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合肥,零跑C11,用車一月,按趴電標準測試,奉上最詳細體驗報告(測試標準豪華510,輕松+中回收,胎壓2.5-2.7,溫度-3~15度)ID:沒錯就是我
提零跑C11已經一個月了,用車1600km,作為資深電動車用戶,6年前就沉迷動車無法自拔,經過一個月的磨合,當然迫不及待的和大家分享用車體驗,這次因為想測不同版本的差異,所以在零跑C11 11月份首輪OTA時候一直沒有更新,用的還是LeapOS 1.01.06版本,下期體驗就更新到新版本繼續給大家分享,喜歡的話就關注一下,爭取給大家提供滿意的用車報告。
用車分享:整車隔音很不錯,前排雙層夾膠,時速100KM以下很安靜,跑城市鋪裝路面有點像坐高鐵,又穩又安靜,超過120KM風噪略大,可能是無框門通病,同時看了一下車門可以增加一圈隔音膠條,正在找合適尺寸的,裝上后再和大家反饋,過減速帶干凈利落,但是過坑坑洼洼路段彈跳反應有點大,可能和我胎壓2.5-2.7較高的原因,過彎支撐性良好,我是凱迪拉克XTS車主,論舒適要差一點,但是和我老表的XT5和GLC我認為沒有C11舒適度高,空間表現也更優!
接下來一一分享吧:
外觀篇:
我提的C11是珊瑚橙+米內,簡直是大街上最靚的仔,新車洗的干凈,也沒上車牌,色彩艷麗,有很高的回頭率,不同于轎車,新能源SuV車型往往能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因為本地網約車出租車車型,都是用長安,比亞迪,江淮之類的轎車車型,這個價位去買轎車,尤其是白色,很容易被人當成網約車很尷尬,就比如我上一輛江淮牌電動轎車,我經常去充電會被同時也在充電的司機問到最近單子多不多,換了C11后去了幾次充電樁,在充電站被圍觀,拍照,詢價,感嘆現在十幾萬竟然可以買到這么好的車,已經好幾個人問是不是高合了這個車,整車外觀圓潤飽滿,側身修長,還有20寸大輪轂+無框車門+伸縮隱藏門把手加持顏值,妥妥的20萬的價格,50萬的配置+顏值。
充電功率很不錯,我找的是60Kw樁,通電基本滿速運行,最后涓流階段也有13kw,早知道早先很多低續航車型,快充最大也就支持10kw,當然,日常用車是不建議滿充滿放的,不過我本著負責好奇的心,選擇充到96%后換用慢充樁補電,達到最滿電池狀態;
能耗篇:行駛1600KM.,前800KM使用的是輕松+弱回收(最大60A),后使用輕松+中回收(最大160A)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用剎車,回收多余能量,需要個人熟悉一下腳法,用中回收開車很舒服,坐車的人也不會有很強大拖曳感;這次測試,因為陽光很好,基本上不開空調也不冷,基本就用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續航很讓人驚喜,懂車帝測試中9%后車趴了,應該是極寒溫度電池保護,我跑到8%動力正常,再接下來感覺也沒必要真跑空了,一切都很讓人滿意,電量高于40%時,能耗12-15個,低于40%確實計算會高一點18-23左右,高速續航速度也很重要,100和120耗電完全不同,
剩余28km,8%電量,沒敢跑了,懂車帝測試低于9%市區動力應該是極寒電池保護,我這個一切正常高速,105-120時速,電耗20市區很低,不開空調,11個很容易開
總結:春秋用車妥妥的超NEDC,冬天如果追求長續航不開空調400+穩穩地,跑高速單程300也很穩,日常用車隨便用,續航很扎實,實打實的續航,友商我就不說了60多度就標500+,良心車企還看零跑~
內飾篇:巖灰米內,真的很漂亮,就是容易臟,去看了一下試駕車,4000km,稍微注意點,保持的還不錯,比想象中的好,我這批車是11.27出廠,目前看一切正常,車內無異響,配件連接阻尼感良好,可以看到品質已經很穩定了,儲物空間很棒,就是扶手箱上的水杯架不能用太粗的杯子,橡膠限位不是很好放,手扶箱內部空間很大,飲料可以豎著放好幾瓶,手機無線充電功率小了點,充電比較慢,自帶的USB充電功率也不是很大,后排空間很棒,1米9的寬度,純電平臺,后地板全平,坐上車的都說好,后備箱對于緊湊級車是大的不止一點點,24瓶一箱的怡寶純凈水裝了10箱還能放,打開后備箱蓋板,下面還有個很深的空間和儲納格,收納自帶工具和洗車打蠟的材料不要太方便,前備箱也很實用,可以放52L的東西。
操作篇:滿滿的儀式感!解鎖后,后視鏡自動展開,伸縮門把手彈出,呼吸燈亮起,輕拉把手,玻璃下降,隨后打開車門,座椅(迎賓模式)自動后移,上車,問候語(可以自定義):早上好主人,美好的一天開始了~,人臉識別已經識別出,調整到車主喜歡的模式,呼叫語音助手小零打開導航和音樂,掛上D檔就可以出發了~
功能篇:
常用部分:包含后視鏡調節,雨刷器靈敏調節(感應雨刷)雨掛間歇調節,燈語,車窗一鍵升降通風控制
燈光:配置了自動感應大燈,需要手動時可以從中控控制,且有高度調節,車機集成度很高,車內閱讀照明燈都是LED觸摸的,也可以系統控制,門板氛圍燈支持無級調光,令人遺憾的是不支持自動變色和呼吸模式。
門窗:全車支持車窗一鍵升降通風控制,且鎖車解鎖也是支持車窗關閉和升降的,因為配備了感應雨刷,車輛還支持雨天自動關窗,并且支持天窗遮陽簾滑動控制,當然語音助手也是支持的了,只需要一句:小零,打開(關閉)車窗(天窗)就可以了,
座椅:座椅部分,采用nappa工藝座椅,主駕駛支持迎賓模式,前排座椅支持加熱(包含靠背加熱),后排倆測加熱(包含拷貝加熱),前排座椅三檔通風,前排八項調節,對駕乘人員非常友好,同樣可以在中控操縱加熱通風,且可以直接調節副駕駛座椅,比較遺憾的是不帶腿托高低調節。
駕駛:駕駛模式分為輕松/運動/自定義,方向盤力度也有三檔可調,且支持蠕行模式,自動駐車,HDC陡坡緩降,ESP車身穩定系統,包括行人警示音也是從此處打開。這邊推薦能量回收用中回收,最大也有160A,且不會有很強的拖曳感!
ADAS:目前的ACC很好用,但是遇到插隊的不好識別,城區還是少用這個功能,插隊的車多,但是擁堵跟車確實很棒,據說月底要開放剩下的L2功能,很期待;
充電:支持自定義時間開啟,和保護電池設置充電上限功能,便攜沖2-3.5KW,慢充7KW,快充最高有100KW,主要看樁,兼容性很好,目前沒有在正常的樁啟動失敗過,沖到最后速度也有13KW,很棒!充電尾燈會亮起轉圈提示,充電口也有燈光提示,很有科技感;充電正常開啟空調和各項媒體功能,夏天也不用擔心充電車上熱了。
總結:16-20萬級,最值得買的一款車,相對比競品都是黯然失色的,雖然現在量產產能不高,提車周期較長,這任然是一款非常值得的車,千金難買心頭好,我想,這樣一款優秀的產品,是值得我等了10個月的,接下來我會更新到新版本,測一下新版本續航,我們下期再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沒錯就是我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6485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