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科創板汽車第一股,不知是多少新老汽車企業的夢想,但在科創板上市只差臨門一腳時,吉利汽車選擇了終止。
6月25日,吉利汽車在港交所連續發布兩則公告,經公司董事會于2021年6月25日審議通過,決定撤回A股科創板IPO,待有關條件成熟后,再積極推進人民幣股份發行上市工作。同時,公司還發布公告,將對旗下智能汽車品牌極氪智能科技尋求不同的外部融資方案。
早在2020年6月吉利就對外宣布“發行人民幣股份、在科創板上市”的計劃,同年9月2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顯示,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已同意吉利汽車的首發發行上市請求。運作一年之久,吉利汽車卻選擇了撤回回A股科創板IPO,不得不說這很令人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于2020年9月申報科創板的威馬汽車也于今年4月傳出暫緩科創板IPO進程。為何汽車企業登錄科創板會如此的不容易呢?不具名汽車分析師對《道哥說車》編輯表示,“這應該是受整體科創板上市節奏放緩的影響,不單是汽車行業”。
那么,吉利汽車選擇撤回回A股科創板IPO是否又別有深意呢?
科創板上市節奏放緩
相比主板市場,科創板注冊制,估值相對高,這也成為新老車企競逐科創板的主要原因,只是,無論是吉利汽車這樣的老牌車企,還是威馬汽車這樣的造車新勢力,汽車行業都始終沒有整車企業成功登錄科創板。究竟是何原因呢?
作為新板塊,從2018年11月5日提出到2019年3月2日凌晨正式推出科創板的全套文件,前后只用了116天,科創板的新與快不可避免的帶來一些問題。比如,由于受到螞蟻金服事件的影響,科創板強化了對上市企業的“科技含量”審查,這使得整個審批延后。
去年12月4日,上交所修訂發布《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及《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管理辦法》,科創板IPO的政策正在收緊,不少企業止步于科創板。6月2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新修訂的《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審核規則》及《科創板上市委員會管理辦法》。同時,為進一步明確科創板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標準和程序,提高重組審核工作透明度,根據相關規定,上交所制定發布了《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審核標準及相關事項》。
簡單來說,科創板正在實踐中一步步完善相關規定,與此同時也在進一步標準化、嚴格化?;蛟S也正是因為如此,遲來的汽車企業才久久未能登上科創板。
吉利、威馬非“無懈可擊”
事實上,吉利和威馬遲遲未能登錄科創板不止因為整體科創板上市節奏放緩,畢竟,這兩家在科創板上市這條路上均非“無懈可擊”。
在“蔚小理”相繼登錄美股市場后,遞交科創板上市申請的威馬汽車有望成為科創板第一造車新勢力,但今年4月有消息稱,威馬汽車卻暫緩科創板IPO進程,原因是在上市材料審查中發現了不少問題,被質疑科技含量不足、研發投入營收占比不高、持續虧損等。雖然威馬汽車方面的回應是,目前正在科創板政策收緊下進行IPO排隊,上市時間未定,科創板上市情況請以上交所公示為準。
而回顧吉利的科創板上市路,可謂并不順暢。9月28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已同意吉利汽車的首發發行上市請求之后,吉利汽車的科創板之路就基本沒了消息,直到2021年3月31日,上交所中止了回歸進程,公告顯示: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因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與此同時,吉利汽車在3月被傳因為“高科技定位”問題,在科創板上市遇到阻礙。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因“高科技定位”被否的可能性并不大,數據顯示,吉利汽車2019年、2020年研發投入分別是54億元、48億元,研發營收比超過5%。目前已經在科創板上市的298家公司中,研發投入超過10億元的只有7家,其中6家為十來億元,最大為中芯國際的46.92億元,都低于吉利汽車。以此來看,吉利的“科創屬性”并不低。那么,吉利撤回回A股科創板IPO或許真的另有深意。
押寶極氪?
對于“撤回回A股科創板IPO”,吉利公告中的回應是“鑒于公司的經營決策和戰略調整”,與此同時,吉利公告中也強調了對極氪的安排,“將對旗下智能汽車品牌極氪智能科技尋求不同的外部融資方案”。這很難不令人懷疑,吉利撤回回A股科創板IPO的原因之一或許正是極氪。
眾所周知,吉利對極氪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今年3月23日,極氪智能科技正式宣布成立。極氪由吉利汽車、吉利控股集團(含員工跟投平臺和用戶權益平臺)共同投資,其中吉利汽車持股51%,吉利控股集團持股49%。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出任極氪智能科技董事長,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安聰慧出任極氪智能科技CEO。從出身來看,極氪算的上極受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后資本市場對于傳統車企的興趣一般,而對于具有“智能電動車”屬性的新能源車企則展現出近乎狂熱的態度,以此來看,極氪若獨立上市或許會比吉利汽車更受歡迎也說不定。吉利集中精力辦大事的可能性頗高。
此外,將新能源子品牌獨立上市或獨立發展或許正在被各個大型汽車集團所籌劃中,去年的廣州車展中,廣汽集團旗下廣汽埃安獨立運營,之后在被問及廣汽埃安是否會拆分上市時,廣汽集團方面給出了十分模糊的回應,“未來廣汽埃安新能源怎么走,是采取分拆上市融資來發展,還是通過發展埃安來提升廣汽集團的股價再投入到埃安,這兩種道路都未嘗不可,至于何種方式更有利于埃安的發展,我們還在研究中”。而最近,東風汽車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嵐圖也正式獨立運營?;蛟S,傳統汽車企業們正在試圖培養“富二代”,讓子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浪潮中挺進。而吉利是否要先將極氪推向資本市場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道哥說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5008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