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充電設備的兼容性和充電時長難以滿足電動車主已經(jīng)習慣的傳統(tǒng)燃油車加油體驗,業(yè)界應運啟動了ChaoJi充電技術的研究,該技術源自我國,并與德國、日本專家交流推進,可支持350kW-900KW大功率充電,10分鐘增加續(xù)航300公里以上。ChaoJi充電技術兼收并蓄,集各家之所長,統(tǒng)一中國、日本、歐洲老標準,吸取原有技術的優(yōu)點,既向前(老標準)、向后(具有可擴展性)兼容,也支持慢充,具有提高充電功率、增強充電安全性、統(tǒng)一接口標準、提升用戶體驗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優(yōu)勢,充分考慮了未來技術的發(fā)展趨勢。今年2月,日本已經(jīng)確認采用Chaoji充電接口,如果能得到歐洲認可,就有望一統(tǒng)天下,成為唯一的電動汽車接口和系統(tǒng),但ChaoJi接口不僅僅只是解決大功率問題,而是解決傳導充電的一整套技術方案。
一個下午的時間里對Chaoji充電標準的技術特點進行了簡單地分析討論,還斗膽展望了一下美好的未來,如下,請enjoy:
ChaoJi標準并不一定要求是大功率充電,ChaoJi標準的核心和精髓在于兼容性
Chaoji充電技術的兼容包括了向前和向后兼容,針對GBT、CHAdeMO、CCS都給出了很好的兼容性解決方案。當前日本對ChaoJi標準比較積極將先于我國發(fā)布標準,歐洲則秉承工匠精神節(jié)奏上較為穩(wěn)健,而北美幾乎沒有反應。對于GBT-2015來說,Chaoji充電標準的落地仍然存有很多疑問,比如:為了前后兼容使用Adapter以后,軟件平臺是否可以獲取到充電過程中的交互信息?ChaoJi取代GBT-2015是否是必然?國內(nèi)外各大車企對Chaoji充電標準的接受程度和實施進度如何?等等一系列問題,與會的各路大牛們認為:ChaoJi標準相對于GBT及現(xiàn)有的CHAdeMO和CCS標準更為成熟,優(yōu)勢更大,但受限于各方利益,推廣肯定不是一帆風順,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當前GBT-2015充電標準除了機械性和協(xié)議上有些瑕疵以外,其實都是可以改進的,針對大功率充電要求,GBT也是可以采用液冷槍的模式,比如Tesla的V3樁就是GBT槍頭+液冷槍線。
而關于大功率充電,隨著電動汽車超預期的普及速度(2020年47萬輛電動車,2025年達100萬輛是完全可能的),完全可以滿足運營類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家用車則更為強調(diào)充電的便捷度和舒適性,需要目的地充電,家里晚上能充,公司白天能充,聚餐吃個飯也能充。當前120kW-180kW的樁完全能滿足小車的充電需求(160kW 可以充電10分鐘續(xù)航近200公里),隨著車輛充電平臺的逐步提高(當前乘用車都是400V平臺,各車企整在測試800V平臺),小車的大功率充電成為可能,未來充電的方式必然是多種多樣地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
最后
ChaoJi充電技術作為一種基于全世界三種主流充電系統(tǒng)和四種充電接口技術為基礎而研發(fā)的新一代充電接口技術,計劃用15年時間在電動汽車和充電設施行業(yè)同步開展新一代ChaoJi技術產(chǎn)業(yè)推廣和升級,2022年 2035年為過渡期,ChaoJi接口和2015版國標接口在市場上并存,ChaoJi充電系統(tǒng)擁有完善的兼容性設計,保證技術路線的順利過渡。
但ChaoJi技術由國內(nèi)主要車企、電網(wǎng)企業(yè)、充電設施運營商、設備制造商、連接器制造商等聯(lián)合完成了研究工作,并需要與日本、德國、美國等國際化企業(yè)和專家進行了充分討論和合作研究,ChaoJi充電技術的未來依然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有待市場和時間的進一步檢驗。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楊老濕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262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