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汽藍谷(600733)披露了2021年年度報告。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86.97億元,同比增長65%,凈利潤虧損51.7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4.82億元虧損,同比減虧20%。
現金流方面,2021年北汽藍谷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49.85億元,實現大幅轉正,比上年同比增長175%。
近日,北汽藍谷經理、北汽新能源總經理代康偉表示,2021年,北汽藍谷發生了三點變化。一是整體的經營能力進一步提升,更加聚焦于主營業務;二是在經營效率上實現了改善,團隊成員以80后為主力軍,總體的經營架構也進行了調整;三是系統打通了營銷渠道,使得公司的營銷能力得以提升。
代康偉透露道,2022年公司的主要目標就是把極狐品牌經營好,把北京品牌的優勢維持好,力爭實現總體銷量10萬輛的目標。
針對近期產業內面臨的供應鏈壓力,代康偉也表達了她的看法。在她看來,無論是芯片的短缺還是電池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都給新能源車企的經營帶來挑戰。為了應對這種考驗,北汽藍谷實施了機動作戰的方案,這對于公司的管理團隊而言,既是挑戰,也是一次能力升級的機會。
年銷量目標鎖定為10萬輛
在經歷了連續三年的凈利下滑后,2021年北汽藍谷的經營業績終于迎來了轉向。根據公司披露的年報顯示,2021年,北汽藍谷營業收入86.97億元,同比增長64.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52.44億元,虧損額同比減少12.39億元。
追溯北汽藍谷此前的業績情況,這是自2018年起,北汽藍谷第二年出現凈利虧損,但總體的虧損額較上年同期已有大幅縮減。
另一個轉正的信號來自于現金流方面。2021年,北汽藍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49.85億元,同比增長175%。
北汽藍谷副經理、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宋軍透露道,2021年北汽藍谷主要是圍繞著向高端智能化轉型方向發力,集中力量做強極狐產品。具體來看,高端化的產品的盈利能力更強,公司的經營現金流與2020年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時,公司的資本結構也有所變化,在過去的一年中,北汽藍谷主動與金融機構進行合作,相關的機構對于公司的信心也有所提振。
展望2022年,代康偉透露道,公司的主要目標是將極狐品牌經營好,把北京品牌的優勢維持好。
圍繞著這一核心目標,北汽藍谷力爭在今年實現10萬輛的銷量目標,其中極狐品牌承擔了4萬輛的銷量目標。代康偉認為,公司達成10萬輛的年銷目標后,有望進一步拉動北汽藍谷的整體經營能力。
“極狐品牌是北汽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而北京品牌則是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就率先進入到行業的嘗鮮者,在對公板塊建立了很好的經營能力和優勢”,代康偉表示,未來北汽藍谷不會放棄對公市場的深耕,但這塊市場不足以支撐公司的長期高質量發展,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由政策引導向市場驅動轉型的過程中,消費者對于高端的品牌需求更加突出。因此,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北汽藍谷將兼顧兩個品牌的發展,在對公和對私市場不會出現厚此薄彼的現象。
2022年計劃研發投入翻倍
核心技術是支撐企業轉型的關鍵動力,而技術的積淀和突破則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注入。
北汽藍谷的年報顯示,公司2021年的研發投入金額為18.35億元,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1.11%。
代康偉表示,2020年北汽藍谷的研發投入還會翻倍,主要是為了應對2023年以后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盡管北汽藍谷這兩年面臨著經營困難和挑戰,但對于研發層面的投入,我們還是非常堅定的”,代康偉透露,北汽的研發投入主要聚焦以下板塊,分別是公司過去擅長的領域:三電板塊和品牌營銷以及安全板塊。
代康偉認為,在智能電動汽車時代,汽車的安全定義已不再是傳統的范疇,對于企業而言,還要高度重視汽車的網絡安全、信息安全。
“對于安全層面的研發投入,砸鍋賣鐵也要投”,代康偉表示,消費者對于智能汽車的安全重視程度非常高,因此公司會在該領域進行很大的投入。同時,圍繞著產品開發層面,公司也更加注重對于消費者偏好和興奮點進行研究,并投入大量的技術測試、軟件研發等等,以在各方面補齊短板。
在她看來,未來行業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對于企業而言,需要擁有扎實的體系能力以適應快速的變化。
供應鏈承壓下公司迎來系統OTA
今年一季度,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普漲并逐步傳導至下游,多家新能源車企對旗下產品進行價格上調。北汽藍谷副經理、北汽新能源常務副總經理樊京濤透露道,原材料價格上漲,對于新能源車企的影響是很大的,北汽藍谷計劃的調整方式包括兩重,一是調售價;二是調權益。
樊京濤告訴證券時報,目前公司對于如何調價格還在探討之中,但總體的原則是希望通過產品的升級、配置的升級,作相應的價格上漲。
“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確實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成本壓力。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速度也遠超供應鏈體系的預估,才造成了這種短期內的供需失衡”,代康偉認為,企業從長期的戰略角度來看,必須要承受住眼前的波動,同時也要跟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的變化進行體系性的轉型和OTA升級。
在她看來,對于北汽藍谷而言,保證供應鏈的穩定是今年經營任務的重中之重。據她透露,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北汽藍谷的團隊已經形成一套在壓力和挑戰之下的機動性作戰方案。眼前的挑戰,對于北汽藍谷的管理團隊來說,恰好是一次能力升級的機會。
聲明:以上未標明來源、無水印的圖片均來自圖蟲創意。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209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