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推動下,國內純電動市場風風火火,但其實這已經不是什么熱點了。
如今的熱點在哪里?應該是那些國外老牌的傳統車企的反擊。
那么近期全球最受關注的五款純電動車型有哪些呢?
看過之后,或許你就會知道,現在論彎道超車還為時尚早,畢竟那些海外傳統車企的造車底蘊不是一下子可以超過的。
TOP5:
看到大眾ID.BUZZ,很明顯,不是國人的菜,但這并不代表在全球市場這款純電動就不行了。
因為比其國人,老外將實用遠遠放在了其他因素之前,這也就是為什么MPV和旅行車在國內遇冷,在國外卻很火爆。
我們把視線回到ID.BUZZ,ID家族的前后貫穿燈帶、分色車身設計,讓這款車外觀很時尚,當然也有些呆萌,顏值這塊就見仁見智了。
這款車最主要的特點無疑是空間,雖然車身長度只有4712mm,但軸距達到了2988mm,現在的標軸版本如此,之后還將推出長軸版本。
那么座艙內,家族化的中控設計科技感很足,而二排座椅的空間感和行李箱空間可以說非常優秀來形容了。
150kW最大功率的單電機和WLTP工況下的424km續航,和自主品牌有差距,但續航數字不虛高的話,對于日常用車還是相當可靠的。
TOP4:現代IONIQ 6
又是一款目標為特斯拉Model 3的中型純電轎車,這邊是來自韓國現代的IONIQ 6。
這款基于E-GMP純電平臺打造,主打高端的純電轎車,它的賣點究竟在哪里?
首先,你看這款車,有些夸張,更多的是張力十足,還有0.21的超低風阻,妥妥的轎跑屬性,韓系的設計還是很厲害的。
內飾同樣如此,雙聯屏設計,在氛圍燈的映襯下,科技感還是很足的。
最令人關注的性能上,雙電機版本的最大馬力超過了300PS,續航里程也將超過550km,這兩者在當下市場的競爭力十足。
如果你還要更強性能,那就別忘了N-Line,預計動力輸出將達到576PS。
雖然韓系在中國表現不理想,但在北美市場那可是頭部,而北美的消費者那可都精著呢。
TOP3:極星5
最大輸出650kW、峰值扭矩900N.m, 看到這兩個參數, 這無疑是高性能的配置了。
的確如此,這個參數來自高性能純電SUV極星5。
目前其原型車帶著涂裝亮相了古德伍德速度節,但大家都看得出來,這和量產車型的區別并不大了。
從已經發布的極星家族來看,設計上沒有人會懷疑極星5的科技時尚魅力,盡管還沒有露出真面目。
但這并不重要,因為所掌握的性能信息而言,雙電機+103kWh電池組+800V高壓結構就可以知道,這款車注定不簡單。
第二款:雪鐵龍?-C4 X
法系車在國內的局面有點尷尬,但你千萬別說人家不行,在歐洲市場銷量還是相當不錯的。
如今,標志雪鐵龍也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這便是旅行車+SUV的跨界車型,在凡爾賽之后,雪鐵龍?-C4 X再一次展現了法式跨界美學。
乍一眼或許有點怪,但看著看著覺得挺順眼,也挺時尚,這或許就是引領時尚的必要轉化吧。
而這樣的好處也很明顯,其一,出色的空間,其二,SUV的高視野和通過性,這兩者相結合就是實用。
性能方面,138PS最大馬力、352N.m峰值扭矩的動力輸出稱不上很強,WLTP工況下近360km的續航里程,和國內比起來也算不上優秀。
海外版本在續航和性能上的推進并不激進,因此對于海外客戶而言,這些就已經足夠了。
第一款:ID.Aero
和之前燃油車月銷動則就過萬相比,大眾ID家族在國內也遠不如預期,但在歐洲市場,ID車型可比特斯拉要吃香。
而ID.Aero的發布則讓全球消費者都很關注,包括中國消費者去,為什么呢?
因為,它就是ID家族中的“帕薩特”!
在純電選項超多的中國市場,中級轎車的面子還有空間都是國人所看重的。
而ID.Aero整體流暢的轎跑造型和發光燈帶也很出挑,何況軸距還達到了2966mm,空間非常充裕。
而WLTP工況下620km的續航里程也可以與國內玩家一爭高下。
因此,綜合而言,ID.Aero的全面表現還是能夠征服國人和全球其他市場的消費者,而這款車或將被命名為大眾ID.7。
結束語:
從這五款國外品牌的純電動新車,我們不難發現,國外在純電動性能上并沒有跑得太快,特別是續航里程的提升。
這并不是說這些車企沒有能力,而是更多的是從對用戶安全的考量,因此從參數上或許會和我們的自主純電動車型有差距,但這并不能阻礙它是一款好車。
因為,好車并不只看參數。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025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