的消費電子體驗,也更愿意為數字座艙類體驗付費。
我認為,信息娛樂電子是中國市場最有機會超越的地方,可以說中國定義世界。其實在傳統內燃機領域尤其是控制電子方面,中國超越的機會不大。但是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電子偏好領先世界,中國完全有機會超越甚至定義世界。
對中國市場的樂觀信心溢于言表,楊衛華甚至開玩笑的說,搞新能源汽車時說中國要“彎道超車”,但是在智慧座艙領域,中國可以“直道超車”。
2016年,佛吉亞已經開始探索轉型之路,彼時豐田、大眾等正好也都推出了面向未來的轉型戰略,重心基本都是電動化。但到了2018到2019,跨國車企都喊出了向出行服務商轉型的口號,大眾甚至直接表明要成為一家軟件公司,于是“軟件定義汽車”成為新的行業熱詞。
佛吉亞不僅一早嗅到變革重心的改變,更果斷的開始行動,2017年就開始陸續收購法國Parrot、瑞典Creo Dynamixs、日本Clarion、中國江西好幫手、中國臺灣Covatech等主攻艙內電子電器以及電子系統的公司,2019年收購日本歌樂電子,并正式成立佛吉亞汽車歌樂電子事業部,開辟了這家企業的第四塊業務版圖,并且結合自身的傳統優勢,佛吉亞也很明確的將汽車電子領域的投入聚焦到了智慧座艙。
因此,到了2019-2020,業內“軟件定義汽車”和智慧座艙風潮正熱時,佛吉亞的智慧座艙已經在多家品牌車型上量產落地。
這塊新版圖,對于佛吉亞,究竟意味著什么?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楊衛華提到了一個電子賦魂的概念。
在他看來,傳統的汽車硬件是沒有生命的,但是在電子系統的作用下好比被賦予了“靈魂”,有了電子賦魂這一畫龍點睛的作用之后,艙內的硬件才能變的更加聰明,能夠與消費者進行更好的互動,這也是如今的智慧座艙所追求的客戶體驗。
這不妨看作是軟件定義汽車的另一種說法。當然,電子賦魂更直接的揭示出佛吉亞這第四個業務部門的戰略用意:冷冰冰的汽車硬件,結合汽車電子,才能夠真正打造出像人一樣有靈魂、有感情的智慧座艙。
30年前,汽車還是個代步工具,比較簡單。大家以前對車了解不深,更多看的是外飾外觀,后來追求內飾的個性化。再后來,大家對車有更多的理解了,就追求駕乘體驗,講究百公里加速、剎車制動、抓地性、越野性等,跟二三十年前完全不同。現在大家再看車展,硬件定義的東西越來越少,而跟消費者體驗相關的越來越多,個性化,定制化的越來越多。
在楊衛華看來,汽車目前的發展方向在逐漸生活化,電子化,一方面傳統的機械硬件等都在變的簡約,而且隨著汽車銷量增長趨緩甚至停滯,傳統硬件的裝機量減少,另一方面則是車上的電子電器花樣百出,越來越多樣化、個性化,成為行業創新和增長的主要“風口”。可見,無論是市場還是佛吉亞自身,都需要這個汽車電子來賦魂。
在全球汽車產業追逐新四化甚至新五化的當下,佛吉亞如何看待行業生態,如何重新錨定自身價值?這恐怕是傳統汽車行業巨頭在未來浪潮面前的最大的難題了。
佛吉亞的答案是,積極與新勢力、科技互聯網公司開放合作,發揮優勢互補。
于是整合了傳統艙內硬件和電子系統的佛吉亞進入座艙域控制器領域,并成為世界級重要玩家。通過座艙域控制器,佛吉亞能夠整合協調艙內多個系統服務,通過特定算法,座艙仿佛擁有一個“中央大腦”,更加即時和有效的進行艙內人機交互。
在楊衛華看來,從底層硬件到域控制器,都是佛吉亞的優勢地帶,而再往上的軟件、生態等,佛吉亞則積極尋找科技和互聯網企業合作,共同打造完整的智能服務體驗。這是因為,在日益變化的汽車消費偏好面前,不存在one for all ,沒有哪一家企業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佛吉亞懂汽車,懂硬件,互聯網公司懂消費者偏好,懂軟件,雙方合作才可能打造出真正完美的沉浸式艙內體驗。
紅旗H9內飾
在采 訪中,楊衛華特別提到了佛吉亞與一汽紅旗合作的紅旗H9智慧座艙。據了解,這套座艙系統不僅在內飾視覺上實現了汽車設計與工程的融合,在功能上也能實現高度協同,通過一體化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驅動儀表組、中控、副駕顯示等前排系統,同時實現前排與后排系統間的信息交互與融合,將前后排硬件獨立的各個子系統在軟件層面進行統一,實現“五屏聯動”,每個屏幕都支持用戶獨立觀看,同時,用戶也可以在屏幕間實時共享導航、音樂、游戲等信息,實現整車的數據共享。
App 到云端的服務,這些概念太大,沒有任何一個公司可以完美解決這些。大家要放開心態,開放的合作。最后打造一個完美的客戶體驗。尤其是我們是用客戶體驗做最后的評斷,誰對消費者的體驗最了解,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座艙的方便性,佛吉亞有天然的優勢。要以放開的心態,我們可以跟一些網絡科技公司,一些消費者體驗的公司去合作,去打造一個完美的執行系統和體驗。
寫在最后:
佛吉亞堅定的看好中國市場與汽車電子業務的契合度,早在2016-2017年執行企業優先戰略時,亞洲區域戰略便赫然在列,與中國整車企業的合作被擺在重要的位置。而近兩年的一系列合作證明他們正在這個方向上堅定不移的前進,即使是疫情之下,佛吉亞仍然堅持不調整中國市場的經營戰略,在上半年完成了多項合作與投資。正如楊衛華在訪談中多次提到中國消費者的電子消費偏好有機會定義世界一樣,佛吉亞希望通過在中國市場的深耕,更快一步看到未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巴客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2927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