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發布了Model S、Model X 電壓感測回路安全更新,有人覺得這就是特斯拉剎不住車的最好證明,而且還是親口承認的。
這真的是特斯拉針對自己剎不住車的召回嗎?我們先來看看這里的原話:“升級后的車輛增加了感測回路電壓誤報的判斷能力,極端情況下如果在行駛過程中檢測到電壓感測回路異常,車輛會保持持續的動力輸出直到當前駕駛循環結束并駐車,建議用戶按照車機提示將車輛駕駛至安全位置或靠邊停車。”
今天我想借著電壓感測的更新的話題,先探討下特斯拉2022年在美國的召回情況,再說說這些召喚為什么會發生,以及對安全的影響,最后也要探討下在中國的召回,同時談一下對電壓感測召回的看法。
2022年截止目前,特斯拉在美國一共發生了19次召回,涉及377萬臺車,比較典型的案例有以下這些:
車窗防夾手功能是一項安全的配置,電動門窗玻璃在關閉時,遇到阻力后會自動停止,或者自動下降,從而防止夾傷。特斯拉在自己開發的左右車身控制系統里面開發了這個功能,但實際使用中,有不執行下降的風險。
這是不符合美國機動車輛安全標準 (FMVSS),所以只能召回,通過OTA升級修改。
由于電動汽車的沒有發動機的噪聲,行駛在路面聲音很小,對于前方的路人來說沒有警示作用。因此,法規規定電動車需要有行人警告系統 (PWS)發出是提示音。
但特斯拉的“Boombox功能”,可以在車輛行駛時通過外部揚聲器播放聲音,這個聲音會掩蓋行人警示系統的聲音,不符合美國 141 號機動車輛安全標準“混合動力和電動車輛的最低聲音要求”的要求。處理辦法是召回、OTA升級。
車輛在從駐車狀態喚醒過程中,車輛的示廓燈軟件在初始化內部參數時可能會發生錯誤,導致車輛后部一側或兩側的示廓燈無法點亮,會降低車輛的可見度。這也是特斯拉自主開發車身控制器車燈的鍋。
黑屏的問題也困擾了部分車主。特斯拉的大屏控制器和電池是共用液冷系統的,在直流快速充電期間,信息娛樂系統的中央處理器可能沒有充分冷卻,這會導致 CPU運行速度減慢及中央觸摸顯示屏顯示遲鈍,嚴重時中央處理器可能重啟從而造成顯示屏無法顯示。
出現這個問題之后,倒車影像、風擋(除霜、除霧及雨刮)功能的設置、駕駛檔位顯示和指示燈等將無法正常使用。處理辦法是通過OTA升級熱管理系統,提前開啟電池并進行冷卻。把電池和CPU的冷卻分時進行。
以上這些是比較典型的召回問題,可以看到部分是影響功能的,比如黑屏問題;還有大部分是和美國的標準法規有關。引起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特斯拉自主開發的整車控制系統,解決辦法也是通過OTA進行升級。
詳細的19次召回如下:
在國內,特斯拉涉及的召回也是很有意思,截至目前為止,特斯拉一共有22次召回。今年是召回汽車數量最多的一年,一共有6次召回。最重要的有兩次:
首先就是開頭我們說到的電壓感回路召回。特斯拉的電池管理系統,有100路左右的電池電壓感知電路,通過測量電池電壓來確認電池狀態。這次的故障,是因為動力電池電壓感測回路反饋電壓與真實電壓不一致,導致電池管理系統誤判,這時車輛屏幕顯示“需要維修”、“安全停靠車輛”等警示,車輛會自動停車。但這里的問題是有誤判,是檢測回路出了問題,而不是電池真出了問題。
所以召回進行OTA升級后,特斯拉修改了原來會停車的做法,而是車輛會保持持續的動力輸出直到當前駕駛循環結束并駐車,是讓你回到安全的地方再切斷高壓輸出,也是權衡立即下電帶來的碰撞風險。所以其實這和剎不住車不是一回事。
功率半導體元件可能存在微小的制造差異,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后元件制造差異可能會導致后逆變器發生故障,造成逆變器不能正常控制電流。當故障發生在車輛行駛狀態時,就會導致車輛失去行駛動力,這確實很讓人著急。
特斯拉召回后采取的找補辦法,是對后電機逆變器進行緊密監控,并及時對出現相關故障的后逆變器免費更換,這個確實是芯片的質量問題。所以解決辦法是OTA+實體店的售后維修服務。
不管是美國和中國的召回,我們看到特斯拉召回的主要的原因有:
特斯拉做了很多的In-house內部設計,類似于防夾和車燈的問題,其他車企用了很多的供應商成熟的部件,而特斯拉從硬件到軟件都是自己開發,的確能交付正常的軟件,但是遇到一些特殊的工況,就容易和國家的安全法規相違背,比如車燈延遲、車窗的問題。
特斯拉的自主設計,確實是難度很大。汽車在逐步使用中,隨著車主越來越多,會遇到很多的工況,由于比較激進的策略,在使用中也體現出來,比如熱管理中,娛樂系統的溫度由于快充電池的冷卻液把芯片的溫度升高這種設計,還有除霜的設計等。
在完全自主開發的非關鍵安全方面,特斯拉的做法和汽車企業通常圍繞功能安全,汽車軟件開發方法Aspice都是不遵守這個套路的。在安全功能,特斯拉也是用了Bosch等供應商做背書的。買特斯拉確實有各種各樣的小問題等著你,但是涉及到自動加速和剎不住車,還是需要等待官方機構的調查才能下定論說特斯拉有問題,而不是因為召回多,OTA老升級,就推測出剎車也有問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朱玉龍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9129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