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氣候變化會議上,沃爾沃、福特、通用、梅賽德斯-奔馳、比亞迪和捷豹路虎簽署承諾,到2040年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動力汽車。而寶馬、本田、現代、日產、Stellantis、豐田和大眾則選擇了“不跟”。作為燃油車時代全球最大的車企,豐田的理由是:全世界范圍內都沒有做好準備。
新能源汽車的大火已經燒進了燃油車市場的腹地,而豐田、大眾雖然都在進行變革、轉型,卻顯得有些被動、不情愿。隨著Rivian、Lucid等美國新勢力車企上市,在資本市場卷起不小的風浪,市值更是動輒幾百億、上千億,眼看著后浪們把福特、通用拍倒在沙灘上,傳統車企的危機意識也急速上升。
比亞迪在國內幾乎已經完成了向新能源車企的轉型,目前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占比已經超過90%,DM混動車型與純電動車分別占了一半份額,10月份新能源車的銷量更是突破8萬臺,可以說,在2040年之前淘汰燃油車,對比亞迪而言輕而易舉。而豐田等傳統車企依然沒有擺脫對化石燃料的絕對依賴,隨著國內市場份額的日漸萎縮,豐田、本田等日系品牌盡管有所行動,但在意識深處還在掙扎。
豐田的包袱太大,很難甩掉,也不愿甩干凈,這是豐田的困境。比亞迪的魄力則在于,看清未來趨勢之后忍痛割肉。
9月1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一則商標轉讓/轉移公告,比亞迪將“魏”商標正式轉讓給長城汽車。2016年11月,長城汽車新品牌WEY正式發布,中文名為“魏牌”。比亞迪2012年開始打造王朝系列,目前已經推出了秦、漢、唐、宋、元等車型,以歷代王朝為名的商標也都在申請列表中,其他如夏、商、周、趙、楚、齊、晉、明、清也都在其列,“魏”則在2016年1月申請,現在轉讓給長城“魏牌”,也算是一樁佳話。
同為國產自主車企的比亞迪和長城,既是合作伙伴,也有著對國產汽車共同的期待。在合資車企主導的燃油車時代,比亞迪和長城創出了自己的天下,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國產車擺脫外企陰影的機會終于來了,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實現共贏。這也是比亞迪的格局,國產車的格局。
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
編輯:蘇樺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GoLight出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6106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