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廠”理想又摳出了新高度,一場發布會發布兩款車,發完L8,直接官宣L7配置和價格,這操作實在有點,不走尋常路!
2款車放在某些企業,能拉成2年戰線,開出6場發布會了。
長話短說,我們先看重點。被稱為“全新一代理想ONE”的L8,尺寸比理想ONE略大,長寬高分別為5080*1995*1800mm,軸距3005mm,樣子就是L9的縮小版,有L8 Pro和L8 Max兩個版本,價格分別為35.98萬和39.98萬元,區別在智能座艙(SS)和輔助駕駛(AD)。
智能座艙方面,Max版本將搭載兩顆高通驍龍8155芯片,而Pro只有一顆。直觀上最大的不同是Max版第二排配有和L9一樣的大電視,官方稱可折疊LCD娛樂屏,并支持手勢控制。總結來說,和L9 MAX的座艙配置幾乎一樣,少了冰箱和小桌板。
輔助駕駛方面,Pro和Max版本的區別則更加明顯,Max版本將搭載兩顆英偉達Orin芯片,總算力達到508TOPS,同時配備6個800萬像素攝像頭、5個200萬像素攝像頭、1個128線激光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和1個毫米波雷達。Pro則延續了理想ONE的配置,芯片升級到1顆地平線征程5,算力為128TOPS,沒有激光雷達。
作為理想首款中大型5座SUV,L7也分為Pro和Max兩個版本,也是和L8相似的智能座艙和輔助駕駛配置,幾乎和L8一樣的尺寸,價格分別為33.98萬和37.98萬。
看完這場發布會,我的直觀感受是,L8的出現或許能彌補L9定價過高、尺寸過大的問題,但也可能對L9的銷量產生一些影響。李想說,(41’35)理想L9就是180平米的大三居,理想ONE和理想L8就是120平米的“三居”。
但有個事實是,無論一輛車里面放了多少音響,有多少塊屏幕,它的第一屬性還是交通工具。所以在L9上市時,才會有諸如“太大”、“浮夸”、“太多無用配置”的聲音出現。而在L8 Pro上,這些都被很好地規避了:小一號的尺寸、沒有電冰箱、沒有過多花哨的配置和功能,價格上也更加友好。所以我個人估計,L8 Pro將是更加暢銷的版本。
隨著L8、L7的配置和價格公布,一些L9準用戶的吐槽也開始出現。
有用戶在李想微博留言,“對我們訂了L9的車主而言,心里五味雜陳。也不是說L9不好,而是覺得L8更合適,配置夠用,價格更低,尺寸更小更方便停車。而且訂L9時不知道有L8,這才隔3個月,L9都沒交車,L8就發布了。而且都是理想旗下的車還不能轉單,有點被霸王條款的味道。”
甚至有人留言“刺完理想ONE車主,繼續刺L9車主”。(微博第一個留言)到底是不是背刺,是L9更香還是L8更值?過幾個月,銷量和口碑就會說話。
L9和L8還是同門師兄弟間的多一個選擇,L7的出現,則幾乎是把矛頭直接對準了小鵬G9。(1:07:52),和競品車型相比,在同樣提供四驅,空氣懸架、導航輔助駕駛等相近的配置下,競品的車型起步價普遍超過了40萬。而理想L7則直接給出了33.98萬和37.98萬的價格,相比所有競品車型,L7 Pro的配置就足可以算頂配了。
這里李想就差直接Q小鵬G9的名字了。超過5米的車長,大5座,“標配”所有配置,這和前幾天發布的小鵬G9相比,L7配置確實像李想說的“在云霄”。
一下子發兩款新車,看起來性價比都很高,但對于理想而言,現在急需補上的或許不是推新的速度,而是用戶已經破碎的信任。
L8發布后沒有開啟小定而是直接大定,下單24小時后就不能取消和更改。受L9花里胡哨的配置和“空懸斷裂”事件影響,加上最近理想官方給20萬理想ONE車主的“停產暴擊”,我這個理想老粉對這次發布已經變得異常冷靜。先觀望,好飯不怕晚。
在網上隨便逛逛就能發現,“韭菜”最近已經成為了理想ONE車主的代名詞。連續出現的理想ONE 2020款和2021款停售事件,讓理想幾次三番站在風口浪尖。企業要發展,推陳出新無可厚非,但每次都踩著老用戶的肩膀向上,前一秒還在得意自己的超高保值率,隔幾天突然來個晴天霹靂官宣停產,這就不能怪用戶覺得理想汽車“背信棄義”,失了人心和口碑。
李想說,理想汽車在中國所有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里,研發投入、公司市值、現金儲備、營業收入、毛利率、經營性現金流等指標上都是行業前三,這些毫無疑問都是公司健康發展的關鍵指標,但是,看著不敢開評論的直播間,想想拿著“韭菜”維權的中產車主,我想說“理想,錢和口碑都得賺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車星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617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