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兩天小米又要發布小米13了,相比于在手機方面的風生水起,小米造車似乎遇到了難題。近日有媒體報道,小米汽車的進展不如預期,似乎遇到了阻礙。
進展受阻,功能被砍
報道稱,至少有兩名小米汽車內部人士確認這一消息,問題主要出現在一些原本定義中要交付的東西因為各種因素出現了問題,一些本該交付的功能和產品,會被砍掉一部分。
看到這則消息筆者也感到比較的意外,因為在此之前小米汽車的進展可謂神速。去年3月30號小米宣布造車,計劃首期投入100億。同年自動駕駛項目成立,并進行密集測試。
今年九月份,小米汽車宣布首臺工程樣車下線,并且前幾天小米第三季度的業績會上,小米總裁王翔再次強調“小米汽車實現2024年正式量產的目標進展非常順利”。
并且今年年初,小米汽車在北京的工廠也正式開始建設了,這一切看來小米汽車的進展都非常迅速,怎么突然之間就傳出進展受阻了呢?
自動駕駛難度過大
小米宣布造車后曾放出豪言,要在2024年進入自動駕駛第一陣營。然而報道稱,小米汽車進展受阻很大可能是因為自動駕駛的研發不順利,小米前期的自動駕駛測試效果不佳,連不少員工都對小米汽車的首款產品失去了信心,甚至還有高新挖來的員工離職。
對于這一點筆者只能說并不意外,要知道小米汽車才剛成立不到兩年,到2024年也才三四年,就要進入自動駕駛第一陣營?
國內的自動駕駛第一陣營是誰,是小鵬、蔚來等新勢力第一梯隊,它們對自動駕駛的探索已經進行了七八年,小鵬更是從成立之初就瞄準了自動駕駛的目標,經過這么多年投入才有了如今的成果。
而小米卻要想用3年的時間就追趕它們,不是說不可能,只是說難度很大。研發智能駕駛可不是堆硬件、寫代碼就能實現的。這里面需要大量的測試,需要用戶的反饋,從而不斷地改進,而小米汽車沒有任何用戶基礎。
高端夢或許破滅
小米汽車進展受阻,也有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比如高端夢破滅。此前,曾有傳聞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型并不會像大家期待的那樣走性價比路線,而是選擇走30萬以上的高端路線。也許是因為受小米手機長期走性價比路線的影響,導致了雷軍轉變打法。
(小米粉絲制圖)
但目前來看,如果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型功能被砍,那么很可能沒有足夠的產品力來撐不起高端的定位,最終依然只能選擇走性價比路線。這不就走回了當初造手機的老路了嗎,到后面想要再高端就比較難了。
不過這樣的話反而是促成了“年輕人第一輛車”的愿景,因為如果小米真的堅持首款車型就走高端路線,那么很多年輕人還是負擔不起的。而如今進展受阻,產品力下降,走性價比路線就好的多了。
最后
小米兌現2024年量產的目標還是有很大可能的,只不過產品很可能就要偏離原定路線了。其實筆者認為小米的首款車型無論是實現高端開局還是繼續性價比路線,對小米汽車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時間,因為小米宣布造車太晚了。盡快拿出產品,只要不出現原則性的質量問題,憑借小米龐大的粉絲基礎,小米汽車未來還是可期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風馳電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9054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