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可以說是國產品牌與合資品牌的兩分天下,眾多合資品牌依舊是國內消費者購車時的一大考量對象。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的若干汽車品牌在海外市場中并沒有受到過多的重視,部分新能源車型借著政策傾斜的紅利成功打開海外市場的大門,但卻依舊不溫不火,無法與國內的合資品牌相提并論。
就在昨天,蔚來正式開啟了自己的全球化戰略,首站就是北歐大國挪威。其實蔚來并不算是第一家布局海外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在去年愛馳汽車與小鵬汽車就先后登陸了歐洲市場,但受制于疫情等問題,整體表現并不算優秀。蔚來當家人李斌就表示,雖然說這幾年中國汽車出口量不小,但通常市場都是一些欠發達地區,歐洲美國等市場還缺乏中國品牌的身影。說到底,當下中國“留洋”海外的車型中,中低端車型還是其中的大部分,2020年全年的出口車輛平均價僅為9.38萬元/輛,那么售價高達40萬+的蔚來,究竟有什么底氣進軍歐洲市場呢?
首先是立足長遠。在蔚來這個品牌誕生之初,全球化這一理念就已經深入其骨髓之中。2015年召開品牌發布會時,就是在慕尼黑、倫敦以及硅谷舉行的,同時將完整的研發團隊派遣至美國、歐洲等地,提早研究當地消費者使用習慣。李斌曾表示,由于疫情等問題的影響,全球化的計劃被迫推遲,今年是時候重新開啟這一計劃了。
而將挪威定為海外市場的第一站,也是有著精密計劃的。首先挪威對于新能源車的關稅較低,比較適合定價原本就較高的蔚來汽車。同時2020年挪威汽車總體銷量14.14萬輛,其中電動車銷量就高達9.2萬輛,占比達到65.1%,是新能源品牌發展的絕佳土壤。
其次是保持耐心。中國汽車市場本就是全球范圍內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蔚來能夠在國內市場保持不錯的競爭力,沒理由在海外市場混不下去。而為了讓新團隊保持較強的競爭力,蔚來集團并沒有對挪威的團隊下達銷量KPI,蔚來認為只要把自己的業務做好了,整個汽車市場也是向上發展的,那么蔚來的成績一定會水漲船高,實現突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619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