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充電樁行業中網上流傳國家電網山東某公司怒斥“1分錢充電”,呼吁車主抵制,并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時之間,“1分錢給汽車充電”成了大負面,令人想起社區團購的1分錢買菜。事實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今年以來在山東市場個別收費經營者引入野蠻資本,進行低成本促銷和1分錢收費、零服務費等惡意競爭,這嚴重擾亂了山東正常的充電市場秩序,誤導了電動車車主充電,對新能源汽車汽車的發展和充電設施造成了負面影響。目前國內公共充電樁都是由不同單位在運營管理和收費的,充電費一般是由基本電費和服務費組成的,基本電費約1元左右,服務費根據各地物價局批準范圍不同,大部分服務費都是限制在1元以內,較多是每度電收取服務費0.8元,也就是總價約為1.8元-2.0元之間。如果把1.8元-2.0元/度的充電費變成1分錢,那肯定是低價傾銷了。
如果野蠻資本徹底打垮傳統企業對充電樁建設的布局規劃,最終這些資本就會掌握充電樁的話語權;屆時充電樁的價格還不是說多少就是多少嗎?所以避免惡性競爭是有必要的,只是國網(山東)似乎也有些敏感,1分錢充電和零服務費充其量是階段性的促銷活動,雖然這能夠提升用戶對品牌的黏性,但作為傳統企業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去競爭。
充電樁市場是一片藍海,目前充電樁保有量不過180余萬個;未來會有上千萬到數億輛電動汽車,配套的充電樁也會從數百萬到九位數的增長。在這一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非常激烈的競爭,隨著電動和混動汽車銷量的極速增長,隨著不斷有資本進入市場中,在這個過程中也勢必出現非常激烈的競爭。只要行業不偏離國家的目標預想,形成一種相對競爭性格局也是一件行業好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充電樁沙龍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913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