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上海車展關注了嗎?
最有熱度的車型,應該是仰望U8吧?
江湖傳言,這款預售價高達109.8萬元的新車在車展頭3天就狂攬1萬+的訂單。
看到這種盛況,那些售價百萬的外資燃油車可能會有一種被支配的感覺。
但造車新勢力中的理想,可能會會心一笑,因為仰望U8是一款增程式電動車。
然而,理想汽車并沒有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增程式電動上。
本次上海車展期間,理想汽車正式發布“雙能戰略”,準備讓增程式電動和純電動并駕齊驅。那么,它能做得到嗎?
雙能戰略,理想開啟新賽道
售價百萬級的仰望U8選擇增程式電動,讓這種備受質疑的動力解決方案再度成為焦點。
但了解汽車市場的人都知道,理想汽車才是推動增程式電動普及的“頭號功臣”。
目前,理想汽車旗下三款車全部搭載增程式電動系統,不過,理想要走純電動路線的傳聞也已經流傳許久。
4月18日,理想汽車正式發布雙能戰略,所謂雙能,指的就是智能和電能。
智能方面很好理解,幾乎每一個主流新能源廠商都在這個方向上努力。
理想汽車的智能,指的是即將落地的理想AD Max 3.0的城市NOA導航輔助駕駛系統,它讓智能駕駛從高速場景進入到城市場景,預計將在第二季度內開啟內測,年底之前覆蓋100座城市。
之所以說這套系統是“進化”,首先是因為它覆蓋了用車場景更復雜的城市道路;其次則是因為它擺脫了對高精地圖的依賴,通過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多傳感器融合的方式來實現對路況的感知。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車還宣布,理想AD Max 3.0全場景NOA終身免費,甚至二手車也不例外。
“電能”戰略的看點更多,因為“智能”戰略只是加強,“電能”戰略是開創,開創了理想汽車增程式電動與高壓純電齊頭并進的新時代。
理想電能戰略的核心是800V超充解決方案,輔以高壓電驅系統、熱管理系統和超充網絡的升級,能夠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
與此同時,理想汽車還正式推出理想4C超級充電站以及超充網絡。
根據理想汽車的說法,2023年年底將建設完成超過300座高速超充站,2025年擴充至3000座,覆蓋全國90%的國家高速里程和主要城市。
根據雙能戰略,理想汽車計劃在2025年形成1款超級期間車型+5款增程式電動+5款高壓純電車型的產品陣容。
革自己的命,理想汽車目的何在?
一個靠增程式電動崛起、為了增程式電動方案而“舌戰群儒”的品牌,突然把純電車型提升到與增程式電動并列的高度,這無疑是在革自己的命,那么理想汽車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其實這并不難理解。
首先,純電動車型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終極形態,而插混和增程式電動都是過渡產品,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也是不以理想汽車的意志為轉移的。
其次,增程式電動存在政策風險,上海市2023年率先出臺了增程式電動和插混不再贈送新能源牌照,導致理想汽車在上海銷量暴跌。
如果其他大城市跟風,理想汽車需要保證在這些重要市場里有車可賣。
第三,增程式電動能夠從被質疑到被廣泛接受,是因為它基本解決了目前電動汽車普遍存在的充電難、充電慢、續航里程不足的問題。
這一點,它與插混車型的崛起是一樣的。
但問題是,這些問題已經在被逐步解決。
目前主流的純電動車型續航里程都已經超過了500公里以上,并且還在提升中,即便按照一部純電動汽車每天通勤里程50公里算,充滿一次電支撐一周的正常使用也沒問題。
如果按照理想電動戰略的規劃,可以實現充電10分鐘、增加續航400公里,那么續航焦慮也就不存在了。
當純電動汽車解決續航焦慮之后,增程式電動油耗偏高的問題就會凸顯。
隨著純電車型續航里程的提高和全國各地充電網絡的完善,增程式電動和插混車型的優勢變得不再明顯,市場占有率就會逐步下滑,這是行業發展的正常趨勢,與廠商和消費者的意志無關。
理想汽車的“雙能戰略”,說白了就是未雨綢繆,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算是一種比較理智的做法,也顯示出理想這家廠商的成熟之處。
純電、增程與插混,未來會是什么格局?
理想汽車新開純電動賽道,對業界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證明理想汽車也認同“純電是新能源最終形態”的觀點。
那么,未來的新能源市場將是什么格局呢?
目前市場上主要有三種新能源形式:純電、增程與插混,日系廠商力推的BEV(不插電混動)一般不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
純電是未來,這一點沒有什么疑問。
但汽車行業的全面電動化將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而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又是一個相當有深度的市場,因此,插混和增程式電動這種過渡產品的市場也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目前純電動車型的主要短板就是“續航”和“補能”的問題。
按照行業發展一般規律,電動汽車會率先在東部地區的大中城市擴張,隨后跟著充電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而向中西部地區和三四線城市擴張。
這個“擴張”的時間,就是增程式電動和插混車型的生存期。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發展又不平衡,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又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因此這個時間會比較漫長。
前段時間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給出了這樣的預測:未來的5-10年內,增程式電動和插混車型的市場占有率將逐步攀升至40%甚至50%左右,隨后整個市場才會向純電動市場轉變。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也說過,對普通家庭用戶來說,第一款車選擇純電動車型并不合適,因此插混在未來幾年大有可為。
比亞迪是目前業內唯一一家實現插混與純電雙驅動的廠商,現在理想也加入了兩條腿走路的行列,未來幾年內,這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廠商的主流模式。
結束語
其實新能源形式無所謂先進還是不先進,它會根據行業發展階段和消費者實際需求而變化,能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和技術,就是最好的,不是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108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