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8年新能源汽車老司機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熱愛一直沒有間斷過,平時沒事的時候,自己喜歡瞎琢磨,尤其喜歡開著純電動汽車長途出行,分享見聞、旅途的生活以及自己多年新能源汽車的用車經驗。匆匆一別數日,還記得8月底應比亞迪唐車友的邀請,有機會來到著名的四川博物館,這里是一個能夠充分了解巴蜀文化以及歷史的好去處。一般情況下,在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我也都會優先去拜訪相對應的博物館,以了解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四川博物院創建于1941年3月,1952年由“川西博物館”更名為“四川博物館”。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場所。
四川博物館作為巴蜀文化遺跡的重要基地,現有館藏文物30萬件,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銅器、張大千繪畫作品、四川漢代畫像磚和陶塑等,新館規劃總用地58603.52㎡。建國后,四川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當時擔負著四川地區主要考古任務的我館在幾十年的田野工作中獲得了大量文物資料,豐富了館藏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產。
四川博物館項目是四川省重點文化項目,也是新世界四川文化的形象工程。巴蜀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一定程度上講,川博新館將成為今后研究巴蜀歷史、傳統及文化、感知和把握未來的文化中心。
當天過來參觀的時候剛好下著小雨,不過還好,這個時間點在博物館內參觀還是比較舒服。
一進來之后就看到整個博物館的介紹以及展廳布局。我們一行四位小伙伴還是非常喜歡三星堆文化時期的歷史,一致認為這才是川博的核心內容。而且川博的收藏藏品也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銅器、張大千繪畫作品、四川漢代畫像磚和陶塑、書畫、佛教造像、少數民族文物民俗文物、近現代革命文物皆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四川省博物館的藏品是經過幾代考古人的辛勤工作積累而成的。1941年,原館長馮漢驥教授主持發掘前蜀永陵,開啟了四川省博物館文物收藏的先河。
建國后,四川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當時擔負著四川地區主要考古任務的我館在幾十年的田野工作中獲得了大量文物資料,豐富了館藏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產。尤其古代四川的展館中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古跡有極大的歷史貢獻與藝術價值。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像還是栩栩如生。
各種珍貴的青銅器與藝術品還原了歷史的原貌。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張大千藝術館,“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是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著名畫家張善子和張大千先生既取意《大風歌》,又擷名明末清初畫家張大風之名,為他們的畫堂命名為“大風堂”。張氏昆仲不虛此名,在二十世紀的畫壇揮毫揚風,藝振寰宇。
大千先生仙壽八十有五,從藝七十余載,仰天縱之才,盡畢生之功,蹤跡先賢,遍游名山,熔鑄古今,集先古畫學之大成,施墨成畫三萬余幀。工筆寫意均入妙境,山水、人物、花鳥皆富神采。其清麗俊逸之筆,縱情潑彩之韻,令中西雅士神往。他的才情與勤勉、膽識與閱歷皆非常人所能企及,正如徐悲鴻先生所譽:“張大千,乃五百年來第一人也!”。
尤其展館收藏了大千大師臨摹敦煌壁畫。隨著您眼波的流動,那一幅幅金碧巨制,一層層清逸筆墨,一枚枚玲瓏玉印,一段段過往舊事將牽引您走進一個非凡的大千世界。
最后,我們來到藏傳佛教文物館。據悉,藏傳佛教是公元7世紀分別由印度和我國漢地傳入西藏后,經過三個多世紀與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相互碰撞、相互吸納的過程中,逐漸本土化了的具有濃郁西藏特色的佛教。又稱“西藏佛教”,俗稱“喇嘛教”。
藏傳佛教對藏民族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滲入其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風俗習慣中,成為我國藏族廣泛信仰的宗教,并且通過長期的民族文化交流,它又傳入我國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珞巴族、門巴族、納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在我國西藏、四川、云南、甘肅、青海、新疆、內蒙七省流傳,并傳入錫金、不丹、尼泊爾、蒙古人民共和國及俄羅斯的布里亞特等國家和地區。
藏傳佛教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寧瑪、薩迦、噶舉、格魯四個主要教派和一些小教派。這些小教派有的后來自行消失,有的融入到主要教派之中,其中的覺囊派至今尚存,活躍于今四川、甘肅藏區。苯教在其發展過程中,也逐漸藏傳佛教化。
四川是我國的第二大藏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川博收藏的藏傳佛教文物十分豐富。這些文物全面反映了一千年多來佛教文化在藏族地區的傳播和發展。
一圈走下來,我們被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文化折服,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藏品,不禁贊嘆之余,還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
館藏僅彝、藏、羌族的文物就有6000余件。彝族漆器集彩繪、雕刻、鑲嵌、堆漆等工藝,造型和色彩都極具民族特色。
藏族的金銀器、木板經書、鎏金藏戲面目等,是藏文化寶庫中的奇葩。1978年,川博考古專家在茂汶城關進行了兩次規模較大的考古發掘,出土各類文物1400余件,為研究羌族的文化淵源提供了依據,此外羌繡、羌笛等都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載體。
回過頭來看川博,給我們的印象還是非常深刻,無論從近現代文物、歷代錢幣、民俗文物還是少數民族的文物,川博能夠在一定成都上展示出四川歷史文化的豐厚和博大。
逛了一圈必須有點四川特色,那就是無辣不歡的麻辣燙出現。
妥妥的紅鍋帶來非常迷人的麻辣味,還是那種感覺。
晚上繼續一頓傳統的川菜,美味佳肴就是如此簡單。
地道的剁椒魚鮮美又有不同的味蕾享受。
晚上唐車友老鐵非常熱情,送我們回酒店。
老鐵車頂的氛圍燈也是重新改裝過,看來還是非常愛車之人。
成都路況還是挺不錯的,各種高架與快速路縱橫交錯。在小迪的只能領航下,還是非常方便,尤其現在車機版的地圖與DiLink深度融合,整個導航播報以及界面展示和靈敏度上都有很大提升,真心可以做到上車放下手機就可以走遍天下。
成都是一個慢節奏的城市,生活氣息非常濃厚,尤其是市民生活方面有著十足的韻味,第一次來成都已經過去13年,期間幾乎每年都會來成都一次,今年也是不例外,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多來幾次的城市,既有歷史文化底蘊,又有新興發展的動力源泉。川博不僅僅帶給我們歷史文化的盛宴,更多的是給我們談古論今的勇氣和資本。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晴雨軒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9045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