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7年首款油電混合混合動力車型正式亮相以來,豐田在這個市場一枝獨秀,無人能敵。
這個巧妙的技術讓汽車電動技術得到初步大規模的使用,超千萬輛的銷量和動力系統零故障是豐田雙擎系統最為成功的亮點。
這個曾經是降低燃油車油耗和排放的最佳解決方案,豐田對這個系統專利的長期壟斷,以及全球各地區對汽車排放標準的快速提高,已經注定無法成為主流動力系統。
發明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曾經為燃油車贏得未來發展機會的豐田汽車,正在成為全球政府和車企圍剿的唯一對象。
在不插電的油電混合動力市場,除了豐田雙擎之外,還有本田銳·混動和日產的e-POWER增程混動,從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到純電動汽車,電動技術由附屬地位逐步占據主要地位。
就在2020年,豐田再一次超越大眾成為全球銷量第一的車企,而豐田全球車企利潤第一的位置更是從未有過一絲動搖,這很大部分得益于豐田對現有技術的榨干式使用,對新技術的無動于衷。
如果說在燃油車市場唯大眾有實力與豐田一戰,面向未來汽車市場,大眾開始全面電動化,ID.全系列概念車型陸續公布,并快速量產和交付,大眾已經占據全球傳統車企電動化轉型的領先地位。
在歐洲市場,豐田全系車型陸續實現油電混動化,但在這個偏愛小型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特斯拉和大眾已經擁有先發優勢,并且開始占領市場,豐田幾乎不占優勢。
在美國市場,豐田已經停產了入門級的雅力士車型,曾經領先的普銳斯Prime插電混動車已經被特斯拉、日產等車企的純電動汽車大幅度拋離,毫無還手之力。
全球各地區都陸續宣布將在二、三十年內禁售燃油車,豐田油電混動車型無疑也將無法滿足更高排放標準而不得不被拋棄,或者升級到擁有更多純電續航里程的插電式混動汽車。
面向未來,豐田押注以Mirai車型為代表的氫燃料燃料電池電池技術,與純電動汽車同樣需要基礎設施支撐,加氫站的建設也比充電站要麻煩得多,普及起來需要更長的時間,再加上并沒有全球車企車型的支撐,或許無法成為主流動力。
美國、歐洲和中國等主流汽車市場,不斷提高汽車節能減耗和排放標準,而歐洲和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就連豐田大本營的日本市場,其政府也開始收緊汽車排放相關政策,從而讓豐田腹背受敵。
如果說傳統燃油車市場,全球車企都在同一個圈子里斗個你死我活,豐田幾乎獨此一家的油電混合動力技術和氫燃料電池技術之下,全球車企開始分化為全面電動化和豐田兩大陣營。
圍剿豐田,不僅僅成為全球車企的一件大事,也成為了全球各個地區的選擇,即使豐田開放了專利也于事無補。
即便是純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現在,豐田油電混動系統依舊具有生命力,進而備受市場的偏愛,但僅靠豐田一家將無法支撐全球市場。
在全球市場快速大規模普及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大背景下,豐田的純電動汽車目前也僅有中國市場專屬的C-HR EV和同平臺的雷克薩斯UX 300e,插電混動車型,除了全球車型普銳斯Prime和RAV4 Prime之外,中國市場有專屬的上一代卡羅拉和雷凌雙擎E+。
特斯拉的純電動汽車年銷量已經達到50萬輛,而且年百萬銷量已經指日可待,大眾MEB純電平臺之下ID.系列車型已經正式量產兩款,而且第三款、第四款也加快量產上市步伐。
就在2021年這個傳統車企的電動汽車元年,豐田全新e-TNGA平臺下的首款純電動汽車將在歐洲市場首發,與此同時,通用、日產雷諾、現代、本田等全新純電動汽車也將在這一年正式面世。
當豐田開始在純電動汽車開始發力之時,卻依舊需要考慮其油電混動和氫燃料電池車型,相比之下,全球其它所有車企則是All in的全面進軍態度,豐田幾乎占不到任何便宜。
圍剿豐田,并不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而是全球各大車企和政府的利益生死攸關之戰,豐田在這一場以一敵多的戰爭中必敗無疑。
當然了,豐田的絕殺武器,誠然是全球第一的規模體量,但這個體量究竟會成為豐田的絆腳石,還是向上突破的新起點,主要還是看豐田的選擇。
我們無法對全球第一的車企做出預測,但我們希望豐田是后者,因為已經有太多車企陷入困境和消亡,我們不希望豐田會重蹈覆轍,讓燃油車時代的情懷消失殆盡。
那么,在圍剿豐田的戰爭中,你會站在哪一方,是重錘一擊,還是奮力守護?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132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