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新造車的百度代表——集度汽車在北京舉辦了首次媒體溝通會。
雖然名為溝通會,但現場來了上百家媒體,規模不小。集度汽車的 CEO 夏一平在一個多小時的個人秀及問答環節中回答了許多敏感的問題,包括:
集度汽車做什么?
2021年入場,還有沒有機會?
第一款車什么時候出?什么價位?
誰負責造車和供應鏈?
等等
聽完整場,我們最深的印象是:集度汽車可以類比為百度在汽車上的 Pixel——谷歌自己基于安卓系統打造的手機。
它的首要任務,是完成百度長期以來積累的 AI 技術,尤其是自動駕駛平臺 Apollo 的技術落地。
落地,是集度汽車最重要的任務。
宏觀來看,這也是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又一次「親自下場」。
到目前為止,這樣的下場有三類,小米雷軍的「All in」、華為的「Huawei Inside 」,以及百度的類Pixel——集度汽車。
誰能走通,誰能更快走通、誰又能讓自家Team成員在這樣的風口再造創富神話,決定了歷史對它們的評價。
以下,是我們來自現場的報道。
一、百度的Pixel
集度是什么?要做什么?現在下場造車,晚不晚?
這三個問題,是媒體最想知道,也是夏一平回應最多的問題。
譬如,集度汽車是百度相對主導的一家公司;
又譬如,集度汽車最重要的任務是落地——將百度領先的自動駕駛平臺 Apollo 的技術落地。
從他的字里行間,能發現李彥宏對于集度汽車的關注度非常高,不僅在大方向上會給意見,甚至在產品早期定義環節都會介入,深入到產品交互細節的討論。
上面這句話,就是李彥宏在談及集度汽車三大 DNA 時的表態:
「機器人式的未來感設計非常與眾不同。一方面代表了更前沿的用戶體驗,一方面也能很好的承載百度阿波羅先進的技術能力。」
是的,「承載百度阿波先進的技術能力」!這就是集度汽車,在百度戰略層面最重要的意義。
當然,夏一平也強調集度汽車是一家獨立于百度之外的商業公司,甚至會在今年下半年展開一次融資,目標是未來五年融資 500 億人民幣。
不過,作為一個開放的技術平臺,Apollo的各種能力(智艙、智駕、智云、智圖)都會對外開放。在這種情況下,集度汽車有什么差異化優勢?
夏一平打了兩個類比。
一個類比是樂高。
他表示不同汽車公司的產品定義會不同,設計能力和用戶體驗的理解也有差異。同樣的樂高積木,搭建出來的效果進而會完全不同。
我們會后追問,Apollo 團隊后續會否整體進入集度汽車?夏一平很坦誠地表示,這不是他能夠回答的問題。
另一個類比是類比 Pixel,谷歌基于安卓系統的自有品牌手機。
夏一平說,集度汽車就類似百度的 Pixel。言外之意,是會有更敏捷的開發,更深度的協作等
二、L4 和 20 萬以上
集度汽車是在今年 3 月 2 日注冊的,距今剛好 90 天。
根據注冊信息,其注冊資本為 20 億人民幣,持股股東有兩個,代表百度的達孜縣百瑞翔創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55%),代表吉利的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45%)。
夏一平此前曾說,吉利是集度汽車的戰略合作伙伴。那在這場造車中,吉利負責集度的什么?
車輛制造與供應鏈!
夏一平在屏幕上打出了上面這張圖:吉利的 SEA 浩瀚架——開放架構、超大帶寬、柔性擴展。
在隨后問答環節中,他進一步透露集度汽車不會自建供應鏈量,要「完全使用吉利供應鏈帶來的優勢」,第一臺車也會由吉利完成整車研發和生產,集度汽車主要負責產品定義和設計。
「(第一臺車)內外飾已經基本確定,接下來是油泥模型和 3D 建模階段。」
第一臺車的競品是誰?什么價位?目標受眾又會是誰?媒體接著問。
夏一平回答說,「沒有競品,或者說差異化競爭。」但肯定不是 20 萬以下的車。目標受眾主要是 90-95 后的年輕一代,也會考慮女性車主的需求。
此外,在此前的個人秀環節,夏一平將集度汽車的 DNA 濃縮為上面三個單詞:Robotic:機器人化;Emotional,有溫度;Futuristic,未來感,
「希望這款車開到街上,大家會非常顯眼知道是JIDU 的車。」
這臺車,計劃在明年北京車展時亮相。今年十月,集度會舉辦一次更重要的品牌發布,希望屆時能披露更多消息。
三、能不能打?
夏一平曾是摩拜單車的聯合創始人兼CTO。今天溝通會上,他回憶了去年10月以來百度找他造車的過程,并說在接到正式邀請后幾乎就是:「Yes,I DO!」
說出這句話,夏一平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這個時候下場造車,晚不晚?無論對于他個人,還是對于集度汽車這家公司。
他的回答是不晚!
夏一平說,電動化早期,譬如特斯拉、蔚來這樣的公司,最重要的工作是要解決電動汽車市場化的問題,也就是讓市場接受、讓用戶接受。
核心問題包括三電技術問題和供應鏈問題。但這些問題,現在已經不再是挑戰和壁壘了,因為「已經越來越標準化了。」
夏一平說,現在再去比拼加速度和續航已經沒有意義,在用戶感知層面,3.9S 和 4.3 S 沒有差別。而「「當相對標準化的零部件出現后,就會同質化」。
在他看來,未來三到五年的核心競爭壁壘已經集中在智能化上,不僅是產品形態,更重要的是底層技術(數字底盤、電子電氣架構等)從下至少的完整重構,并最后指向 5-10 年后無人化競爭。
「快速迭代、持續進化,從第一性原則來看,是整個產業生態的競爭。」夏一平說,譬如手機行業,現在已經成為了整個生態的競爭,包括了芯片、OS、AI、云端等谷歌方面,以及很強大的用戶生態。
同樣邏輯,隨著汽車行業的顛覆越加深入,汽車智能化的核心必然會是端到端的技術生態能力。
夏一平認為,百度 Apollo 已經具有這樣的能力。
具體到集度汽車上,則是集度汽車面向 L4 的智能化架構 JET。
什么是 JET?
夏一平說,一個未來汽車的神經系統,能夠做到軟硬件解耦;在底層架構上有足夠強大的處理能力、足夠的帶寬,能支持應用和軟件層面的快速迭代;一個更加開放的軟件架構,能夠確保在下一代競爭中保持優勢,能支持「接下來每一年都能有一款新車。」
他認為要從底層具備這樣的生態能力,包括云端算力、AI、智圖等等,才算擁有核心的競爭力,才能打造出自我演進自我迭代的智能電動汽車。
四、新造車不相信眼淚
3月2日正式注冊時,夏一平說當時集度汽車只有三四個人,辦公室都沒有,大家都是遠程辦公,用「開著飛機修飛機」的方式,在品牌、產品、設計、運營上同步推進。到4月,他們在張江wework租了一個 18 個人的小辦公室;五月份,搬進虹橋 wework,正式入職人員超過 100 個,未來一兩個月內會超過 200 人。
現在,集度汽車從設計、到產品研發、工程、軟件、公司運營,核心團隊已經基本搭建完成,結合第一款車基本把產品設計的內飾、外觀選型方向確定,進入油泥模型、3D 建模的狀態,第 90 天的集度汽車推進速度真得很快。
但正如我們以前說「互聯網不相信眼淚」,新造車同樣不相信眼淚。
接下來的兩三年,會是新造車勢力,譬如蔚來小鵬的快速奔跑期,不僅是產品,也包括充換電體系、線下店鋪售后等服務體系,再加上華為和小米,甚至言之鑿鑿的蘋果汽車,集度汽車毫無疑問會面臨更加殘酷和慘烈的競爭。
更快的奔跑,更深入的協作(與百度吉利)、更堅韌的意志,以及一點點好運。無論是集度,還是夏一平團隊。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802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