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運輸部召開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其中提到要加快推動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據統計,全國已有3974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建成充電樁16721個,新增建設充電樁的高速公路服務區872個,充電樁3347個,以確保讓讓更多的電動車主放心出發、遠途出行。
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重要基礎設施,我國充電樁建設不斷提速,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出現。在職場社區平臺脈脈上,汽車從業者們就“充電樁夠多,就能緩解里程焦慮嗎?”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將近71%的網友認為充電樁的數量并不能緩解充電焦慮。隨著技術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在不斷提升,這在緩解消費者心中里程焦慮的同時,也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時長產生了顧慮。
(圖片來自脈脈)
風口上的充電樁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產銷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據公安部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149萬輛,前三季度新注冊登記371.3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926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0.56%。據國家有關規劃預測,到2025年,全國新能源汽車新車保有量將超過2500萬輛,到2030年將達到8000萬輛。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也在大幅增加,從而帶動了充電樁市場的快速發展。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2022年1-9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187.1萬臺。截至2022年9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448.8萬臺,同比增加101.9%。
值得一提的是,據開源證券,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和1:1車樁比目標下,未來十年中國充電樁建設存在約6300萬個缺口,有望催生萬億級充電樁市場。
此外,推動充電產業相關政策正在不斷完善。例如今年8月,交通運輸部等部門聯合印發《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提出力爭到2022年年底前,全國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區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能夠提供基本充電服務。
在市場巨大疊加政策利好的雙輪驅動下,不斷有玩家們在涌入這一賽道。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我國與充電樁相關的企業已經超23萬家,其中,有超7萬家企業是在近1年內成立的,而在2022年上半年新注冊企業就超過了3.7萬家,較上一年同比增加54.9%。
充電依然難
毫無疑問,在大部分新能源車品牌續航里程增加后,“充電難”正成為導致新能源車主深受“里程焦慮”困擾的罪魁禍首。
“一輛車充電40分鐘,排隊等了好久才充上電,以后再也不敢開電車跑長途了。”脈脈上,有新能源車主分享自己開電車回老家的遭遇。
(圖片來自Zerova)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明明很多充電站隨勢“擴底而建”,充電樁越來越多,但用戶“充電難”的問題并沒有得到顯著緩解。
從公共充電方面來看,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由于公共充電車位存在無人看管的現象,導致部分燃油車占據充電車位;
其次,因缺乏規范性的管理維護,導致壞樁不斷出現,而不同充電運營商之間缺少信息共享,用戶不能全面掌握充電樁使用信息。
當然,充電設施的不合理布局,一些相對偏僻的充電樁也不能滿足車主的日常充電需求。
從社區充電的角度來看,目前沒有足夠的充電車位是充電難的重要原因。此外,有一些老舊小區存在電容量不足的問題,導致配電設備不能滿足居住建設充電樁帶來的用電負荷增長,難以大面積安裝充電樁。
新能源汽車正在狂奔,與充電相關的問題必須要得到解決,因此一定要做好充電站建設管理,包括充電環境、設施、體驗等都需要有所提升,從而緩解車主的充電焦慮。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界掃地僧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836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