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智能汽車獲悉,7月21日中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家網信辦”)公布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滴滴”)依法作出網絡安全審查及相關行政處罰的決定。
根據網絡安全審查結論及發現的問題和線索,國家網信辦對滴滴涉嫌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國家網信辦依法對滴滴處80.26億元(人民幣,下同)罰款;對滴滴董事長兼CEO程維、總裁柳青各處人民幣100萬元罰款。
國家網信辦稱,此次對滴滴的網絡安全審查相關行政處罰,與一般的行政處罰不同,具有特殊性。滴滴違法違規行為情節嚴重,結合網絡安全審查情況,應當予以從嚴從重處罰。
違法事實清晰情節嚴重
華夏智能汽車注意到,經國家網信辦查明,滴滴共存在16項違法事實,歸納起來主要是8個方面:
一是違法收集用戶手機相冊中的截圖信息1196.39萬條;
二是過度收集用戶剪切板信息、應用列表信息83.23億條;
三是過度收集乘客人臉識別信息1.07億條、年齡段信息5350.92萬條、職業信息1633.56萬條、親情關系信息138.29萬條、“家”和“公司”打車地址信息1.53億條;
四是過度收集乘客評價代駕服務時、App后臺運行時、手機連接桔視記錄儀設備時的精準位置(經緯度)信息1.67億條;
五是過度收集司機學歷信息14.29萬條,以明文形式存儲司機身份證號信息5780.26萬條;
六是在未明確告知乘客情況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圖信息539.76億條、常駐城市信息15.38億條、異地商務/異地旅游信息3.04億條;
七是在乘客使用順風車服務時頻繁索取無關的“電話權限”;
八是未準確、清晰說明用戶設備信息等19項個人信息處理目的。
此前,網絡安全審查還發現,滴滴存在嚴重影響國家安全的數據處理活動,以及拒不履行監管部門的明確要求,陽奉陰違、惡意逃避監管等其他違法違規問題。滴滴違法違規運營給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和數據安全帶來嚴重安全風險隱患。因涉及國家安全,依法不公開。
港股上市已希望不大
針對被罰一事,滴滴在21日中午通過官方微博回應:
今天,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網絡安全審查相關行政處罰的決定,對此我們誠懇接受,堅決服從,嚴格按照處罰決定和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全面深入自查,積極配合監管,認真完成整改。我們真誠地感謝主管部門的檢查和指導,感謝社會公眾的批評和監督,我們將引以為戒,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建設,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好每一位乘客、司機師傅和合作伙伴,實現企業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
2021年6月11日,滴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首次IPO申請,僅20多天,滴滴便于6月30日正式在紐交所上市,一連串的上市操作可謂是“迅雷不及掩耳”。但之后,滴滴就陷入了持續不斷的麻煩之中:
7 月 2 日,網信辦發布公告,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7 月 4 日,網信辦通報,下架「滴滴出行」App,且要求按規定整改;
7 月 9 日,網信辦官方公眾號發布關于下架「滴滴企業版」等 25 款 App 的通報;
7 月 16 日,網信辦、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 7 部門聯合進駐,開展網絡安全審查;
12月3日,滴滴宣布,將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
2022年5月23日,滴滴正式發布公告,宣布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6月2日,滴滴正式遞交了退市申請。
華夏智能汽車了解到,滴滴遭遇的這些麻煩,與其赴美上市的某些違規操作有關。在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同時,滴滴還宣布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
盡管滴滴方面試圖做到“無縫銜接”,但回港之路目前看已基本無望,尤其是如今收到國家網信辦80億罰單之后。港股對企業合規的要求并不低,這需要滴滴配合監管,做好整改,早日迎來破繭重生。
(文章來源:華夏能源網)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華夏能源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059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