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9日,Acquired博客發布對查理·芒格的訪問內容,芒格先生作為股神巴菲特的老搭檔,同時他也是比亞迪的忠實粉絲,采 訪中盛贊了比亞迪站在了電動汽車的最前沿,提到了比亞迪90度轉彎,三個車輪依然可以跑一百英里等技術。讓芒格先生贊嘆的這些整車性能得益于比亞迪特有車身控制系統-云輦系統。
非常遺憾的是,芒格這位睿智的老人已逝,大師千古,高山仰止,在此,致敬查理·芒格先生。
比亞迪的這套獨創的云輦系統有哪些特點?是否真如芒格先生所言,比亞迪的技術已經站在了行業的最前沿了呢?
01
云輦落地,從0到1的突破
在云輦系統的發布會上,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介紹到:“云輦的誕生,改寫了車身控制技術依靠國外的歷史,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云輦’超越國外技術水平,一登場就站上了行業領先位置,完成了從1到2的提升。”
一直以來,國內垂直方向控制技術的發展更是處于“卡脖子”狀態,硬件制造、系統集成、匹配驗證等核心技術均掌握在少數企業手中,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比如更大的整車重量,更高的承載能力,對于風阻系數較為敏感等技術難題,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也為垂直方向控制提供了新的機遇。
打造自己的車身控制系統是國內產業掌握核心技術繞不過去的道路,對于有野心的車企,這是一塊一定要拿下的技術高地。
比亞迪系統化考量新能源汽車的垂直方向控制問題,全面融合感知、決策、控制、交互等軟硬件技術,推出行業首個新能源專屬智能車身控制系統——云輦。
比亞迪的產品矩陣上配置了云輦系統,實現了保時捷的Active Ride這樣車身跳舞的功能,相比于保時捷Active Ride,還能實現更多功能,如云輦-X的三輪行駛、原地起跳等,這意味著更豐富的功能和更高的技術特性。
我們要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在燃油車時代,中國汽車在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調校上一直處于學習追趕西方技術的境地。近十年,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這樣的格局要被徹底打破了,中國擁有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這是當前西方國家所沒有的。基于成熟的電動化技術,中國汽車將加速智能化體驗的落地,在控制技術上將領先西方車企,徹底顛覆汽車駕乘體驗。中國車企開始登上舞臺,引領世界汽車工業技術變革。
比亞迪汽車歷時5年、耗資數十億元全棧自研打造的云輦系統,到底是什么樣的技術構架,又具有哪些技術優勢呢?
02
安全優先
比亞迪自主研發驗證技術,實現了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的全流程驗證能力,從零部件級、軟件級、系統級到整車級的四重把關,保證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安全可靠品質穩定。
· 零部件安全
針對傳感器、智算中心、減振器、空氣彈簧、調節閥、泵等零部件,比亞迪自主建立了40+份技術標準,自主搭建了60+零部件臺架,共累計進行了3000+項零部件測試,保障了云輦系統各零部件工作安全、可靠。
· 軟件安全
針對云輦系統軟件,比亞迪自主建立了10+份技術標準、20000+個測試用例,自主搭建了10+套HIL臺架,經20+輪迭代驗證(包括軟件單元測試、軟件集成測試、軟件合格性測試),共累計進行了40萬個測試事件,保障了云輦系統軟件工作安全、可靠。
云輦系統軟件開發過程及產品現已被國際權威機構SGS授予ASPICE CL2級、功能安全ASIL D認證證書,充分認可了云輦系統軟件的安全性、可靠性。
· 系統安全
比亞迪自主制定了8份系統技術標準,自主搭建了60+個系統臺架,共完成了2000+項系統集成測試,包括24通道模擬耐久、高低溫四立柱耐久、1/4懸架性能和耐久、舉升性能和耐久、機械硬件在環驗證MHIL、泥水耐久、NVH、EMC、高溫火燒、高空跌落等極端苛刻的耐久試驗,保障了系統安全、可靠。
· 整車安全
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實車耐久驗證歷經超30個月,跨越全國6種溫區,覆蓋-40℃至85℃溫度環境,6000米海拔,滿足高溫、高寒、高濕、高腐蝕等極端、嚴苛環境使用,完成1000萬+公里驗證。
03
全面智能
云輦系統構架由云輦智探架構、云輦智算中心、云輦智控技術、關鍵零部件構成,充分發揮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和智能化優勢,搭建起感知、決策、執行的完整系統架構。
· 智探架構
從人、車、路、云、系統五大維度出發,通過50+個傳感器實現全方位感知,包含駕駛行為感知,車身感知,路面感知,云端數據感知,系統感知,使車輛實時掌握環境變化,帶來智慧的舒適體驗。
· 智算中心
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的“中樞神經”, 云輦智算中心具有多核高性能處理能力,支持多通訊和信號接口,其運算性能、功能安全、IP防護、EMC性能、可靠性等均位于行業領先水平。同時,軟件架構實現了底層、中間層、操作系統、應用層分層解耦,實現模塊化開發,具有極強的穩定性、安全性、兼容性、可擴展、可移植、可升級。
依托比亞迪深度的智能融合技術,云輦智算中心可調取車輛感知層信號數據,通過行云算法,可對路面狀態、車身姿態、車輪載荷等信息進行高速運算,實時輸出最佳控制策略,帶來卓越駕乘體驗。
· 智控技術
涵蓋三類控制技術-車身控制技術,協同控制技術和交互控制技術。車身控制技術包括高度、剛度、阻尼、主動力控制技術, 根據車型適配不同的功能,滿足用戶多樣化使用需求。協同控制方面,比亞迪率先掌握了整車三向六自由度的融合控制技術,補齊了整車控制技術拼圖,實現了橫-縱-垂深度融合控制及智能駕駛協同。交互控制技術,基于BYD OS研發,實現軟硬件分層解耦,涵蓋多應用模式、創新性功能、多終端智能交互及OTA靈活升級等。
結束語
以云為輦,智平山海
“輦”是古時候最頂級的出行載具,也是千年來國人對豪華舒適不懼山海的出行追求。“云”象征著智能化帶來的輕盈與平穩,體現了比亞迪對新能源汽車駕乘體驗的革新方向。云輦源于古人對出行的極致想象。現今,比亞迪通過先進的突破性技術,實現了四大領先優勢:高智能,護安全,穩駕乘,全覆蓋,打造新能源時代的極致科技云輦。
作為自主可控的智能車身控制系統,云輦系統的出現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用智能化、高端化的先進技術為用戶帶來全場景、全功能的顛覆性體驗,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智能、舒適的出行方式。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西游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408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