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上,各個企業所展示的新車,都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在大家都不斷推新車的時候,設計在其中的作用與特點,就越來越變得重要。誰都知道,新車與新設計的吸引力,是首發新車最主要的一環。在這屆車展上,人們更需要看到眼前一亮的新設計,不僅是為了被疫情困擾一段時間以后,希望能看到新車與新氣象;同樣,也由于中國大市場的復蘇發展最為顯著,誰抓住新的契機,就可以使自身的制造更上一層樓。
在車展上,出現的一大新現象,就是眾多車企都瞄著BBA來進行比較與比拼。這是因為,BBA在國內市場的表現越發突出,如果能夠與BBA在各方面進行比較,自然就會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換句話說,比較縱然表現出有些遜色、也純屬正常;但如果能夠表現出優勢,就會使自身的特點隨之放大很多。可以說,這種比較首先就是在設計上,特別是,隨著設計的國際化越來越普遍,誰的設計更美、個性與風格更突出,誰就具有了很大的吸引力。所以,能與老牌跨國車企一較高下,確實變成了新時尚。
如果從第一印象看,這一次車展能被廣泛稱道的新車,無疑就是東風悅達起亞推出的新K5凱酷。這款車不僅在設計美學與設計時尚方面,都有著非常好的展現;同時,也在現階段的設計比較中,具有更勝一籌的創新特點。特別是,與老牌的奔馳新車設計相比,非但不遜色、反而設計的優勢明顯,這就說明了起亞在推新車緊緊追趕的同時,也反映了一些老牌車企新車設計也出現了不進則退的問題。
起亞新車設計為何能成為車展亮點
對于起亞推出的新K5來看,設計確實是不小的亮點!這不僅是因為,起亞的新車設計從希瑞爾入主以后,一直是每一屆車展的聚焦點之一;同時,還由于起亞在技術上不斷的求新求變,使新產品開始更符合年青消費者的需求,這就使起亞新車的每一部分設計,都能與年輕人的需求相呼應。所以,這一款新K5設計,周身上下不僅體現著時尚與美學特征、更體現著年輕人追求的運動中激烈與唯美的個性,難怪,消費者會對起亞的新設計情有獨鐘!
作為起亞全新的K5,可以說整個車身都進行了全面的設計。不僅車頭、車身、車尾有了新的變化;而且,設計的美學特點與時尚效果更為突出。像車頭“弓”字形燈標的設計,使簡約的車頭更加靚麗的同時;也使車頭與車身,起到了很好的呼應作用。特別是整體比例的和諧與統一,以及線與面的組合更具有動感,這就使得這款新車的設計,確實讓人百看不厭。考慮到,起亞K5設計一直以來都是以靚麗的特點引人入勝,這一次新K5設計的完善,確實反映了企業在這款新車上所融入的設計情感與設計能力,其反響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與奔馳等高端車設計比較為何占上風
按理說,像起亞這樣的并非頂級的合資制造,要想成為市場的佼佼者,就應該在新技術方面更有成效才成。但現在恰恰是新設計,先贏得了與頂級品牌較量的先手,不能不使人有些耐人尋味!特別是,面對中國市場,似乎起亞更了解中國消費者理性消費偏好與能力,既沒有老牌車企的架子、更具備了讓消費者青睞的第一印象,可想而知,一旦起亞在技術上不斷跟進,自然就會形成更大的沖擊力。這一次,起亞以設計開路應對新形勢下的市場競爭、確實是有備而來的。
反觀BBA新車設計,大有要“保江山”的感覺,不僅在設計上太注重以往保留下來的輝煌;而且,在創新上也有些畏首畏尾,再加之設計以外的問題多多,這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新車設計難以令人恭維的現狀!別的不說,單看奔馳汽車在新設計上的萎靡不振,就很能說明問題。一方面是,奔馳的設計之外問題,嚴重影響到新設計的創新,縱然就是推出了全新的產品,也難免遇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另一方面,奔馳設計的高度模仿讓人貽笑大方,其新車所出現的效果,有時甚至不如自主產品所推出的設計,這就使這一老牌車企的設計,難以與自身巨大名聲相吻合,實在令人遺憾!
至于,汽車設計與技術之外的事情,往往更容易影響到一家車企對市場與消費者的態度。像奔馳汽車,已經決定砍掉F1車隊一半的研發經費,這就凸顯了企業的許多問題。而隨著奔馳與北汽的合作并不順利,甚至出現了用減少新技術投放,來左右談判的問題,這就難免不存在著,奔馳心思沒有用在通過設計創新發展品牌的方面。同樣,這些年由于奔馳在國內的日子頗為好過,使得“店大欺客”的傲氣日益漸盛,可想而知,其新車所具有的設計含金量,自然會打上不小的打折!由此不難看出,奔馳設計新車的能力與特點,顯然就會受到方方面面的束縛,其設計被同為BBA的兩強超越、以及遜色于眾多追趕者的新設計,也就自然而然了。
客觀地講,之所以要將不同合資品牌所推出的新車加以比較,就是為了讓消費者更看清,哪些車的新設計是真的廉頗老矣,難堪市場競爭重任;而哪些車真正具有青春氣息,具有十足的沖擊力!或許,這才是消費者最需要看到的。雖然,不用去過多討論跨國企業與中國合作投放的戰略如何、技術表現怎樣,僅從新設計的表現就可以看出,誰的國內汽車市場轉型期的態度更好!甚至可以說,誰更重視中國消費者的感受,就這一點,也就足夠了......!
[(下篇)將從品牌設計整體與局部的直接比較中,對比與闡述車型設計的特點與問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凌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2989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