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 月 11 日,百度官宣造車引爆了朋友圈。
百度正式組建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制造商身份進軍汽車行業。
其在官方公告中表示,「百度汽車公司」將聚焦乘用車,打造「更極致的智能電動汽車」。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
過去一年始終處在風口浪尖上的的智能汽車行業,又增加了一個重要的新變量。
根據百度的規劃,新組建的公司將著眼于智能汽車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銷售服務全產業鏈。
下一步,百度和吉利將基于后者最新研發的浩瀚 SEA 智能進化體驗架構,進行下一代智能汽車的研發。
百度和吉利都將在新的智能汽車公司中出資。
有消息稱,百度將在新公司中持絕對控股的地位。
同時,這家新公司將在百度集團外獨立運營,百度 Apollo 原有汽車智能化業務不變。
結合此前外媒傳聞蘋果聯合現代汽車造車的消息,百度 - 吉利的合作與蘋果 - 現代合作頗為類似。
百度和蘋果這樣的科技企業將在合作中占據主導地位,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科技公司在造車領域的創新思維能夠快速落地,相比于以車企為主導的合作模式將更有創新的內驅力。
可以說,百度希望一手打造自己的「蘋果汽車」,同時 Apollo 劍指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
1、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雙巨頭如何合作?
在 2019 年,百度和吉利就曾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在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 AI 技術在汽車與出行領域共同攜手,構建智能出行生態。
李彥宏和李書福,都相互為對方站過臺。
在這次組建的新公司中,除了出錢,百度和吉利都將拿出自己的優勢資源:
吉利在汽車制造領域積累多年,這也是百度看中的優勢。可以肯定的是,百度的新車也將由吉利制造。
回望過去一年,上汽攜手阿里建立智己汽車。東風沖擊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推出嵐圖汽車。
前者的首輪融資超過 100 億元。東風的創業板招股書也披露了,嵐圖的投資規模為 110 億元。
百度聯手吉利的投資規模至少也在百億元量級。
其中,僅僅看吉利的 SEA 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這一架構在吉利內部耗資 180 億元,歷時 4 年打造。
在 SEA 架構之前,吉利整車平臺化工作的起點是 2013 年聯合沃爾沃打造的 CMA 架構,CMA 架構耗資超過 120 億元。
后續,吉利將 CMA 架構授權給寶騰使用,技術授權費為 30 億元。
百度將在新公司中持有多數股權,這意味著其投資金額也相當可觀。
智能汽車將是百度全力重注的賽道。
造車也將為百度開啟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2、雙巨頭聯手的邏輯是什么?
從銷量上看,吉利是中國自主品牌一哥。自 2017 年以來,吉利連續 4 年拿下了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名。
即使在 2020 年的疫情中,吉利也賣掉了 132.02 萬輛,完成當年銷售目標,并且市占率穩健提升。
2014年,吉利推出「精品車」戰略。
在這個戰略下,內部開始了整車平臺化的工作。
整車平臺化的核心思想,是通過模塊化的設計,在一個平臺實現不同尺寸、不同級別的車型開發,從而實現零部件共享。
平臺化降低了單車型開發成本和供應鏈成本,加快了車型的設計開發周期,最終可以實現以相對低的成本推出高品質車型。
這是吉利「造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的精品車」的路線。
在這個路線指導下,吉利與沃爾沃聯合,從2013年開始,陸續開發出了CMA(中型車)、BMA(小型車)和SEA(智能電動車)架構。
這幾個架構的開發成本,都在百億元級別。
可以說,吉利在整車平臺上已經有相當大的投入。
而另一方面,百度則是帶來了智能化領域長達 8 年的積累。
這兩個跨領域的巨頭在智能汽車時代,一拍即合。
從車型產品序列來看,吉利控股當前擁有吉利、沃爾沃、領克、幾何、極星等幾個主要的汽車品牌。其中,幾何和極星是面向電動化的品牌。
幾何品牌定位是大眾車型,目前幾何品牌還只有 2 款產品:
幾何 A,定價在 15 - 20 萬
幾何 C ,定價在 12 - 15 萬
極星定位則在 40 萬元以上的區間。極星這個品牌,最早是歐洲一家基于沃爾沃車型進行性能改裝的工程公司。因此,極星有很強的高性能基因。
極星目前也只有 2 款車型:
Polestar 1 售價 140 萬以上
Polestar 2 售價 40 萬以上
目前,無論是幾何還是極星,目前的銷量都在起步階段。
所以,在高端智能電動車領域,吉利需要布局一個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來補充產品線。
從百度的角度來看,百度這些年持續押注 AI 賽道,在智能汽車、智能駕駛以及智能交通領域已經有可觀的技術積累和商業化經驗。
百度是近年來國內 AI 專利申請數和自動駕駛專利申請數的雙料冠軍。
從 2013 年切入自動駕駛,到 2017 年發布 Apollo 開放平臺,今天百度 Apollo 業務已經有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化和智能交通「三駕馬車」。
Apollo 智能車聯的拳頭產品小度車載已經與全球 70+ 主流汽車品牌達成合作,上市的車型超過 600 款。
自動駕駛領域,Apollo 測試車隊規模超過 500 輛,測試里程總計超過 700 萬公里。目前,百度還是中國唯一一家在多城開啟 Robotaxi 和 Robobus 運營的公司。
百度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自主泊車AVP系統已經邁入前裝量產,高階智能駕駛方案ANP目前也是國內唯一的純視覺城市道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百度還是國內布局車路協同,并且在這個領域投入押注最大的科技公司。目前百度已經發布了 ACE 交通引擎等一攬子解決方案。
另外,百度還在 2020 年 10 月宣布投資吉利控股關聯的汽車科技公司億咖通,億咖通主攻數字座艙方向,這家公司投后估值超過百億元。
百度的智能化能力,加上吉利的整車架構能力和制造經驗,完全有可能打造一個全新的智能電動超級品牌。
3、到底是做「蘋果」還是做「博世」?百度兩手都要
入局造車之后,百度在汽車領域將形成「兩條腿走路」的布局:
一邊是百度 Apollo為代表的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目標是幫助傳統車企實現車型產品的智能化,包括了智艙、智駕、智云、智圖四大方向;
另一邊是與吉利合資的智能電動車公司,其業務目標是與特斯拉、蘋果等公司同場競技,打造直面消費者的智能車型。
總結起來,百度不但要做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幫助車企造好車。
同時,獨立運營的新公司將打造中國版的「蘋果汽車」。
根據官方提供的信息,新造車業務作為獨立公司,將不會影響 Apollo 現有業務。
Apollo 是新設立的造車公司的供應商。
Apollo 隸屬于 2017 年百度成立的 IDG 智能駕駛事業群組。
IDG 事業部由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統領,下轄三大方向:
汽車智能化方向,也就是智能技術的前裝量產,包括了智駕、智艙、智圖、智云;
自動駕駛方向,主攻 Robotaxi 落地;
智能交通業務,主要是與多地政府在智能城市、智能交通上的落地合作。
而百度造車業務則是獨立于 IDG 業務部門的存在。
目前新公司的管理層和人事任命還未最終確定,按照造車勢力普遍數千人的配置,可以預見接下來這家公司將進入大規模招聘階段。
全球汽車行業都在向智能化、電動化邁進,特斯拉首當其沖,市值暴漲的背后是全球對于電動車市場的看好。
智能手機巨頭蘋果也對智能電動車產業蠢蠢欲動。
國內阿里、華為、騰訊等巨頭,也紛紛入局造車大潮。
雖然已經有了這么多先發者存在,但僅是稍晚起步的百度造車完全有能力實現后發制人,畢竟百度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等領域已經有了深厚的積累,相較于同臺競爭的選手而言優勢明顯。
所以,于百度而言,現在入局造車既符合自身技術積累的要求,也完全踏準了時代的脈搏。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3591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