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鋰的精煉,就是掌握了印鈔許可證」,去年 7 月,馬斯克如是說。
現在,馬斯克成為了自己口中「煉鋰如印鈔」的人。
當地時間 5 月 8 日下午三點,特斯拉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鋰精煉廠正式奠基,落地科珀斯克里斯蒂。
北美最大鋰精煉廠、投資額 3.75 億美元、2025 年開始每年供應 100 萬輛車、降低 30% 生產成本……
這些都是特斯拉鋰精煉廠十分抓人眼球的標簽,工廠尚未真正落成,但已經賺足了熱度。
奠基儀式現場,馬斯克乘坐 Cybertruck 與得克薩斯州州長 Greg Abott 一同出現。
Cybertruck 的尾部還增設了工程氣息濃郁的支架,連儀式上使用的新鐵鍬造型都很 Cybertruck,撲面而來的「美式氛圍感」,足夠招搖。
鋰的精煉,這是特斯拉宏偉藍圖第三篇章的全新一頁,更是特斯拉用于驅動這顆電動星球的又一個齒輪。
為什么這么說?接下來我們一一分析。
「特斯拉的目標是在鋰精煉廠生產足夠的電池級鋰,(到 2025 年)每年供應 100 萬輛汽車,產能超過北美其他精練廠之和。」
這是馬斯克在奠基儀式上現場放出的話,很高調。
100 萬輛是個不小的數字,對于特斯拉而言,是怎樣的量級?
作為參考,2022 年全年,特斯拉在全球市場總共交付新車 131.4 萬輛,而特斯拉中國全年批發銷量為 43.98 萬輛。
鋰精煉廠投產后,應該會采用本土化供應策略。100 萬輛,相當于 2022 年特斯拉全球銷量的超過 70%,即使到了 2025 年,也會成為特斯拉北美銷量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不同于馬斯克在活動現場的招搖,在披露鋰精煉廠落地進度這一方面,特斯拉顯得相對低調。
此前,特斯拉的鋰精煉廠選址和施工進度信息都是外媒曝光或者網友分享的,這次奠基儀式以及推特上的同步直播,算是首次正式的官方傳播。
沒有演講臺、打了個帳篷鋪了張地毯,開了輛簡單改裝的 Cybertruck + 對焦外虛化的工地就當背景,這場發布會從內容到形式都還是這么特斯拉。
這場「特」色發布會的背后,是持續了一年的傳言和布局。
去年 9 月,特斯拉已經向得州主審計長辦公室提交一份申請文件。
文件內容顯示,該公司將在美國得州科珀斯克里斯蒂附近建造一座電池級氫氧化鋰精煉廠。這將成為「北美同類首家」,特斯拉可借此向得州審計長辦公室申請稅收減免。
這個工廠的總投資額約 3.75 億美元(約合 25.95 億人民幣),將于 2024 年第四季度實現商業化運營,結合馬斯克在奠基儀式上透露的消息,工廠將于 2025 年正式投入生產。
其實,早在去年 11 月,特斯拉已經開始招聘區域主管和區域施工經理。據悉,這些員工將成為該工廠建設和運營的關鍵員工,目前特斯拉北美招聘官網仍有該精煉廠的招聘信息。
今年 1 月,網友拍到實地照片,特斯拉的鋰精煉廠已經開始動工,并且張貼施工告示。
分享照片的網友稱,工地附近的泥路已經鋪滿碎石,為汽車運輸做準備,附近也已經設置了官方標識。
這些都是早期工廠準備建設的重要跡象,當時也有人猜測,新工廠將加工用于生產 4680 電池的鋰輝石精礦,最終將搭載于 Model Y,未來也可能供應給 Cybertruck。不過,官方在工廠奠基儀式上并沒有透露更新的消息。
而在今年 3 月 2 日的投資者日上,特斯拉再一次釋放鋰精煉相關的新消息:
鋰礦精煉廠已在得州動工,預計今年年底試運行,未來年產能可達 50GWh。這里的 50GWh 應該就是上述約 100 萬輛電動汽車產能需求的來源。
50GWh,平均到 100 萬輛車上,就是 50kWh,小于現在 Model 3 和 Model Y 的電池容量。
這個數字,或許已經包含特斯拉對于新平臺和新車的規劃。
今年 3 月初,馬斯克透露,特斯拉有明確的計劃,將生產一款成本只有 Model 3 一半的小型車,但沒有提供具體時間和車型細節。
另外,宏偉藍圖第三篇章的完整文件 4 月初已經發布。文件顯示,特斯拉的產品線中有兩款未公布外觀的新車型,一款像轎車,另一款像 SUV。
車型類目表格寫明,新款小型電動汽車將配備 53kWh 磷酸鐵鋰電池,終極目標銷量 4200 萬輛,這些,或許都與 50GWh 有著隱秘的聯系。
新平臺車型仍然尚待揭曉,如果單單從電池的角度來看,50GWh 背后是多少噸電池材料?
根據國海證券的報告,1GWh 三元鋰電池平均需要約 700 噸碳酸鋰(這里的碳酸鋰指的是LCE碳酸鋰當量,包括了氫氧化鋰等其他鋰化合物轉化的等量碳酸鋰)。
粗略估算,到 2025 年,特斯拉得州鋰精煉廠可年產 3.5 萬噸碳酸鋰。對比一下,2022 年,贛鋒鋰業全年碳酸鋰當量產品產量約為 9.72 萬噸。
今天之前,特斯拉和精煉的聯系散落在信息碎片中,但馬斯克對精煉的執著,很早就開始了。
在去年 4 月,電池級鋰成為「行業瓶頸」的時候,馬斯克曾在推特上發文吐槽鋰價。
「鋰的價格已經漲得近乎瘋狂!除非調整成本策略,否則特斯拉可能不得不大規模進入鋰礦開采和精煉領域。鋰幾乎無處不在,但是鋰礦的精煉速度卻十分緩慢。」
在 2022 年第二季度財報會議上,馬斯克提到:像鋰這樣的原材料,提純效率過低。
他表示這不是原材料本身短缺,而是一個效率問題。
「如果我們的供應鏈伙伴不解決這個問題,那我們自己來」,他這樣說。
傳言喧囂了這么久,馬斯克的「印鈔機」終于開始動工,特斯拉對電池全鏈條的掌控又往上游邁了一步。
工程即魔法,這是特斯拉的信條。
而垂直整合,則是「工程魔法」應用到實際的結果——精煉廠,代表著特斯拉在電池生產全鏈條距離閉環更進一步,也代表著堪稱瘋狂的「特式」垂直整合。
對于供應鏈的整合,特斯拉的策略包括直指源頭和供應鏈本地化。擁有鋰精煉的能力,意義包括但不限于優化供應鏈、保障新車產能、控制車輛生產成本。
在特斯拉的 2020 年影響力報告中,供應鏈部分中有這樣一句話:
「特斯拉電池中的絕大多數鋰由特斯拉直接采購。我們采購的鋰礦石原料全部來自澳大利亞和阿根廷礦山,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從美國采購鋰原料。」
時隔一年,在 2021 年的影響力報告,供應鏈部分的第一張 PPT 列出了電池回收的生產周期:開采礦石—精煉電極材料—生產電池組—回收。
特斯拉剛剛完成奠基儀式的鋰精煉廠,就是對上游進一步提高掌控權的標志。
鋰精煉廠奠基,標志著特斯拉已經從下游的整車制造溯源到電池包、到電芯、再到電池材料,除了真正的采礦,特斯拉已經擁有了從電池材料到電池組的「全閉環」能力。
在 2021 影響力報告中,特斯拉列出了電池材料來源的數據,更為直觀,更有說服力:
「特斯拉直接從九家采礦和化學品公司采購了 95% 以上的氫氧化鋰、50% 以上的鈷和 30% 以上的鎳(用于含鎳電池,如鎳鈷鋁和鎳鈷錳電池)。」
最新出爐的 2022 特斯拉影響力報告中,這一數據得到更新,并且與 2021 年的數據擺在一塊形成對照。
「特斯拉直接從采礦和化學品公司采購了 95% 以上的氫氧化鋰、55% 以上的鈷和 45% 以上的鎳。」
同時,這份報告中,預告得州鋰精煉廠的時候,特斯拉很直接地說明:「垂直整合和區域化有利于采購電池材料,并且增強對供應鏈的控制權。」
這張 PPT 列出了鋰精煉的過程,鋰輝石精礦經過煅燒、添加堿性試劑、轉換、提純濃縮、結晶分離一系列步驟后,可以得到氫氧化鋰母液。
下一年的影響力報告發布時,我們應該能看到特斯拉在電池全閉環這一方面的更多數據和成績。
說完電池生產全鏈條的垂直整合,我們再來說說鋰精煉廠的幾個關鍵數字,這些數字,是「特式」效率的另一種詮釋。
特斯拉電池原材料和回收業務負責人 Turner Caldwell 指出,憑借鋰精煉廠的創新工藝,特斯拉可降低 30% 的生產過程成本。
降低 30% 的生產成本,要如何實現?
Turner Caldwell 稱,特斯拉的鋰精煉廠,可將生產能耗減少 20% 、提純試劑成本降低 60%。
精煉廠的創新工藝究竟怎樣運行,特斯拉沒有詳細介紹。
但除了效率之外,這一工藝還能帶來安全性和更容易回收利用的副產品。
在早期提交給得州審計辦公室的申請文件中,特斯拉承諾,在把鋰精礦轉化為電池級氫氧化鋰的過程中,精煉廠將采用創新的冶煉工藝。
這種創新工藝,一方面可以減少危險試劑的使用,降低有害物質排放,例如淘汰精煉副產品硫酸鈉,另一方面,新工藝還可以產生更多的可用副產品。
Turner Caldwell 對此作了進一步說明,預計這些副產品以沙子和石灰石為主,這些副產品是建材生產中的原料之一,便于回收利用。
將來,特斯拉還將處理加工其他中間鋰原料,比如回收電池和制造廢料的原料等等。
而馬斯克則用了更通俗、更加 Elon Musk 的話來描述這種安全性:「(新工廠)不會排放有毒物質或其他任何東西——你甚至可以住在精煉廠內,并且免受任何不良影響。」
不過,馬斯克和 Turner Caldwell 均未披露特斯拉將在處理過程中使用的具體化學品,今天提到的精煉廠效率優化傳到整車制造的下游,對于新車售價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目前也還沒有確切的表態。
「特式」效率,還與精煉廠優秀的地理區位有關。
鋰精煉廠位于科珀斯克里斯蒂,得州超級工廠位于奧斯汀,兩個工廠距離約 190 英里(約合 305.78 公里),而且,精煉廠與將落地墨西哥新萊昂州的下一個超級工廠相鄰,距離 481 公里。
特斯拉能源工程、動力總成高級副總裁 Drew Baglino 表示,鐵路運輸,也是精煉廠選址的關鍵因素。
查閱得克薩斯州的鐵路分布地圖可以發現,奧斯汀工廠附近的鐵路分布比較密集,便于物流運輸。
在今年一季度財報會議上,馬斯克稱,2023 年特斯拉有望實現 200 萬輛汽車的產量目標。
依此計算,到 2025 年,得州的鋰精煉廠若能順利提產,就可以保障其中一半的電池材料需求。
在活動上,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打算繼續與鋰供應商合作,沒有包攬一切的打算。」
這里談到的供應商包括 Albemarle Corp 和 Livent Corp 等等,另外,特斯拉與國內的贛鋒鋰業也存在合作關系。
今天這一 Cyber 鐵鍬下去,距離特斯拉自己說的「2050 實現完全可持續能源」,當然還有很遠很遠。
但對于 2023 年的特斯拉,這是從 0 到 1。
擁有鋰精煉的能力,等于沖破了可能是電池產業鏈最大的瓶頸,或者至少是之一——否則馬斯克不會用「印鈔機」形容這一創舉。
另一方面,位于奧斯汀的鋰精煉廠,再次激發了我們對特斯拉新平臺的好奇:當一臺智能電動車從鋰礦石開始,就籠罩在垂直整合的光環下,它能夠實現怎樣驚人的工程效率?
唯一可惜的是,馬斯克又要讓我們等到 2024。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218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