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州車展,在ENOVATE天際汽車的品牌發布會上,天際汽車董事、首席技術官牛勝福驕傲地向大家介紹了天際首款量產車ME7,“ME7基于iMA純電動架構開發,性能更為極致。”
彼時,坐在臺下的我一邊為ME7的長軸距、短前后懸設計而驚嘆,一邊也在計算著ME7的軸長比:60.4%。這個數據有多出色?以當時兩臺純電平臺的電動車翹楚特斯拉Model X和蔚來ES8為例,其軸長比分別為:58.8%和59.9%。
是的,在純電平臺電動車最顯性的性能指標——軸長比上,天際ME7擊敗了特斯拉Model X和蔚來ES8兩位明星選手,演繹了什么叫“出場即驚艷”。生而不凡的ME7也讓臺下眾人相信,這款車將非常值得期待。
時光撥回到去年底,天際ME7重磅上市,在去年進行小批量交付后,現在ME7將啟動大批量交付,這一被期待兩年多的高端電動新貴將正式與大家見面。這也意味著,在油改電普遍被看衰的當下,純電平臺陣營又多了一位實力悍將。
賭上20余年光陰,只為成就一部好車!
1月20日,奔馳EQA上市。以往,奔馳新車上市,總是群星璀璨,但是從EQC開始,到EQA,業內針對新車依舊是油改電的爭議多了起來。是啊,時代已經變了,變成“無純電架構不電車”。尤其是傳統豪華品牌電動車,平臺都不“高端”,還怎么敢稱高端車?
于是我們看到,傳統豪華品牌電動車接連被市場教訓,打骨折、降價風波不斷,品牌力一再式微。所以,對于源自純電平臺的高端新貴——天際ME7,大家暗地里總有一絲熱盼。大家很想知道,天際iMA純電架構實力幾何,等了兩年多的ME7會帶來多少驚喜。
結果也并沒有讓大家失望。作為天際汽車針對高度智能化汽車打造的全新智能數字化架構,iMA純電架構能夠實現全時互聯、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全車電氣化等豐富的功能。
除了功能全面,iMA純電架構還具有良好的升級和兼容潛力,不僅可以升級電芯類型(從液態鋰電池升級到固態鋰電池),還可以全時響應消費者對于電動汽車的智能網聯需求,充分給予用戶極致駕駛體驗和全域安全。
以ME7為例,長寬高分別為4685*1970*1660mm,除了擁有同級最寬的車身,而且軸距也達到2830mm,軸長比高達60.4%。即便是到2021年,ME7這個純電架構的尺寸與空間優勢在市面純電車里面還是處于領先地位。
而在至關重要的三電系統上,ME7采用相對更安全的高性能軟包電芯,系統能量密度高達165Wh/kg,在軟包電芯里也處于領先位置。ME7擁有兩個電池包配置,容量分別為54.2度/72.3度電,綜合續航對應為410公里/530公里,與競爭對手之一的蔚來ES6相當。
電驅動方面,ME7則匹配了博世最新一代扁銅線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高達160kW,最大扭矩330N·m。兩個續航版本的綜合電耗分別為15.8度/15.3度每百公里,可見這套動力系統不僅動力充沛,而且非常高效。
另外,由于源自純電架構平臺開發而來,所以ME7的內外飾設計具備更多可塑性,沒有油改電看起來那么蹩腳。天際ME7采用了“先鋒重構美學”的原創設計理念,而且是由保時捷前設計師、也是天際設計副總裁的Hakan Saracoglu主導設計,設計水準絕對在線。
事實確實如此,ME7的造型設計斬獲了有工業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設計大獎,含金量十足。其實,相較內外飾設計,以及淺顯的參數對比,聰明的消費者往往喜歡看一款車的零部件品牌構成。
據牛勝福透露:“我們對ME7前期的設計重視度非常高,比如選零部件,我們都采用主流供應商,很多核心零部件比如電機、整車控制器都是博世的,轉向也是博世的,復雜的、最核心的系統都是非常靠譜的,是屬于一流的供應商出來的產品。”
基于主流供應商筑就的ME7產品力,再看其價格——綜合補貼后售價區間為21.88萬-28.98萬元,差不多是蔚來ES6的一半。這樣看來,ME7這個價格過于美麗了。ME7由牛勝福這一在原上海大眾干過二十余年的頂尖工程師主導開發,實力不容忽視。
電動車不只是用來駕駛的,更是成就一種生活方式!
1月28日,寶馬官宣iX3降價7萬,而這距離其上市時間不過兩個月。是的,在奔馳、奧迪、沃爾沃、雷克薩斯后,寶馬也栽倒在了電動車市場,準確來說栽倒在以特斯拉為首的新勢力腳下。因為,與傳統豪華品牌電動車紛紛折戟不同,新勢力高端車銷量反而一片飄紅。
此起彼伏,這種截然不同的市場反饋,不得不引起行業思考:為什么傳統豪華品牌不再強勢了,為什么他們的電動車不香了,即便價格“打骨折”,但卻依然賣不動?原因在于:電動車不只是用來駕駛的,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表達與延伸。
所以我們看到,電動車越來越智能,車載屏幕越來越多、越大。天際汽車董事長、CEO張海亮認為:“ME7的‘5+X’不止是五塊屏幕,更是不斷進化的人機交互、不斷拓展的用車場景、不斷升級的有車生活!我們希望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在出行的路上就可以輕松實現。”
還有,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車企與用戶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而車子就成為彼此的紐帶。從蔚來等新勢力企業的運營實踐來看,界限其實已經消失了,用戶與李斌共進晚餐都不是個事兒。
“天際ME7不僅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款時尚的科技產品,而科技在ME7上不僅僅是理性和冷靜,更體現在數字化的高級感,情感化的溝通以及用戶的共融參與。”在ME7上市發布會上,牛勝福做了這樣的產品定義,他說的這種企業與用戶共融的關系是傳統車企所不具備的。
基于這樣的消費變遷,汽車的產品力形態也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對于傳統汽車來說,最核心的產品力莫過于發動機+變速箱的總成部件,但對于智能電動車來說,三電系統已經成為基礎,智能系統的比重則會越來越大。
所以我們看到,前幾年還被爭議的特斯拉的大屏設計理念,如今已經成為趨勢,而且被國產企業進一步放大。ME7便是這其中的佼佼者,不僅擁有最多5個屏幕,讓前后排都能享受汽車智能化帶來的紅利,更有“X”——還可外接4個移動設備,以及提供無線探索的軟件服務。
比如大家普遍關注的智能駕駛,ME7配備領先的ME Pilot智能駕駛系統,可以實現Level2.5級別的智能駕駛輔助,且包含ACC自適應巡航、LKA車道保持、APA/RPA全自動泊車等16項核心功能。
而在智能座艙上,這也是ME7最為獨特的地方,它采用了儀表、中控屏、副駕屏幕及后排雙屏在內的5塊高清屏幕,可謂車載屏幕之最。為此,天際還首創了多屏動態推送,實現信息、娛樂、音樂、影視等內容的播放、同步和分享。
在國內某領先自媒體的獨立測評下,ME7的智能性能與體驗綜合排名第一,并力壓小鵬P7、特斯拉Model 3等一眾好手,可見ME7的智能水準猶如其屏幕之多一樣,也是名副其實的高。
蘋果汽車正在加碼研發中,這預示著智能汽車必將成為以后汽車的發展潮流。而如今,天際汽車無疑已經占得賽道先機,ME7也已成為智能電動車標桿的存在。然而,天際汽車并未滿足眼前的成就與榮耀。
張海亮說,“天際ME7還將通過多種創新技術、軟件、應用場景的有機融合,持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務和個性化體驗,真正成為打通智能汽車與生活場景的橋梁。”所以,若要問ME7的智能邊界在哪兒,也許只有“天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3797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