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晚,廣汽埃安AION S Plus上市,新車續航410/510/602公里,補貼后售價為13.96-17.26萬元。
嚴格來說,這款車并不是AION S的改款換代車型,而是廣汽埃安針對AION S的C端市場推出的一個新品類,所以加了一個Plus后綴。
之所以向C端市場推出AION S Plus這么一款車,是因為廣汽埃安考慮到現款AION S的B端市場份額占比太大,C端占比偏少。
以5月上險數據為例,AION S的單位和租賃性質的銷量占比高達78.52%,CB占比大概為28開。是的,廣汽埃安與蔚來、小鵬等新勢力CB銷量占比82開是相反的。
對于廣汽埃安來說,如若一直依賴B端,C端市場難以突破,意味著品牌沖高之旅將困難重重,同時也不免會遭逢北汽新能源之覆轍。
眼看即將跌落深淵,但廣汽埃安選擇絕地反擊,尤其是近來一些針對C端的鋪墊動作,格外明顯。
今年3月,廣汽埃安發布彈匣電池,打起電池安全保衛戰;4月,廣汽埃安專屬充電站在上海虹橋機場落成,完善發展C端市場的重要支撐——補能體系;再就是今年發布的面向C端市場的兩款新車——AION Y和AION S Plus。
數據顯示,AION Y的5月上險數為1780臺,在10-15萬元純電動車中可排第二,僅次于去年11月上市的歐拉好貓(1825臺)。
由于這是AION Y第一個完整月銷量,所以不難預計,待產能、交付爬坡后,AION Y后面幾個月擊敗好貓鎖定第一,并非難事。
而且,在CB占比上,AION Y也實現了新突破。在5月上險數中,AION Y的個人用戶數為1579臺,占比高達88.71%。
彈匣電池的安全性深入人心,AION Y的市場表現火爆……今年上半年,廣汽埃安在C端市場打了一場翻身仗。
再看這次上市的AION S Plus,這是廣汽埃安面向C端市場打出的第二顆子彈,它的穿透力又如何呢?會延續AION Y的表現嗎?
關于如何打造AION S Plus,廣汽埃安也花了一些心力,包括采用1.9平米的光感浩瀚天幕、0.211Cd的超低風阻系數等等,無不讓AION S Plus撩撥著用戶。
雖然花樣多,但客觀來說,電動車的核心競爭力仍然取決于續航和價格,這才是打動消費者的第一要素。
對于以上提及的AION S Plus的價格,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規劃營銷部部長邱亮平表示,“這個價格有點狠。”他繼續說,“對自己狠,就是讓用戶爽。”
所以,AION S Plus的價格果真如邱亮平所說的那么狠嗎?這就要看如何對比。
相較AION S來說,AION S Plus取了一個中間價位,比如前者最高20.58萬元,而后者最高17.26萬元,這也是為什么AION S Plus價格一出,不少媒體說便宜了。
AION S Plus上市后,其直接競爭對手將鎖定在幾何A,以續航最接近、最有市場前景的600公里續航版本來看,前者售價15.96萬起步,后者則需14.87萬,差價1.09萬。
單純從這個價格來看,埃安AION S Plus并不占優。在配置方面,兩者大體相當,小有差異,比如埃安AION S Plus電機功率大15千瓦(百公里加速快1秒),而后者多了陡坡緩降、HUD抬頭顯示等。
當然了,在其它一些配置上,埃安AION S Plus握有優勢,比如上文提及的光感天幕、超低風阻系數,以及純電正向平臺,而幾何A仍然是油改電平臺。
再對比400公里(埃安AION S Plus 410公里,幾何A 430公里)版本,結果也大致一致。
所以整體來說,相較AION S,AION S Plus確有價格優勢,也不難預計后者會從前者攫取部分份額。
而相較幾何A來說,AION S Plus的價格則存在一定劣勢,當然其產品點更突出也是事實。所以關鍵在于消費者如何選,以及廣汽埃安能否打動消費者。
近兩年來,隨著補貼的退坡,A級車市場被狙擊,市場份額從最高的54%,降至今年的22%。所以,AION S Plus此時拍馬殺到,不能說沒有市場壓力。
不過我們也看到,隨著歐拉好貓、埃安AION Y和哪吒U Pro等新一代精品A級車的悉數登場與驚艷表現,A級車市場有回暖之勢,市場份額已從4月的23%升至5月的26%。
所以對于以精品著稱的AION S Plus來說,盡管市場承壓,但只要產品力足夠扎實,依然可以取得不俗的表現。
邱亮平說,“AION S Plus有信心成為繼AION Y之后的又一款爆款產品,沖擊細分市場銷冠。”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987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