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極氪009的上市,多位車企高管在微博上展開了一場持續數周的“隔空”喊話。
事件的始末要追溯至極氪009公布座艙細節圖的那日,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想率先“開炮”,指出極氪品牌首款電動MPV第三排無法容納成年人正常落座。對此,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極氪智能科技CMO楊學良迅速通過微博進行回應,并配圖詳解產品的第三排座椅空間。
二者的互動,讓極氪009這款車在上市前夕熱搜不斷,在汽車圈內引起廣泛“圍觀”。而在新車上市不久后,嵐圖汽車CEO盧放也參與互動,表示愿與極氪009共同開辟電動智能MPV市場;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也表達對于高端MPV應該具備的幾點特質的觀點。
四家車企高管的隔空互動,將電動MPV產品推向輿論關注的焦點。透過這場沒有“硝煙”的營銷“舌戰”,這一全新的細分市場的競爭之焦灼可見一斑。從騰勢D9,到嵐圖夢想家,再到極氪009,今年以來,多款電動MPV產品陸續走向市場,與之相伴的爭議也不絕于耳。
純電技術路線真的適合MPV車型嗎?MPV市場的空間容量有多大?中國車企會借助電動MPV實現進一步的品牌向上嗎?這一系列的問題,成為了近期行業關注的焦點。
純電MPV或成新藍海市場
與轎車和SUV車型相比,多功能乘用車(MPV)的市場相對小眾。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MPV市場需求明顯下降,銷量同比下降17.1%,結束了2013年以來快速增長勢頭。
然而,經歷了為期四年的負增長后,2021年,我國MPV市場的銷量回歸正向增長,逐步迎來穩定發展時期。同時,由于消費的升級和使用場景的變化,MPV車型在商用與家用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特別是家用MPV的需求,正在隨著各項政策紅利而逐步釋放。
艾瑞咨詢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家用MPV的發展得益于政策、經濟、技術、社會的多方面紅利,尤其是近年來不斷開放的人口政策,成功使得我國家用MPV市場從一個冷門細分市場蛻變成各大品牌和廠商都爭相涌入的新興熱門市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市場的MPV銷量105.5萬輛,同比增長0.1%,基本與2020年持平。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國市場中 MPV 銷量前 10 的企業累計銷量為 93.6 萬輛,市占率88.72%。這意味著目前的MPV市場,是一個頭部效應凸顯,市場集中度極高的板塊。其中,別克GL8、豐田埃爾法、本田奧德賽長期占據市場核心地位。
此外,新能源 MPV 的占比也呈現了上升趨勢,2021年純電 MPV共銷售 2.9 萬輛,同比增長184.7%;新能源 MPV 銷量 3.5 萬輛,同比增長了137.5 %。
海通證券分析稱,目前中國MPV銷量前十名均為傳統燃油車,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漸提高的當下,強烈看好MPV電動車的入局帶來MPV熱銷車型格局重構。
今年以來,騰勢、嵐圖、極氪、江淮、榮威、上汽大通等均推出了純電MPV產品,以快速搶占市場份額。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告訴證券時報記 者,他并不認為MPV是小眾市場。基于極氪009的產品特性,這款車可以覆蓋到用戶對六座、純電動、大空間、豪華車型的需求。
而這也側面解釋了為何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會如此關注極氪009車型,并在社交平臺率先發起話題“引戰”。
有分析人士指出,極氪009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或將稀釋掉理想L9的部分用戶群體。而另據一組調研數據顯示,選擇購買理想L9車型的部分用戶也曾考慮過騰勢的D9。這意味著,在新能源汽車領域,MPV與SUV車型的目標用戶群體已開始出現重疊,而這也進一步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競爭。有市場消息稱,理想汽車已將打造純電MPV產品納入計劃中,新車或將在2023年上市。
能否進一步實現品牌向上
除了緊抓純電MPV的藍海市場外,車企集體發力純電MPV還包含了一層品牌向上的深意。
安聰慧告訴證券時報記 者,極氪之所以選擇推出電動MPV,就是希望挑戰更高端的市場。
的確,MPV細分市場的結構化非常明顯。艾瑞咨詢的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MPV市場銷量前20中,絕大多數是高端、大型MPV產品,它們占有MPV市場的93.7%,平均增速為 32.5%;而其余產品則僅占6.3%,平均增速為-52.0%。
2022年,MPV產品的高端化趨勢更加明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30萬元以上車型的累計銷量占比持續增長,其中MPV車型占市場總銷量0.5%,約7.4萬輛,占到MPV市場今年累計銷量的10.8%。
海通證券分析稱,參照美國MPV市場,假設中國中高端MPV市場滲透率達1.5%,車均售價達30萬,即中高端MPV銷量達40萬輛,那么中國MPV市場空間預計將達到1200億左右。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自主車企爭相入局高端電動MPV市場,將給這一細分市場帶來較好的增長。
但對于車企而言,借勢純電MPV能否進一步實現品牌向上卻是令人存疑的。有業內人士認為,高端MPV普遍售價較高,對以家用為主的用戶而言,可能會存在用戶接受程度不及預期的風險。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純電MPV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MPV車型的痛點問題。安聰慧告訴證券時報記 者,傳統的MPV車型動力性普遍不強,提速較慢,但純電MPV有天然的加速優勢,配合自主領航輔助駕駛系統,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從這個角度來看,憑借著技術優勢和電動化產品獨有的優勢,純電MPV或將為中國汽車品牌打開差異化競爭的空間。
責編:陳英
校對:陶謙
聲明:以上未標明來源、無水印的圖片來自時報財經圖庫。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End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843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