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億美元新資金,嬴徹科技糧草充足
自動駕駛卡車量產在即,嬴徹科技(Inceptio Technology)收到了行業巨頭供應的充足彈藥。
2021 年 8 月 3 日,自動駕駛卡車技術與運營公司嬴徹科技宣布完成2.7 億美元的 B 輪股權融資。
此輪融資由京東物流、美團、太盟投資集團(PAG)聯合領投,德邦快遞、IDG 資本、招銀國際、國投招商、Mirae Asset(未來資產)、斯道資本(Eight Roads)、博華資本跟投,原有股東普洛斯隱山資本、寧德時代、蔚來資本、鐘鼎資本等悉數跟投。
這一次的投資方名單,完全可以用「豪華」來形容,既包括中國物流配送領域的佼佼者,也有國際知名 VC 和頂級資本機構,還有市值萬億的電池產業巨頭。
完成此輪融資,嬴徹科技將對其全棧自研的卡車自動駕駛系統「軒轅」進一步加大投入,同時加速在電動化領域的布局。
就在宣布新融資前一個月,嬴徹科技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展示了 2 款即將量產的自動駕駛重卡。
這 2 款車型分別是與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聯合開發,搭載了嬴徹的「軒轅」自動駕駛系統,將于今年年底量產下線。
嬴徹科技成立于 2018 年 4 月。
其商業目標是圍繞中國的主要高速干線,運營 L3/L4 級自動駕駛卡車,構建起一個基于自動駕駛技術的超級干線物流運輸網。
這個過程中,嬴徹科技一手要抓自動駕駛軟硬件的研發以及車型的量產;另一手也要搭建自動駕駛卡車的運營體系。
創業初期,嬴徹獲得了 G7、普洛斯、蔚來資本的「超級天使輪」投資。
后續,2020 年 4 月,嬴徹科技完成了 1 億美元 A 輪股權融資,當時嬴徹也正完成與東風商用車聯合開發的量產自動駕駛卡車的 A 樣車驗收。
短短 7 個月后,嬴徹又拿到了新一輪 1.2 億美元 A+ 輪美元的股權融資,這一次的領投方是國內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G7、普洛斯、蔚來資本等老股東跟投。
寧德時代的入局也意味著嬴徹科技未來將研發新能源自動駕駛卡車并探索其商業運營模式。
前兩輪融資再加上此次的 B 輪,嬴徹科技目前已公布的融資總額達到4.9 億美元。
幾輪融資讓嬴徹不僅有充足資金,更有更多產業投資者資源來共同推進自動駕駛卡車的技術研發、量產落地,和商業化布局,這也讓嬴徹科技在物流自動駕駛領域的全球競爭中有了更多籌碼。
2、為什么嬴徹科技受青睞?
為什么產業巨頭和頂尖資本都青睞嬴徹科技?
從產業大背景看,汽車行業有兩大主流發展方向,分別是電動化和智能化。
全球幾乎所有車企都在進行轉型,這種大轉型不僅在乘用車領域發生,在物流卡車領域也同樣火熱。
卡車物流領域其中一個成本大頭就是司機,而且重卡司機非常短缺,招聘困難,同時,物流卡車行業也是交通事故高發的行業。
這樣的痛點下,自動駕駛技術更有了用武之地:
· 一方面自動駕駛系統可以先大部分接管駕駛任務,技術成熟后可完全替代司機,減少對司機的需求;· 另一方面,機器駕駛要比人類駕駛員更為穩定和魯棒,避免各種人為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減少意外損失。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自動駕駛技術能夠實實在在解決卡車行業痛點,資本顯然也早已嗅到了其中的發展前景。
另外,物流卡車對于燃油的消耗是巨大的,為了降本增效,電動卡車、氫燃料燃料電池卡車也越來越受到行業關注,比如戴姆勒、沃爾沃都在搞電動卡車,長城汽車也要造氫能源卡車。
未來,卡車市場對于動力電池的需求肯定不會少,所以,鋰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投資一家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就不足為奇了。
眾多巨頭加持下的自動駕駛卡車賽道,成為了自動駕駛和新能源兩大新興技術的最佳結合場景。
所以我們看到京東物流、美團、德邦、寧德時代等行業翹楚能夠投資嬴徹科技。
當然,技術發展趨勢以及行業需求是一回事,真正商業化落地并產生利潤則是另一回事,投資方看中的必定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型。
據嬴徹測算,自動駕駛卡車能帶來的幾大成本壓縮點在于:
· 長途運輸單車需要 2 個司機。先以帶安全員的 L3 落地運營,可以減少一半的人力成本。
· 通過節油算法,可以降低 5-10% 的油耗成本。
總體來說,在一定運營規模下,意味著一臺車在2 年左右便可收回自動駕駛系統的成本。并且,隨著后續技術的進步,這個成本回收周期還能進一步壓縮。
所以在這樣的預期之下,有著大量貨運需求的京東物流、美團、德邦等企業都開始布局自動駕駛卡車賽道,這不單單是財務投資,后續也能與嬴徹科技展開業務合作,向其購買自動駕駛運力服務。
這是一筆雙贏的買賣。
這個商業模型成立的關鍵當然是自動駕駛卡車能夠順利前裝量產,而且在技術上可以做到安全、魯棒且實現燃油經濟性。
為了這一目標,嬴徹過去 3 年在自動駕駛軟硬件、自動駕駛卡車量產以及自動駕駛系統的測試驗證方面做了長足準備。
3、「全棧自研+車規量產」為核心
嬴徹科技創始人、CEO 馬喆人表示,從嬴徹成立那一天開始,就明確了全棧自研、車規級、面向量產的戰略。
為此,嬴徹科技都做了些什么?
1)嬴徹軒轅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
2021 年 3 月,嬴徹科技發布了其卡車自動駕駛系統「軒轅」,這是一套面向量產、全棧自研的卡車自動駕駛系統,包括了算法、軟件系統、計算平臺以及線控底盤。
「軒轅」這個名字取義自中國古代車輛的發明者,嬴徹科技打造「軒轅」,目的正是基于該系統量產自動駕駛卡車。
在算法層,「軒轅」自動駕駛系統針對卡車的特性和用戶需求,突破了長距離感知、自適應魯棒控制和節省油耗等技術難點:
其一,「軒轅」系統超長距感知算法有機結合了場景深度感知技術和前景車輛解析技術,有效實現 1000 米的超長距三維感知,誤差控制在5% 以下。
這項技術能夠為自動駕駛卡車顯著增加更多的路徑選擇和執行時間,為安全與節能帶來了重要的提升。
其二,因為重卡載重波動大(空/滿載重分別為 16 噸和 49 噸),車頭和車掛柔性連接,對車速和姿態的控制提出了很高挑戰。
所以「軒轅」系統集成了自適應魯棒控制算法,通過車身瞬態控制和間接掛車姿態控制,可以在不同載重和路面情況下將車輛橫向控制誤差保持在 10 厘米內。
其三,重卡行業對于燃油經濟性是非常敏感的,「軒轅」系統集成的節油算法通過海量駕駛行為數據,自主學習最優的駕駛策略,包括長時精準預測、智能決策和發動機在環規劃器等,盡可能多地讓發動機工作在最佳燃油經濟區,綜合油耗比老司機再降 5%。
在軟件系統層,「軒轅」針對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設計了獨有的安全管理系統。
該系統充分利用軒轅計算平臺和車輛的冗余設計,實現了軟件多路可用和主備系統的智能切換,系統可以在 20 毫秒內自動檢測處理 2000 余種各類問題。
在計算平臺層,嬴徹科技的「軒轅」計算平臺,整體算力可達245 TOPS,可滿足至L4 級自動駕駛的算力要求,能效比高達1.53 TOPS/W;通過雙硬件冗余設計和安全防護,基本規避了系統失效的風險。
該計算平臺支持實時接入多路異構傳感器。在全配置情況下,其可同時支持 7 個毫米波雷達、5 個激光雷達和 10 個 4K 高清攝像頭。
另外,因為該平臺可兼容多種自動駕駛芯片,所以能實現從 L2 級自動駕駛到 L4 級自動駕駛的多種配置。
在線控底盤方面,嬴徹協同國際 Tier1 設計了面向 L4 的線控底盤接口,覆蓋轉向、制動、動力和供電四大系統,新增99 種線控底盤功性能定義,其線控底盤可以滿足整車集成和控制的需求。
2)量產準備
為實現自動駕駛卡車的量產,嬴徹科技攜手國際零部件公司,和國內頭部卡車制造商聯合開發,將軒轅自動駕駛系統集成到國內最新一代商用車整車平臺,嚴謹遵循正向開發和功能安全的開發原則。
嬴徹目前的主機廠合作伙伴是東風商用車和中國重汽,Tier1 合作伙伴包括克諾爾、采埃孚、博世等。
和主機廠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整車產品定義、整車平臺智能化和線控執行系統的方案、自動駕駛系統與整車交互策略,以及基本功能和性能的驗證。
在國際 Tier1 的合作下,則實現了行業首個全冗余線控底盤,在轉向、制動、供電系統均有多重冗余設計,保障車輛行駛安全。
嬴徹科技也為其自動駕駛卡車選定了一套車規級傳感器。
車上搭載了 3 顆激光雷達,前向來自速騰聚創,兩側則是出自一徑科技;博世的 5 顆毫米波雷達(3 長距雷達和 2 中距角雷達);車頭正面配備一顆三目攝像頭(重卡行業首次使用 800 萬像素)、車頂還有兩組側后向攝像頭,總共 7 顆攝像頭。
而且這些傳感器都是車規級硬件。
嬴徹科技執行副總裁、智能車輛事業部負責人黃剛表示:「傳感器布局的方案和應用場景、車輛狀態以及基本策略都有關系。我們的基本原則是在高性能、成本、質量間找到平衡點。」
3)車規級量產前的完善測試
今年底,嬴徹的自動駕駛卡車就要量產下線了,在這之前,嬴徹團隊要對軟硬件系統進行全面的測試驗證。
嬴徹科技有自己的一套完整測試流程,包括軟件在環、硬件在環、安全員在環、封閉道路以及開放道路測試。
繼完成冬季黑河寒區測試,嬴徹量產樣車目前已完成加速耐久測試,并即將開展海南高溫耐久測試。
2021 年 5 月,嬴徹獲得國內首個重卡自動駕駛領域的最高級別ISO26262 ASIL D 功能安全流程認證。
嚴格完成各項虛擬仿真和實路測試,目的就是讓自動駕駛卡車在真正運營過程中安全、穩定,嬴徹科技追求的目標是在 200 萬公里道路測試中,不出現安全性問題。
另外,在整個自動駕駛卡車的使用壽命方面,嬴徹科技按照 150 萬公里進行設計,保證了一個非常可觀的運營周期。
4、自動駕駛物流網絡體系的搭建
嬴徹的另一個重點任務就是將車輛投入到真實的物流場景中,進行常態化的運營和管理,高效服務于物流公司與貨主。
對于嬴徹科技來說,打造一個超級物流運輸網絡,將是自動駕駛卡車真正能落地運營、創造商業價值的關鍵。
事實上,嬴徹已在這一方面積累頗久。
嬴徹科技執行副總裁阿玉順曾任德邦物流、中信天地華宇副總裁、圓通速遞營運中心總經理等物流龍頭企業高管職位,是物流行業的老兵,在其帶領下,嬴徹科技自成立起,就著手搭建運力運營網絡。
這個網絡一開始使用傳統有人駕駛卡車,以驗證模式是否能跑通。
在此基礎上,待自動駕駛卡車量產后,將其直接嫁接到現有網絡便可開啟運輸服務。
阿玉順表示,其團隊在過去 3 年對中國最核心的物流運輸線路,包括車輛、發車臺次、運輸貨物量等進行了充分了解。
而且在物流網絡構建上有明確的規劃,將分步驟打通華東到華北、華中、華南;以及北拓、南拓;最后連通二級城市以及末端線路。目前,該計劃正在分階段落地。
具體到和車隊、運輸平臺以及貨主的關系上,嬴徹可以非常靈活的提供多套運力模式。
所有這些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將自動駕駛卡車大規模投入到實際的運輸場景中,以此來兌現自動駕駛卡車擁有的各種技術優勢和效率提升。
2021 年 3 月,嬴徹科技正式開啟「物流合伙人模式」,借助投資方普洛斯金融以及 G7 在資金與車隊管理的資源與優勢,全面為物流車隊在貨源、資金、技術與管理提供支持。
而隨著 B 輪新的投資方進入,京東物流、美團、德邦快遞既是投資方,也是自動駕駛卡車運力的需求方。
他們之間的合作潛力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5、打造新一代超級運輸平臺
完成新一輪融資,嬴徹科技量產研發和業務落地的進程將進一步加速。
當然,技術的進步和進化不會停止。
自動駕駛卡車的量產僅僅是開始,后續從物流運輸的真實場景中獲取的海量數據,將會驅動嬴徹不斷迭代其自動駕駛技術,其終極目標是將駕駛員從卡車駕駛位上解放出來,走向真正的無人駕駛。
而且,燃油時代式微,新能源時代崛起,未來嬴徹將會把技術應用擴展到電動化平臺上,對此,他們已經有持續的研發和迭代的規劃。
嬴徹科技創始人兼 CEO 馬喆人認為,自動駕駛行業是一個超級產業,在這個領域運輸平臺、主機廠、芯片商、技術提供商等,都有很大的脫穎而出的機會。
其中,最有生命力的將是兩類公司:
1)一類是有強大的軟件定義汽車能力的主機廠;2)另一類就是自動駕駛技術驅動的新一代的超級運輸平臺。
嬴徹科技要做的就是第二類。
融資宣布的當天,嬴徹科技召開了內部員工大會,馬喆人在會上表示,要做到「穩扎穩打,聚焦目標,不斷打勝仗,永遠超越預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5292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