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機械臂密密麻麻的自動化設備正在焊接、沖壓、涂裝、總成……汽車生產過程無需人工,廣汽埃安第二智造中心里幾乎看不到人。
10月12日,廣汽集團(601238)旗下新能源汽車獨立品牌埃安的第二智造中心竣工投產,這也是埃安繼今年2月實現一廠產能擴建后,年內第二次完成產能擴建。
當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 者實地探訪了第二智造中心廠房。工作人員告訴記 者,伴隨本次投產,埃安將新增20萬輛產能,整體規劃產能突破40萬輛,在多班生產的情況下產能最高可以達到60萬輛。“第二智造中心的竣工將成為埃安規模效應的‘分水嶺’,埃安將進入全面盈利的規模效應新階段。”
7個月完成智能化改造
進入廠房,撲面而來的是一股自動化的科技氣息,產線上主要生產成員已不再是工人,而是密密麻麻的機器人、機械臂等自動化設備。汽車生產過程中諸如焊接、沖壓、涂裝、總成等環節全部在自動化產線上完成,工廠內僅保留少量工作人員負責設備檢查等關鍵工作。
據工作人員介紹,埃安第二智造中心原屬廣汽旗下某燃油車工廠。將一座燃油車工廠改造成新能源專屬智能工廠,在設備、工藝、生產模式、技術品類等方面都面臨著大量的差異,為了實現高效復用,團隊評估至少要改造300多項工程,包括但不限于沖壓、焊裝、涂裝等車間。
由于疫情、原材料短缺等影響,進一步加大了改造的難度,埃安團隊因地制宜,借助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手段,短短7個月就實現了智造中心的改造啟動到竣工投產,并在原有的智造技術上,實現了數字化、品質、定制、節能方面的全面升級
視頻說明:機器人焊接工序
工作人員介紹,埃安第二智造中心的核心優勢可以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是全球領先的智慧工廠平臺,可實現多地多工廠100%數據互聯互通,一站式中心決策;在低代碼開發+大數據體系加持下,生產模塊開發周期比同行標準所短30%,同時顧客可實現免查驗、云上牌。
第二是具有全球最強的AI品控系統,通過行業首創的機器視覺結合AI技術,實現全零件全方位品質監控,打造0缺陷產品;并且率先應用超聲波探傷、3D視覺跟蹤等全工序無損工藝,實現納米級精準控制;輔以精細化焊接管理定制每個焊點最優參數,焊點強度對比行業提升10%。
第三是全球最快的深度互動定制,工廠首創的超高柔性技術群,可實現深度互動式定制與高效生產的最佳結合,創造超高柔性技術群和雙走珠超速換色系統,實現車型生產切換0損失、100多種顏色實時任意切換;人員效率及生產節奏提升20%,刷新行業紀錄。
第四是全球領先的零碳智造。埃安第二智造中心計劃全面導入光伏、核電等清潔能源,全面建成全球領先的零碳工廠,并導入智能照明系統,數字化自適應亮度調節,打造黑燈工廠;通過熱泵余熱回收、IE3高效電機等數十項的節能專利技術,實現單車能耗降低12.4%、單車碳排降低27%。
在參觀時,證券時報·e公司記 者還注意到,埃安第二智造中心所使用的機器人設備主要來自于德國庫卡集團,該公司此前已被國內家電巨頭美的集團(000333)所收購。
或拉動周邊配套千億產值
埃安工作人員告訴記 者,第二智造中心的20萬輛產能投產后,將全面專注于AION Y Plus車型的制造生產,即“只造一款車的工廠”。“埃安銷量增長與產能擴充節奏吻合,避免新能源市場經常出現的產能過剩與不足的窘境。通過規模效應的最大化,帶來極致的效率、深度的定制和最高的品質,實現‘少即是多’。”
行業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規模的盈虧線在40萬-60萬產銷區間。第二智造中心竣工投產后,埃安在多班生產的情況下產能最高可以達到60萬輛,即突破行業規模“盈虧線”。
據介紹,第二智造中心優化生產方式后,單車制造成本可下降10%,同時電池、電驅等公司可實現核心零部件自研自產,將進一步提升埃安在產業鏈上的議價能力。
不僅如此,在埃安的帶動下,目前已建成了超過40家的汽車零部件汽車及相關項目,基本建立了“三電”齊全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并以此不斷吸引能更多上下游企業落戶,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硅谷”。
埃安預計,隨著第二智造中心的落成,將在廣州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超4.9萬個就業崗位,引入80家供應商,拉動周邊配套產值近1000億元,實現2025年核心零部件100%就近建廠。到2025年,埃安預計將實現產銷百萬輛,產值超3000億元,拉動廣州市內及周邊配套產值約2萬億元,助力廣州2025年達成萬億級“智車之城”目標。
9月產銷量首次破3萬輛
就在兩天前,廣汽集團發布最新產銷快報,9月全集團生產汽車22.81萬輛、銷售汽車23.7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5%和44.3%。1-9月累計生產汽車183.26萬輛、累計銷售汽車182.5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9%和22.2%。
埃安作為廣汽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核心主力,9月產銷量再攀新高,首度突破3萬輛,產量30313輛、銷量30016輛,同比分別增長122.7%和121.2%。1-9月累計生產18.24萬輛、銷售18.2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3.8%和132.1%。其中,埃安旗下車型AION S、AION Y持續熱銷,單車月銷量分別達13522輛和13408輛。
面對持續增長的銷售數據,廣汽集團管理層對埃安寄予厚望。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要將埃安打造成世界前三的‘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而埃安總經理古惠南也表示,“要將‘蔚小理’變成‘埃小蔚’,2022年銷量目標30萬輛”。
在銷量高增的同時,埃安也并未放慢資本化的腳步。今年上半年,埃安相繼完成了員工持股、正式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和A輪引戰增資正式掛牌等工作,混改完成重要一步,后續將擇機啟動上市。
責編:陳英
校對:趙燕
聲明:以上未標明來源、無水印的圖片和視頻均來自記 者拍攝。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670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